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了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可能孤立于世界而发展。因此,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的发展模式成为各国选择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一种途径。在这个大背景下,跨国界次区域经济合作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发展世界经济的一种新经济合作形式。同时,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和欧盟的形成也从实践上表明跨国界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具有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作用。东亚在理论上是世界经济的三极之一,中亚在地缘上是“世界岛”的中心地带,但由于历史、政治和经济的诸多原因至今仍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展较缓慢的地带。中国作为亚洲的大国,对整个亚洲的政治和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国内、国际双循环经济,中国积极参与了跨国界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在东北亚形成了图们江增长三角次区域合作中心,在东南亚建立了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与中亚五国联合开发了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本文以国际经济贸易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和地缘政治理论等理论为基础,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图们江增长三角、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以及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的经济合作进行了细致分析,尝试将区域经济理论用于小范围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区,并进行实证研究。文章首先回顾了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概念及以往的研究理论,然后通过对三大次区域的综合发展概况予以分析,提出了其在空间结构上的发展模式。本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回顾以及研究意义和方法思路,是对论文的一个总体把握;第二部分是对图们江增长三角经济合作的细致分析,主要包括该地区的区域概况、经济概况及其目前的空间结构现状和未来发展选择的空间结构模式四个方面;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运用相同的结构方式分别分析了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和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在经济合作过程中的空间结构模式;这三部分构成了文章的主体,详细阐述了中国三大跨国界次区域的经济合作问题;第五部分是结论和讨论。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1 绪论1.1 选题背景1.2 国内外研究回顾1.2.1 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国内外研究回顾1.2.2 区域空间结构的国内外研究回顾1.3 研究意义、方法和思路1.3.1 研究意义1.3.2 研究方法1.3.3 研究思路2 相关理论基础2.1 区域空间结构模式2.1.1 极核式空间结构2.1.2 点轴式空间结构2.1.3 网络式空间结构2.2 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2.2.1 费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2.2.2 陆大道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2.2.3 唐富藏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3 东北亚跨国界次区域合作——图们江增长三角3.1 图们江增长三角的区域概况3.1.1 图们江增长三角的地理范围3.1.2 图们江增长三角的自然条件3.2 图们江增长三角的经济概况3.2.1 总体经济发展相对落后3.2.2 特殊的地理位置优势3.3 图们江增长三角的空间结构现状3.3.1 节点城市的建设3.3.2 交通轴线的形成3.4 图们江增长三角的空间结构模式3.4.1 点轴开发模式——构建“T”字型经济走廊3.4.2 网络开发模式——建设四大经济合作区4 中亚跨国界次区域合作——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4.1 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区域概况4.1.1 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地理范围4.1.2 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自然条件4.2 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经济概况4.2.1 总体经济发展相对缓慢4.2.2 特殊的地理位置优势4.3 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空间结构现状4.3.1 节点城市的建设4.3.2 交通轴线的形成4.4 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空间结构模式4.4.1 点轴开发模式——沿桥建设一系列经济走廊4.4.2 网络开发模式——沿经济带进行大范围辐射5 东南亚跨国界次区域合作——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5.1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的区域概况5.1.1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的地理范围5.1.2 澜沧江—湄公河次流域的自然条件5.2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的经济概况5.2.1 总体经济发展不协调5.2.2 特殊的地理位置优势5.3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的空间结构现状5.3.1 节点城市的建设5.3.2 交通轴线的形成5.4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的空间结构模式5.4.1 点轴开发模式——开发国际经济走廊5.4.2 网络开发模式——发展“增长四角”经济区6 结论与讨论6.1 结论6.2 讨论参考文献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跨国界论文; 次区域论文; 经济合作论文; 空间结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