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肠道微生态恒化器模拟系统建立

人肠道微生态恒化器模拟系统建立

论文摘要

残留在动物可食性组织中的抗菌药物被人体摄入后,可能对人体肠道菌群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如选择出耐药的肠道菌群或使肠道细菌耐药性增强,破坏肠道菌群的屏障作用,改变肠道菌群代谢活性等,从而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在国际上,抗菌药残留对人体肠道菌群影响的安全性评价研究日渐成为热点。但国内由于缺乏被国际组织普遍认可的评价模型,该领域的研究工作进展缓慢。本研究利用细菌连续培养的恒化器原理,通过对稀释率和转入连续培养时间两方面条件的摸索和优化,建立了人肠道微生态恒化器模拟系统。该模拟系统是国际组织推荐的两大类模型之一,其建立将会促进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对保障人类食品和医学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用拟杆菌—胆汁—七叶苷琼脂培养基、BBL琼脂培养基、伊红美兰琼脂培养基和肠球菌选择性培养基,分别分离计数人粪便中四种优势代表菌(脆弱拟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和肠球菌)。建立粪便中三种主要短链脂肪酸(SCFA,即乙酸、丙酸和丁酸)浓度测定的气相色谱方法。将50mL(20%)的新鲜粪便悬液接种于发酵罐中,厌氧条件下分批培养,定时取样,采用平板稀释计数法记录培养液中四种优势代表菌的数目,绘制其分批培养的菌体生长曲线,计算对数生长期。在此基础上,以培养液中四种优势代表菌数目和三种主要的短链脂肪酸浓度为监测指标,优化连续培养工艺,包括稀释率(0.05h-1、0.07h-1和0.09h-1)和转入连续培养的时间(第5h、第7h和第9h),建立人肠道微生态恒化器模拟系统。在优化后的培养条件下进行为期30 d的试验,进一步评价所建立的模拟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分批培养显示,四种优势菌的对数生长期不尽相同,但都包含了第3-8h。在0.07h-1的条件下,系统在连续培养的前14d达到了稳态,因此0.07h-1为相对较合适的稀释率。第7h转入连续培养时,系统较其他两个条件更早达到了稳态,且稳态时系统中的菌群数量和SCFA浓度也最高,因此第7h为相对较合适的转入连续培养的时间。30d试验显示,在第9-30d的系统中,四种代表菌的数量和三种SCFA的浓度变化差异均不显著,系统培养条件(如温度、搅拌速度、pH值等)的稳定性也较好。模拟系统在达到稳态后,其培养体系中的四种优势菌数量和三种SCFA浓度与接种前的粪便相比略有下降,但均在报道的健康人正常的生理参数范围内。上述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通过对稀释率和转入连续培养时间等条件的摸索和优化,成功建立了人肠道微生态恒化器模拟系统,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模拟健康人的肠道微生态环境。本研究首次从菌群数量和代谢物浓度两个角度较全面地对恒化器模拟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进行了评价,填补了国内研究的空白。本研究还解决了目前国内外建立同类模拟系统时存在的搅拌不均匀、液位不稳定、操作复杂而导致模拟系统相对不够稳定等问题。该恒化器模拟系统的建立可以为抗菌药残留对人肠道菌群影响的安全性评价研究构建平台,也可为新药、功能食品等的安全评价研究及药物代谢研究提供更科学的方法和途径,对保障人类食品和医学安全、促进相关学科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立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仪器设备
  • 2.2 标准菌株
  • 2.3 培养基和试剂
  • 2.3.1 细菌计数用培养基和试剂
  • 2.3.2 短链脂肪酸标准品和试剂
  • 2.3.3 肠道菌群培养用培养基
  • 2.4 粪样中细菌的分离鉴定
  • 2.5 粪样中短链脂肪酸检测方法
  • 2.6 肠道菌群的分批培养
  • 2.7 组建恒化器模拟系统
  • 2.8 恒化器模拟系统的运行
  • 2.9 样品测定方法及统计学分析
  • 2.10 稀释率的优化
  • 2.11 转入连续培养时间的优化
  • 2.12 恒化器模拟系统的稳定性考察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细菌分离鉴定
  • 3.1.1 大肠杆菌分离鉴定
  • 3.1.2 肠球菌分离鉴定
  • 3.1.3 双歧杆菌分离鉴定
  • 3.1.4 脆弱拟杆菌分离鉴定
  • 3.2 粪样中短链脂肪酸检测方法的建立
  • 3.3 肠道菌群分批培养生长曲线的测定
  • 3.4 不同稀释率对连续培养菌群的影响
  • -1的稀释率对连续培养菌群的影响'>3.4.1 0.05h-1的稀释率对连续培养菌群的影响
  • -1的稀释率对连续培养菌群的影响'>3.4.2 0.07h-1的稀释率对连续培养菌群的影响
  • -1的稀释率对连续培养菌群的影响'>3.4.3 0.09h-1的稀释率对连续培养菌群的影响
  • 3.5 不同转入连续培养的时间对连续培养菌群的影响
  • 3.5.1 第5h转入时对连续培养菌群的影响
  • 3.5.2 第7h转入时对连续培养菌群的影响
  • 3.5.3 第9h转入时对连续培养菌群的影响
  • 3.6 恒化器模拟系统的稳定性
  • 3.7 稳态模拟系统中指标的评价
  • 4 讨论
  • 4.1 模拟系统评价指标的选择
  • 4.2 试验设计
  • 4.3 恒化器模拟系统的建立
  • 4.3.1 不同稀释率对模拟系统中菌群的影响
  • 4.3.2 不同转入连续培养的时间对菌群的影响
  • 4.3.3 恒化器模拟系统最终培养条件的确定
  • 4.4 恒化器模拟系统评价
  • 4.4.1 模拟系统稳定性
  • 4.4.2 模拟系统可靠性
  • 4.4.3 模拟系统优缺点
  • 5 小结
  • 文献综述:兽用抗生素耐药性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对答辩委员提问的回答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体能训练动作模拟系统设计[J]. 现代电子技术 2020(16)
    • [2].智能灌溉盆栽模拟系统的设计[J]. 轻工科技 2020(09)
    • [3].基于虚实一体的装备保障训练模拟系统研究[J]. 装备学院学报 2016(06)
    • [4].体外人胃肠模拟系统在食物消化行为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 中国酿造 2017(07)
    • [5].围捕行动的警力部署模拟系统研究[J]. 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 2016(01)
    • [6].体外人胃肠模拟系统的研究进展[J]. 生物化工 2016(04)
    • [7].超声模拟系统辅助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J]. 医疗装备 2016(21)
    • [8].信息化心脏解剖模拟系统在心脏病教学的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37)
    • [9].海警海上救援模拟系统设计[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09)
    • [10].潮汐模拟系统可靠性设计[J]. 水道港口 2019(05)
    • [11].基于微架构的网络安全免疫模拟系统研究[J]. 通信技术 2017(09)
    • [12].挖掘机负载模拟系统的研究[J].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14(07)
    • [13].超声模拟系统辅助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初探[J]. 继续医学教育 2014(09)
    • [14].高品质航海模拟系统获奖[J].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09(02)
    • [15].声音监控模拟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 农业网络信息 2009(12)
    • [16].电动舵机负载模拟系统复合控制方法研究[J].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08(10)
    • [17].无人直升机着舰模拟系统设计[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0(02)
    • [18].一种便捷式脉搏氧饱和度模拟系统的研制[J].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9(05)
    • [19].一种基于RFID智能家居模拟系统的仿真实现[J]. 电子设计工程 2017(09)
    • [20].3D颞骨解剖导航模拟系统在颞骨解剖教学中的应用[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6(16)
    • [21].冶金全流程工艺模拟系统简介及展望[J]. 装备维修技术 2016(03)
    • [22].生产模拟系统在磷矿浮选行业上的应用[J]. 磷肥与复肥 2014(01)
    • [23].某型舰艇炮瞄雷达靶标模拟系统的设计[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14)
    • [24].印刷模拟系统在印刷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2012(04)
    • [25].驾驶模拟系统人机界面的真实性评价[J].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12(05)
    • [26].基于粒子理论的焰火模拟系统设计[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09)
    • [27].基于弯道车速检验的驾驶模拟系统证实研究[J].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10(02)
    • [28].商业模拟系统的构建要素分析[J]. 现代商业 2009(18)
    • [29].机载气象雷达维护模拟系统的设计[J].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09(08)
    • [30].基于公路客运的小件货物快运模拟系统设计[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8(01)

    标签:;  ;  ;  ;  

    人肠道微生态恒化器模拟系统建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