大学生抗挫折教育研究

大学生抗挫折教育研究

论文摘要

当代大学生多出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大多数是家中的独生子女、掌上明珠,从出生时便拥有了优越的成长环境和接受规范教育的机会,在家长和师长的保驾护航中,他们的成长经历可谓是一帆风顺。但是随着高考的结束,他们开始揭幕又一段崭新的人生旅程:第一次远离父母身边,第一次过集体生活,第一次独立面对选择,第一次……这许许多多的第一次着实让这些80后、90后的孩子们在只身离开家庭的温室后应接不暇,甚至有些惊慌失措。随着中国高教制度的全面转型逐步深入人心,当代大学生身处大学这个“准社会”时,在自我调适、自我认知,生活和学习模式的转变,以及人际交往、求职就业等方面存在诸多困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校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的良性开展显得尤为迫切,特别是针对当代大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普遍较弱的问题,增强大学生抗挫折能力,提高大学生应对挫折的思想认识,培养大学生克服困难、直面挫折的主观能动性成为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任重而道远的长期工作。鉴于此,本文旨在通过对太原科技大学1~4年级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状况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抗挫折教育理论,综合分析和探讨了当代大学生面对挫折的表现,同时剖析了其耐挫力普遍较差的成因;根据抽样调查结果分析,创造性地提出了培养和增强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方法和途径。这不仅对于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塑造大学生健全的成长环境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也对积极参与高教体制改革,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修养提供了坚定的实践基础。本研究性论文分为四大板块,第一部分综述课题研究的开展背景,提出解决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抗挫折能力培养严重不足问题的紧迫性,并总结了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以及本文的写作思路和创新点所在;第二部分则着眼于国内外抗挫折理论的系统阐述和分析,联系大学生耐挫力的现状,将抗挫折教育的重要性提升到至关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高度;第三部分以太原科技大学1~4年纪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取填写抗挫折能力以及应对方式问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团体测试,完成统计学分析,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进一步讨论和总结;第四部分根据抽样调查结果,分别从学校、家庭、社会、大学生自身等方面探讨了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现状产生的原因,并具有建设性地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应有的思路和对策。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概况
  • 1.2.2 国外研究概况
  • 1.3 研究意义
  • 1.4 写作思路及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抗挫折教育理论的解析
  • 2.1 挫折的界定
  • 2.1.1 有关挫折的定义
  • 2.1.2 挫折内涵及产生的条件
  • 2.1.3 大学生常见的挫折类型
  • 2.2 抗挫折教育
  • 2.2.1 抗挫折教育的含义
  • 2.2.2 对抗挫折教育的错误理解及纠正
  • 2.2.3 抗挫折教育的现实意义
  • 第三章 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状况调查与分析
  • 3.1 研究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方法和材料
  • 3.1.3 实施过程
  • 3.1.4 数据处理
  • 3.2 研究结果
  • 3.2.1 抗挫折能力调查结果
  • 3.2.2 挫折应对方式调查结果
  • 3.2.3 按照性别、年级、学科等不同类型对大学生应对方式进行差异检验
  •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1 抗挫折能力状况分析
  • 3.3.2 大学生应对方式特点分析
  • 3.3.3 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分析
  • 第四章 对大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的对策
  • 4.1 学校要为提高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创造条件
  • 4.1.1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 4.1.2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大抗挫折教育的力度
  • 4.1.3 加强个体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 4.1.4 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抗挫折教育
  • 4.1.5 注重教育者自身素质的提高
  • 4.2 家庭要为抗挫折教育提供健康的内部环境
  • 4.2.1 家庭要重视抗挫折教育
  • 4.2.2 改进家庭教育的方法
  • 4.3 社会各级机构要为抗挫折教育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 4.3.1 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 4.3.2 优化社会大环境
  • 4.4 大学生自身应正确对待挫折,不断提高抗挫折能力
  • 4.4.1 要正确认识挫折的原因
  • 4.4.2 确定合理的个人期望值
  • 4.4.3 形成积极的挫折观念,提高挫折承受力
  • 4.4.4 建立成熟的心理防卫机制
  • 4.4.5 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析体校中的挫折教育[J]. 内蒙古体育科技 2008(01)
    • [2].浅谈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的有效策略[J]. 教育革新 2015(10)
    • [3].浅谈初中生的挫折教育[J]. 珠江教育论坛 2012(03)
    • [4].挫折教育对于儿童成长的意义[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20(02)
    • [5].大学生挫折教育“生态化”创新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20(02)
    • [6].大学生抗挫折教育探究[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20(03)
    • [7].基于积极心理的高校学生抗挫折教育分析[J]. 就业与保障 2020(12)
    • [8].大学生挫折教育探析[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 [9].刍议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挫折教育[J]. 才智 2019(03)
    • [10].大学生挫折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以营口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01)
    • [11].青少年学生挫折教育的“失度”与“适度”[J]. 中国德育 2019(12)
    • [12].不磨不成器——谈青少年挫折教育的意义及实践[J]. 中国德育 2019(12)
    • [13].基于现实观照的小学生挫折教育提升策略[J]. 中国德育 2019(12)
    • [14].试析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实践应用[J]. 黑河学刊 2019(04)
    • [15].辅导员在“90后”大学生挫折教育中的角色职能研究[J]. 智库时代 2019(35)
    • [16].初中体育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J]. 田径 2019(10)
    • [17].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必要性的研究[J]. 戏剧之家 2019(29)
    • [18].大学生挫折教育新论——塞涅卡视角[J]. 现代教育科学 2019(11)
    • [19].国内幼儿挫折教育研究进展[J].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8(05)
    • [20].优化挫折教育三策[J].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6(08)
    • [21].挫折教育在实践育人中的必要性及可操作性——以北京舞蹈学院为例[J]. 中国民族博览 2017(06)
    • [22].创客教育情境中的挫折教育[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7(27)
    • [23].也谈科学发展观视阈中的学校挫折教育[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0(07)
    • [24].大学生挫折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8(10)
    • [25].挫折教育背景下悲剧审美教育的价值体现[J]. 萍乡学院学报 2018(04)
    • [26].浅议小学生抗挫折教育[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S1)
    • [27].主持人语——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创新[J].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17(02)
    • [28].对小学生抗挫折教育的几点看法[J]. 文学教育(上) 2017(12)
    • [29].校园心理剧在大学生挫折教育中的运用[J].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6(02)
    • [30].自我教育法在大学生挫折教育中的有效运用[J].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

    标签:;  ;  ;  ;  

    大学生抗挫折教育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