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癫痫模型建立的实验研究

小鼠癫痫模型建立的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癫痫是神经科的常见疾病。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癫痫患病率为7.0‰,据此估算我国现有癫痫患者约900万人。癫痫不仅给患者造成身体上的危害,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导致一系列精神心理问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癫痫发作、认知功能、精神行为状态、社会功能、自信心及羞耻感等因素都可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学者们逐渐认识到,控制发作仅是癫痫患者综合管理的一部分,社会、生理、心理等因素可能对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癫痫治疗的目标已从单纯控制和减少发作,转变为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颞叶癫痫是成人中最常见的癫痫综合征,占部分性癫痫的1/3以上,难治性癫痫的半数以上。研究证实颞叶癫痫是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多因性疾病,易感基因在决定颞叶癫痫病因和临床表现型上发挥作用。颞叶癫痫分为内侧型和外侧型两种临床亚型。颞叶内侧癫痫是最常见的药物难治性癫痫之一,早期外科手术治疗对控制发作、提高认知功能和改善预后均有重要意义。海人酸(kanic acid, KA)是脑内兴奋性氨基酸递质—谷氨酸的结构类似物。KA模型具有模拟人类颞叶癫痫的理想条件:1.海马杏仁核在癫痫表现中起核心作用;2.有人类颞叶癫痫相似的病理改变,如神经元缺失、胶质增生和苔藓纤维发芽;3.有如人类症状性颞叶癫痫的临床表现:初始的脑部损害后,经过一段无症状的静止期,最终出现反复自发性癫痫发作;4.抗癫痫药物对KA引起的癫痫作用差。因此海人酸癫痫模型能很好地模拟人类颞叶癫痫,是研究癫痫发展变化、致病机理的有效工具。海人酸模型已广泛用于癫痫发作的研究,许多学者将海人酸腹腔注射或立体定向海马内注射应用,成功地诱导出类似于人类皮质癫痫的动物模型,为癫痫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手段。本实验旨在建立海人酸颞叶癫痫动物模型,观察其发展过程中症状、脑电图、病理改变及药物治疗的作用,探讨该模型的病理机制和致痫机理。第一部分构建海人酸急性致痫小鼠模型的研究目的建立海人酸诱导的小鼠急性癫痫模型,并探讨其特点。方法实验取健康雄性昆明小鼠99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33)和致痫组(n=66),致痫组腹腔注射海人酸10mg/kg,生理盐水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35μl/g。注射后连续5h观察小鼠是否有痫性发作并分级。当小鼠持续痫性发作达1h时给予地西泮4mg/kg腹腔注射,对照组3只和致痫组9只同时描记脑电图,并取脑切片后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海马各区病理学改变。结果①行为学表现,模型组小鼠注射海人酸后可出现湿狗样抖动、头面部肌肉阵挛、肢体阵挛及全面强直阵挛发作。生理盐水对照组未见癫痫发作。②脑电图表现,癫痫持续状态小鼠表现为持续性节律性棘波、棘慢波或高波幅慢波。③病理学研究,双侧海马均可出现神经元变性,以CA1和门区为主。结论腹腔注射海人酸致痫小鼠急性模型同相应的大鼠模型一样,具有制作简便、痫性发作潜伏期短、致痫率高等特点,其所产生的急性癫痫模型具有与人类颞叶癫痫相似的行为、脑电图与神经病理改变。第二部分青霉素与海人酸癫痫模型的比较的研究目的通过用青霉素、海人酸2种药物制作癫痫模型,探讨2种致痫剂的作用特点及应用条件。方法实验取健康雄性昆明小鼠9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10)、青霉素致痫组(n=40)和海人酸致痫组(n=40),青霉素致痫组腹腔注射青霉素7×106 U/kg,海人酸致痫组腹腔注射海人酸10 mg/kg,生理盐水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35μL/g。注射后连续5 h观察小鼠是否有痫性发作并分级,进行脑电图描记。结果空白对照组无痫性发作,两组模型均出现痫性发作,海人酸致痫组与青霉素致痫组按Racine分级0Ⅴ级各级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小鼠出现ⅢV级癫痫行为潜伏期两组致痫组比较有显著差异(t0.05,78=1.990 P<0.05)。而死亡率低(χ2=36.473 P<0.05)。结论腹腔注射海人酸所致的动物模型具有与人类颞叶癫痫极为相似的癫痫发作行为学、病理学、脑电图等特征,是理想的人类颞叶癫痫的动物模型。

论文目录

  •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回顾
  • 正文
  • 实验一 构建海人酸急性致痫小鼠模型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二 青霉素与海人酸癫痫模型的比较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左乙拉西坦和甘珀酸对癫痫模型大鼠改善作用的比较及相关分子机制研究[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6(19)
    • [2].3种癫痫模型的制备及应用分析[J]. 贵阳医学院学报 2015(05)
    • [3].癫痫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 2011(02)
    • [4].猫功能区氢氧化铝慢性癫痫模型的建立与病理研究[J].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0(01)
    • [5].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癫痫模型的免疫调节作用[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6(36)
    • [6].动物癫痫模型的分类比较[J]. 科教导刊(下旬) 2017(04)
    • [7].青霉素腹腔注射制作大鼠癫痫模型的研究[J].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15(01)
    • [8].基于光解笼锁谷氨酸的离体癫痫模型建立[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7(07)
    • [9].神经发生在不同癫痫模型中的变化及其与癫痫发病的关系[J].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0(01)
    • [10].电点燃法建立癫痫模型的实验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 2009(28)
    • [11].大鼠海马和杏仁核电点燃癫痫模型的比较[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7(10)
    • [12].适合伽玛刀照射的猫功能区慢性点燃癫痫模型制作及其致痫机制[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20)
    • [13].下调GABA受体基因对癫痫模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J].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20(03)
    • [14].猫运动区癫痫模型建立及病理与超微结构研究[J].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7(02)
    • [15].急性应激刺激对癫痫模型大鼠癫痫发作的影响[J]. 生理学报 2012(06)
    • [16].实验性癫痫模型的MR成像研究[J]. 放射学实践 2010(07)
    • [17].海人酸致癫痫模型大鼠尿样的代谢组学动态观察[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23)
    • [18].去势对戊四氮点燃大鼠癫痫模型的行为学表现[J].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12(01)
    • [19].杏仁核点燃大鼠癫痫模型中P-糖蛋白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的动态表达变化[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05)
    • [20].耐苯巴比妥钠及苯妥英钠杏仁核点燃大鼠癫痫模型的制作[J].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6(06)
    • [21].低频电刺激双侧丘脑底核对癫痫模型大鼠脑内谷氨酸表达及海马细胞单位放电的影响[J]. 贵阳医学院学报 2014(02)
    • [22].大鼠青霉素癫痫模型脑电图功率谱分析[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08)
    • [23].癫痫模型大鼠动情周期及卵巢形态学的改变[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02)
    • [24].应用2种方法建立大鼠癫痫模型对比研究[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7(01)
    • [25].扩散峰度成像在大鼠海人酸癫痫模型中的研究[J]. 放射学实践 2014(04)
    • [26].柴胡黄芩配伍应用对小鼠急性癫痫模型的影响[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02)
    • [27].青霉素致大鼠急性癫痫模型的构建[J].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0(01)
    • [28].生胃酮在戊四氮急性癫痫模型中的干预作用[J]. 实用医学杂志 2008(15)
    • [29].ARHGAP12在小鼠戊四氮癫痫模型中的表达[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11)
    • [30].miRNA调控SCN2A参与癫痫的分子机制研究[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8(04)

    标签:;  ;  ;  ;  ;  

    小鼠癫痫模型建立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