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腈和醋酸乙烯酯水相沉淀连续共聚合研究

丙烯腈和醋酸乙烯酯水相沉淀连续共聚合研究

论文摘要

丙烯腈(AN)共聚物(AN wt%>85%)纤维即腈纶,在合成纤维中因其纺织服用性能类似羊毛,深受消费者欢迎,成为当今世界轻纺工业的重要原料。通常引入第二单体,如丙烯酸甲酯(MA)、醋酸乙烯酯(VAc)、衣康酸(IA)、丙烯酸(AA)等,以改善纤维的纺丝性能。目前国内工业化的腈纶共聚第二单体主要为丙烯酸甲酯(MA)和醋酸乙烯酯(VAc)两种。其中后者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且高含量下还可提供纤维的高伸缩性,成为近年来研发的热点。本文首先在模拟工业流程的连续小试装置上进行以VAc为二单AN水相沉淀共聚合研究。通过不同引发聚合体系和不同调控聚合体系pH值策略等实验表明,在线聚合体系pH值和聚合温度的实时反馈控制技术能快速确保聚合过程的稳定性,且重现性良好。在有种子开车的情况下一般聚合温度和体系pH值分别在半倍和二倍停留时间内趋于稳定,而离线测定的转化率、沉降值则在三倍停留时间后也达稳定。通过对比小试实验和工业生产的相关数据,可以证明连续小试装置模拟工业生产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同时,针对AN水相沉淀聚合中两种常见非稳态现象进行了初步分析。当聚合体系pH值超过3.0以后极易发生爆聚现象,而当体系pH值进一步上升超过4.0后则会导致失活现象。其次,通过提高单体进料中二单VAc浓度配比及聚合体系pH值,可以顺利提高丙烯腈共聚物中VAc组成,聚合转化率也略有提高,达到高醋腈纶的目标。但测试结果发现,丙烯腈共聚合物粘均分子量明显增大,与理论分析相反,原因有待进一步剖析。分子量是决定纺丝原液粘度的关键因素。分子量过大,纺丝原液粘度会大大增加,不利于后加工和纤维的形成。为降低丙烯腈共聚物分子量,分别采用了增加链转移剂用量和调节引发体系的氧化剂还原剂比例。发现链转移剂TEG用量或氧化剂浓度提高5%,聚合转化率略有增加,共聚物VAc组成有明显下降,聚合物粘均分子量明显减小,但提高到10%时变化幅度减小。此外,平均停留时间从47min缩短到44min,聚合转化率、聚合物组成和粘均分子量均基本不变,可适度提高产能。而且,共聚物中VAc%提高,体均和数均粒径均增大,粒径分布变窄,沉降值下降。值得注意的是,数均粒径增大幅度比较大,这说明小粒子之间凝聚速度加快。聚合体系pH值增加,体均粒径变化趋势是先增加后减小,数均粒径是先减小后增加;分布指数PDI是先增大后减小,分散系数C.V.则单边下降,而沉降值变化不明显。平均停留时间增加,数均粒径变化不大,体均粒径增加,粒径分布略变宽,沉降值略有下降。链转移剂用量或O/M比增加,体均和数均粒径都减小,粒径分布变宽,且小粒子增多,沉降值略有上升。最后,探讨了丙烯腈共聚物的硫氰酸钠水溶液原液的流变特性,发现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在双对数坐标上呈线性关系,较好地符合幂律定律,属剪切变稀的非牛顿流体,即假塑性流体。共聚物组成VAc%相近的纺丝原液剪切粘度随分子量的升高而增加。其中,非牛顿指数n变化不明显,而共聚物分子量的增大将导致其表观粘度ηα及稠度系数κsp明显增大。相同分子量范围的丙烯腈共聚物,其纺丝原液剪切粘度随着二单VAc组成的提高而降低。其中,稠度系数κsp下降明显,而非牛顿指数n仍然变化不大。

论文目录

  • 致谢
  • 目录
  • 摘要
  • SUMMARY
  • 第1章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丙烯腈水相沉淀共聚合研究
  • 2.2 二单为醋酸乙烯酯共聚合体系
  • 2.3 体系pH值对聚合过程的影响
  • 2.4 丙烯腈共聚物结构剖析
  • 2.4.1 第二单体种类
  • 2.4.2 分子量及其分布
  • 2.4.3 分子链段序列及分布
  • 参考文献
  • 第3章 丙烯腈连续水相沉淀聚合过程特征在线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及试剂
  • 3.2.2 实验装置及条件
  • 3.2.3 测试方法及仪器
  • 1 转化率
  • 2 粘均分子量
  • 3 分子量分布
  • 4 组成
  • 5 颗粒形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聚合特征在线描述
  • 3.3.2 体系pH值调控方式对比
  • 3.3.3 小试聚合代表性分析
  • 3.3.4 非稳态聚合过程剖析
  • 1. “爆聚”现象
  • 2. “失活”现象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聚合动力学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3 结果讨论
  • 4.3.1 理论分析
  • 4.3.2 进料单体配比
  • 4.3.3 体系pH值
  • 4.3.4 停留时间
  • 4.3.5 链转移剂
  • 4.3.6 氧化还原体系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颗粒形态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进料单体配比
  • 5.3.2 体系pH值
  • 5.3.3 停留时间
  • 5.3.4 链转移剂
  • 5.3.5 氧化还原体系
  • 5.3.6 电镜照片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纺丝原液流变性能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湿法原液粘度
  • 6.2.2 流变特性的测量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浓度与温度
  • 6.3.2 分子量
  • 6.3.3 组成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符号说明
  • 硕士期间撰写的小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乙丙共聚物粘度指数改进剂生产技术及研究进展[J]. 石化技术 2016(03)
    • [2].乙烯–丙烯酸类共聚物开发技术和市场调研[J]. 工程塑料应用 2020(03)
    • [3].降冰片烯与α-烯烃共聚物薄膜的性能研究[J]. 合成纤维 2016(11)
    • [4].衣康酸-天冬氨酸共聚物合成及其阻垢性能的研究[J].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17(04)
    • [5].含磷阻燃耐高温聚芳醚/聚芳醚酮共聚物合成与表征[J]. 高分子学报 2016(04)
    • [6].氟-硅-醋-丙共聚物制备及其在石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J]. 中国胶粘剂 2016(07)
    • [7].水溶性AA/AM/AHPSE/DNDA四元共聚物驱油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 2015(10)
    • [8].共聚物的应用和研究进展[J]. 实用医学杂志 2011(12)
    • [9].Polymer Latex上调SBR法共聚物价格[J]. 上海塑料 2010(01)
    • [10].二氧化碳共聚物研发创三项世界第一[J]. 河南化工 2009(02)
    • [11].二氧化碳共聚物研发创3项世界第一[J]. 橡塑技术与装备 2009(04)
    • [12].我国二氧化碳共聚物产业化开拓获新突破[J]. 深冷技术 2009(03)
    • [13].我国二氧化碳共聚物研究创七项世界第一[J]. 上海化工 2009(08)
    • [14].我国二氧化碳共聚物研究创7项世界第一[J]. 中外能源 2009(08)
    • [15].氨基酸衍生联酚与聚乙二醇两亲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J]. 塑料 2009(04)
    • [16].蓖麻油与乳酸的共聚物合成与表征[J].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8(08)
    • [17].苯乙烯-苯乙烯磺酸钠共聚物的制备及其流变性能[J]. 功能高分子学报 2017(01)
    • [18].羟基聚硅氧烷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J]. 有机硅材料 2016(02)
    • [19].丙烯酸十八酯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 材料导报 2016(06)
    • [20].新型四元共聚物的合成及阻垢性能评价[J]. 工业用水与废水 2015(01)
    • [21].聚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改性聚乳酸的研究[J]. 工程塑料应用 2015(04)
    • [22].可熔融丙烯腈-N-乙烯基咪唑共聚物及纤维的制备与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5(10)
    • [23].己内酰胺与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6)
    • [24].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的合成研究进展[J]. 石油化工 2013(12)
    • [25].AM/AA/AMPS/NPAB四元共聚物驱油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 精细石油化工 2014(01)
    • [26].丙烯酸丁酯/异戊二烯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 2014(07)
    • [27].聚丙烯酸-聚氨酯-丁烯醛共聚物的复鞣应用研究[J]. 中国皮革 2013(13)
    • [28].无卤阻燃丙烯腈共聚物的制备及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3(09)
    • [29].苯胺与吡咯共聚物空心球的自组装制备及性能[J]. 高分子学报 2012(03)
    • [30].新型两性共聚物阻垢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 工业水处理 2012(07)

    标签:;  ;  ;  ;  

    丙烯腈和醋酸乙烯酯水相沉淀连续共聚合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