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未成年人涉网犯罪及预防对策思考

我国未成年人涉网犯罪及预防对策思考

论文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未成年人涉网犯罪的特点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预防对策,以期为司法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导言部分主要是对课题的一般引述,提出本文主要内容。第一章为未成年人涉网犯罪的基本概况及发展趋势。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与成熟,未成年人在网络上道德失范、行为越轨乃至犯罪活动愈演愈烈,使其认知、情感、心理和道德发生变化,对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交能力造成了严重影响。笔者认为未成年人涉网犯罪主要是指18周岁以下公民借助于网络工具在互联网上所实施的针对网上或网外的的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犯罪行为而触犯刑法的一种行为。而年龄段为18周岁以下的孩童。未成年人涉网犯罪可以分为二类:(1)典型的网络犯罪。包括以网络系统为侵害对象而实施的犯罪;以网络技术为犯罪手段而实施犯罪;以网络作为犯罪场所而实施的犯罪。(2)不典型的网络犯罪。如其他由网络因素诱发的传统犯罪。比如犯罪动机和预备产生于上网时,下网后实施抢劫网友的犯罪行为。在涉网犯罪发展趋势上,危害网络信息安全的黑客病毒行为增幅较大,侵财型和暴力型占绝大多数,涉及色情以及个人隐私的案件居高不下。第二章为未成年人涉网犯罪的基本特点与主客观因素。未成年人涉网犯罪呈现低龄化、智能化、跨国化、隐蔽化、广泛化、规模化等特点,主要由于有关部门对不良网站和违规网站治理不力,还有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未健全,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综治体系及立法体系的缺位和薄弱引发的。当然,也不能排除网络技术日新月异与技术管理落后漏洞之间的矛盾,以及受害者放纵未成年人的涉网犯罪行为发生等因素。笔者还分析了未成年人涉网犯罪的各种心理特征以及心理逆变,对治理策略有所借鉴。第三章为中外未成年人涉网犯罪的比较。本文从客观环境、犯罪主体和犯罪处遇三个层面进行反复比较。发现中西方在文化价值、教育理念、伦理道德、犯罪构成、立法体系、司法机构、网吧管理以及未成年犯处置等方面都存有差异。我国在立法、网吧网站治理以及未成年人维权等方面存有相当薄弱的环节。第四章为预防未成年人涉网犯罪的对策思考。笔者认为应当把预防未成年人涉网犯罪作为全社会系统构成,坚持从立法依据、司法执行、社会帮教三层面,坚持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位一体的原则,多层次全方位预防未成年人涉网犯罪。特别强调了未成年人网络犯罪的专项立法及网络安全技术建设。最后是结论部分,笔者对全文进行了总结。笔者重申了未成年人涉网犯罪预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如何进一步集合社会力量,施以综治手段。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未成年人涉网犯罪的基本状况及发展趋势
  • 第一节 未成年人涉网犯罪的概念与主要类型
  • 一、未成年人涉网犯罪与网络犯罪的概念区分
  • 二、主要类型
  • 第二节 未成年人涉网犯罪发案现状及其危害
  • 一、发案现状
  • 二、涉网犯罪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危害
  • 第三节 未成年人涉网犯罪发展趋势
  • 一、侵财型案件高发
  • 二、危害网络安全案件陡增
  • 三、暴力侵权型案件占绝大多数
  • 四、色情、侵犯隐私案件凸显
  • 第二章 未成年人涉网犯罪的基本特点与主客观因素
  • 第一节 基本特点
  • 一、低龄化
  • 二、智能化
  • 三、跨国化
  • 四、隐蔽化
  • 五、广泛化
  • 六、规模化
  • 第二节 未成年人涉网犯罪的客观因素分析
  • 一、网站因素
  • 二、网吧因素
  • 三、社会因素
  • 四、学校因素
  • 五、家庭因素
  • 六、法律因素
  • 七、网络自身因素
  • 八、被害者因素
  • 第三节 涉网犯罪未成年人的身心特征
  • 一、心理因素分析
  • 二、涉网犯罪未成年人的心理逆变
  • 第三章 中外未成年人涉网犯罪的比较
  • 第一节 客观环境比较
  • 一、文化价值不同
  • 二、教育理念不同
  • 三、网吧管理机制不同
  • 第二节 犯罪主体比较
  • 一、犯罪类型差异
  • 二、网络伦理差异
  • 三、犯罪构成差异
  • 第三节 犯罪处遇比较
  • 一、法律准则不同
  • 二、司法机构设置不同
  • 三、未成年犯处遇不同
  • 第四章 预防未成年人涉网犯罪的对策思考
  • 第一节 进一步夯实立法保障基石
  • 一、未成年人网络犯罪专项立法
  • 二、完善现行刑事法律罪名设计
  • 三、完善关联立法
  • 第二节 进一步健全司法惩治架构
  • 一、加强不良网吧管理
  • 二、加强网站建设整治
  • 三、加强网警队伍建设
  • 四、加强司法执法合作
  • 五、加强刑事制度建设
  • 第三节 进一步完善宣教防范机制
  • 一、加强网络伦理道德教育
  • 二、加强未成年人法制教育
  • 三、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
  • 四、加强校园网络文明建设
  • 五、加强社区防控机制建设
  • 第四节 进一步强化网络安全建设
  • 一、打击网络病毒产业,防止非法洗钱
  • 二、建立高端计算机人才选拔培养机制
  • 三、加强网络技术研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信息传播中保护未成年人的规范内容之研究——基于全球139篇媒体伦理规范的分析[J]. 媒体融合新观察 2019(05)
    • [2].未成年人网络利用活动权利保障——以网络视频直播领域为切入点[J]. 岭南学刊 2019(06)
    • [3].未成年人法的困境与出路[J]. 社会科学文摘 2019(11)
    • [4].柳州地区0~16岁未成年人维生素D水平研究及其与季节变化的关系[J]. 中国医药导报 2020(03)
    • [5].大数据时代未成年人刑事信息被遗忘权保护困境及构建路径[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
    • [6].我国未成年人法律体系的现状、问题及完善构想[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6)
    • [7].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问题研究[J].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20(01)
    • [8].未成年人毒品犯罪处遇机制的完善[J].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19(06)
    • [9].未成年人暴力犯罪法律问题研究[J]. 法制博览 2020(07)
    • [10].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瑕疵与完善[J]. 文化学刊 2020(02)
    • [11].未成年人志愿者服务的开展与探究——基于川图实践的思考[J]. 科技创新导报 2019(32)
    • [12].未成年人校园暴力的法律角度分析与解决[J]. 法制博览 2020(08)
    • [13].家事审判中确立“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发展原则”论析[J]. 保定学院学报 2020(02)
    • [14].论我国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制度[J].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1)
    • [15].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不应漏掉社交软件[J]. 方圆 2020(08)
    • [16].论法律对未成年人的过度保护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J]. 法制博览 2020(14)
    • [17].论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的问题及对策[J]. 法制博览 2020(15)
    • [18].未成年人涉黑涉恶犯罪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 法制博览 2020(18)
    • [19].失足未成年人思想观念误区的调查及规制[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9(06)
    • [20].未成年人适用累犯问题再思考[J]. 绥化学院学报 2020(05)
    • [21].完善监护权惩罚内容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J]. 新生代 2020(02)
    • [22].信息时代的“瘾”与未成年人法律保护[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20(02)
    • [23].未成年人检察体系建设研究——由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治理难题切入[J]. 中国检察官 2020(12)
    • [24].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起点之设置及相关制度完善[J]. 青少年学刊 2020(04)
    • [25].未成年人开房,怎能放任不理[J]. 方圆 2020(15)
    • [26].未成年人数据权的二元保护研究[J].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20(04)
    • [27].性侵未成年人的惩治与防范[J].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20(04)
    • [28].浅析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之降低——对“大连女孩被害案”的刑法思考[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20(04)
    • [29].我国警察主导未成年人分流路径探究——以香港地区警司警诫制度为例[J].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2020(05)
    • [30].论打击与预防利用未成年人实施黑恶势力犯罪[J].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20(05)

    标签:;  ;  ;  

    我国未成年人涉网犯罪及预防对策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