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管网余氯衰减规律实验研究

给水管网余氯衰减规律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研究氯消毒剂在给水管网中的变化规律,建立余氯衰减预测模型,对于我国消毒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以广州市某水厂炭滤后水(TOC浓度1.00mg/L左右)为源水,以氯胺为消毒剂,通过烧杯实验,研究了有机物、初始氯浓度、pH、温度、还原性无机离子(NO2-)对主体水余氯衰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有机物浓度增加,余氯衰减系数也相应增加;初始氯浓度越高,总衰减量越大,但主体水衰减系数随初始浓度升高而降低;pH越低,余氯衰减系数越大;在4℃~30℃范围内,温度越高,余氯衰减系数越快;NO2-可以促进余氯的衰减;余氯与NO2-的反应不是快速反应。在综合分析各个因素对主体水余氯衰减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主体水余氯衰减系数模型,并进行了验证,该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采用自行设计的给水管网模拟系统中试装置,以广州市某水厂出厂水(或炭滤后水)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初始氯浓度、pH、流速、管材以及管径对管网余氯衰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氯浓度为0.63mg/L2.58mg/L范围内,初始浓度越高,管网余氯衰减系数越大,但衰减系数的上升速率随初始氯浓度的增加有所降低;pH对管网余氯的衰减影响显著,pH越低,余氯衰减速率越快,衰减系数越大;pH越低,浊度上升速率越大;管网余氯衰减系数随着流速的增加而增加;流速增加会加速管壁附着物质的脱落,引起管网水浊度上升;就新管而言,管材(水泥内衬铸铁管和PVC管)对余氯在管网中的衰减规律几乎没有影响;24h内,pH在铸铁管中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PVC管;管径越小,管网水与管壁的接触率越大,管网余氯衰减系数越大,pH的上升幅度越大。对广州市实际管网调查研究发现:管壁因素(生物膜和腐蚀沉积物)是影响余氯衰减关键性因素;实验室内实验结论与实际管网调查一致。因此,控制管网余氯衰减的关键是控制生物膜量和管网腐蚀。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 章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氯消毒概述
  • 1.2.2 管网余氯衰减研究进展
  • 1.3 论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 章 供水管网系统实验室建立与试运行
  • 2.1 研究管壁影响余氯衰减的模拟反应器
  • 2.1.1 反应器工作原理
  • 2.1.2 模拟系统优缺点比较
  • 2.1.3 研究方法总结
  • 2.2 供水管网系统实验室设计
  • 2.2.1 供水管网系统实验室概况
  • 2.3 供水管网模拟系统试运行
  • 2.3.1 管网模拟系统冲洗
  • 2.3.2 管网模拟系统冲洗水浊度与流速关系
  • 2.3.3 示踪实验
  • 2.3.4 热交换器对管网水质的影响
  • 2.3.5 使用在线仪表对管网余氯衰减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 章 主体水余氯衰减规律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水样
  • 3.1.2 氯胺溶液配置及测定方法
  • 3.1.3 实验仪器及检测方法
  • 3.1.4 实验方法
  • 3.2 主体水余氯衰减影响因素分析
  • 3.2.1 有机物对主体水余氯衰减影响
  • 3.2.2 初始氯浓度对主体水余氯衰减影响
  • 3.2.3 pH对主体水余氯衰减影响
  • 3.2.4 温度对主体水余氯衰减影响
  • -)对主体水余氯衰减影响'>3.2.5 还原性无机离子(NO2-)对主体水余氯衰减影响
  • 3.3 主体水余氯衰减系数预测模型
  • 3.3.1 主体水余氯衰减机理及衰减系数概化模型
  • 3.3.2 主体水余氯衰减系数预测模型
  • 3.3.3 主体水余氯衰减系数预测模型的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 章 管网余氯衰减规律研究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装置
  • 4.1.2 实验用水
  • 4.1.3 进水与加药方法
  • 4.1.4 具体实验步骤
  • 4.2 管网水余氯衰减影响因素分析
  • 4.2.1 流速对管网水余氯衰减影响
  • 4.2.2 初始氯浓度对管网水余氯衰减的影响
  • 4.2.3 pH对管网水余氯衰减衰减影响
  • 4.2.4 管材对管网水余氯衰减影响
  • 4.2.5 管径对管网水余氯衰减影响
  • 4.3 管网余氯衰减预测模型
  • 4.3.1 管网余氯衰减机理及衰减概化模型
  • 4.3.2 管壁余氯衰减系数预测模型
  • 4.3.3 管壁余氯衰减系数预测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入管网企业环境监管中的问题及对策[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9(12)
    • [2].浅谈炼铁厂动力介质管网运行维护管理[J]. 冶金管理 2020(01)
    • [3].深圳市污水管网建设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修正与完善[J]. 中国给水排水 2020(04)
    • [4].智慧管网算法研究与应用[J].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20(03)
    • [5].智慧管网主要特征与建设构想[J]. 油气储运 2020(05)
    • [6].省网入国网,经纬如何织[J]. 中国石油石化 2020(11)
    • [7].入网必须市场化[J]. 中国石油石化 2020(11)
    • [8].透过浙江省管网改革看省级管网未来改革思路[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20(04)
    • [9].管网开放模式下剩余能力计算[J]. 中国科技信息 2020(20)
    • [10].这些疑问还待国网来解[J]. 中国石油石化 2020(20)
    • [11].智慧管网在智慧城市中的重要应用[J].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19(01)
    • [12].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后将面临七大挑战[J]. 新能源经贸观察 2019(Z1)
    • [13].未来国家管网公司可能这样[J]. 中国石油石化 2019(05)
    • [14].市政污水管网建设实施要点分析[J]. 现代国企研究 2019(10)
    • [15].城镇污水管网建设的策略研究[J]. 科学技术创新 2019(30)
    • [16].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后省级管网公司改革的三条路径[J]. 中国石化 2019(09)
    • [17].市政污水管网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价值工程 2019(32)
    • [18].天然气区域管网的结构功能与规划[J].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18(05)
    • [19].长输管网维护与管理[J]. 石化技术 2018(10)
    • [20].用户发展与管网建设管理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供水技术 2016(06)
    • [21].试论采油地面生产管网现状及治理工艺[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7(01)
    • [22].不遗余力地做好“良心工程” 航天科工二院203所智慧管网开拓市场[J]. 中国军转民 2017(01)
    • [23].旧居民小区室外供暖管网节能改造研究[J]. 门窗 2017(01)
    • [24].智慧水务之管网监控云服务平台的设计[J]. 建设科技 2017(06)
    • [25].谈市政道路综合管网高效率建设管理[J]. 山西建筑 2017(07)
    • [26].城市给排水设计中输水方式的选择及管网分区方案的确定[J]. 居业 2017(03)
    • [27].奋力攻坚 创新治水[J]. 环境 2017(06)
    • [28].东莞打响截污次支管网建设攻坚战[J]. 环境 2017(06)
    • [29].市政给排水设计中输水方式的选择及管网分区方案的确定分析[J]. 低碳世界 2017(21)
    • [30].石油管网建设中质量管理的措施[J]. 石化技术 2017(07)

    标签:;  ;  ;  ;  ;  

    给水管网余氯衰减规律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