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一V再V”格式研究

现代汉语“一V再V”格式研究

论文摘要

现代汉语口语中,“一V再V”格式被广泛使用,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很高,但相关的针对性研究却较为少见。对语料的分析考察基础上,本文拟从多个角度对“一V再V”的构造、意义和功能进行探究,归纳其外在表现,探究其内在规律。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介绍文章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梳理国内外语言学界对该问题的相关研究和思路,并对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进行说明。第二章至第六章作为主体部分,对格式的内部构成、句法功能、语法意义及语用特点进行了分析;与平行的语言形式进行概括地比较,并提出了理论上的解释。第七章结语,是对全文的总结,说明了研究的价值所在,也指出了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认为:“一V再V”格式其内部组件:“一”和“再”的语义有了很大程度的虚化,它们修饰动词,并对格式的整体语义产生影响。进入格式中的“V”有着明显的特点,主要为具体的动作性较强的单音节动词,如果其他词类进入该位置,一定会发生“动词化”,带有明显的动词性。作为一个谓词性语言格式,“一V再V”主要是充当句子的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其本身又有着很强的不及物性,后面一般不带宾语。经过分析,我们把格式的语义特征总结为:反复义、持续义和主观义。同时,作为一种口语性很强的语言格式,“一V再V”简洁凝练、内容丰富,具有强化、突出说话人感情色彩的作用,有着很强的适用性,语用价值很高。在对与格式有着密切关系的平行语言形式的比较分析中,我们概括了共时层面的相同点,并对“一V再V”和“一再V”的差异进行了描述。基于比较,我们提出了“格式类”的观点,认为语言系统中存在的“类”形式或“类”意义现象,可以从“类化”的角度进行探讨和研究。最后,从认知的角度,我们为“格式类”的观点提供了理论的解释和支撑。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本文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语料来源
  • 第二章 “一V 再V”格式的部件分析
  • 一、“一V 再V”格式的部件概说
  • 二、“一V 再V”格式组成部件的分析与考察
  • (一) “一v 再v”格式中“一”的分析
  • (二) “一V 再V”格式中“再”的分析
  • (三) “一V 再V”格式中“V”的考察
  • 第三章 “一v 再v”格式的句法分析及语义特征
  • 一、“一V 再V”格式的句法结构
  • (一) 并列关系结构
  • (二) 动词性结构
  • 二、 “一V 再V”格式的句法功能
  • (一) “一V 再V”格式主要充当谓语或谓语中心语
  • (二) “一V 再V”格式可以作定语
  • (三) “一V 再V”格式可以作状语
  • (四) “一V 再V”格式可以做补语
  • 三、“一V 再V”格式的语义特征
  • (一) 反复义
  • (二) 连续义
  • (三) 主观义
  • (四 )小结
  • 第四章 “一v 再v”格式的语用特征及认知分析
  • 一、“一V 再V”格式的信息焦点及表达功能
  • (一) “一V 再V”格式的信息结构和焦点
  • (二) “一V 再V”格式的表达效果
  • 二、 “一V 再V”格式出现的语言环境及其作用
  • (一) “一V 再V”格式出现的语言环境
  • (二) “一V 再V”格式的强化作用
  • 三、小结
  • 第五章 “一V 再V”与其平行格式的比较及理论分析
  • 一、与“一V 再V”相关的平行格式概说
  • 二、“一v 再v”与其平行格式的比较
  • (一) “一v 再v”及其平行格式的相同点
  • (二) “一v 再v”及其平行格式的不同点
  • 三、“格式类”的观点
  • (一) “格式类”观点的提出及其作用
  • (二) “格式类”观点的理论分析
  • 四、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一、本文的主要观点
  • 二、本文存在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现代汉语“一V再V”格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