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DMA的远程心电监测系统的检测和临床应用

基于CDMA的远程心电监测系统的检测和临床应用

论文摘要

目的了解该系统在不同状态下、不同环境中的工作性能;与临床使用的心电监测仪对比,评价二者稳定性、敏感性和检出率,探讨该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性能测试分别在静止状态、运动状态以及某些特殊环境中(地下室和实验室)中,按照国家发布的心电监测仪专业标准(YY91079-1999)中的规定,通过心率信号发生器和电压发生装置向监测仪输入模拟心电信号,检测该系统服务器软件心电波形显示的灵敏度、稳定度和精确度以及监测系统的心电异常报警功能。临床研究于2007年12月和2008年3月入选60名受试者,分入静态监测组、动态监测组和远程监测组。根据随机数字表决定接受监测的先后顺序。监测中打印一份心电图,将获得心电图交由独立的心血管医生进行阅图,并测量基线漂移、QRS波振幅和时限、P波振幅和时限、T波振幅和时限、P-R间期、Q-T间期、ST段改变等指标。比较心电图基线的稳定性、心电波形的一致性、ST段改变检测的敏感性、心律失常的检出率等。结果性能测试1.静止状态下,心电波形显示的标准灵敏度为10mm/mV,最大灵敏度为30mm/mV。基线无时间漂移和温度漂移;耐极化电压试验中,心电波形的振幅变化幅度为0.9%。心电波形振幅显示的精确度为1mV+0.1%:自发生心率异常到监测仪产生报警的时间间隔为4.0s,服务器的报警时间为24.2s;紧急求助时,自信号发出到服务器报警发生的时间为26.0s。2.运动状态下,心电波形振幅显示的精确度为1mV+0.2%;其余指标测试结果与静止状态相同。3.在实验室中测试时,基线的时间漂移为1mm,温度漂移为0.2mm/℃,其余指标测试结果与静止状态相同;在地下室中测试时,自发生心率异常到监测仪产生报警的时间间隔为4.3s,服务器的报警时间为35.1s;紧急求助时,自信号发出到服务器报警发生的时间为37.3S,其余指标测试结果与静止状态相同。临床研究1.静态监测组,远程实时心电监测仪(下文简称远程监测仪)心电波形基线漂移为(0.00±0.00)mm,对照仪器为(1.00±1.92)mm,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4);两组心电图中,QRS波振幅和时限、P波振幅和时限、T波振幅和时限、P-R间期、Q-T间期、ST段改变等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远程心电监测仪共检出20名患者发生心律失常,自动报警准确率100%;监测心率与听诊心率无统计学差异。2.动态监测组,活动状态下受试者心电波形基线漂移为(0.00±0.00)mm,安静状态下为(0.00±0.00)mm,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2);两组心电图中,QRS波振幅和时限、P波振幅和时限、T波振幅有和时限、P-R间期、Q-T间期、ST段等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监测心率与听诊心率无统计学差异。3.远程监测组,远程监测时受试者心电波形基线漂移为(0.00±0.25)mm,近距离监测时(0.00±0.00)mm,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4)。两组心电图中,QRS波振幅和时限、P波振幅和时限、T波振幅有和时限、P-R间期、Q-T间期、ST段等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性能测试该监测系统在静止状态、运动状态下和某些特殊环境中的灵敏度、稳定度和精确度均优于国家心电监测仪专业标准(YY91079-1999)中的要求;当发生心电异常时,系统能够迅速自动提供报警,但在地下室中系统报警延时增加。临床研究1.安静状态下,远程心电监测仪心电波形基线稳定性优于对照仪器;两组仪器心电波形一致;测试仪器对ST段改变检出的敏感性不低于对照仪器;能够检测出常见的心律失常;能够准确显示心率。2.活动状态下,受试者心电波形完整、连续,心电波形基线漂移小于国家心电监测仪专业标准中的要求;心电波形与静息状态下心电波形一致;对ST段异常检出的敏感性不低于静态监测时;能够检测出常见的心律失常;能够准确显示心率。3.远程监测时,受试者心电波形完整、连续,心电波形基线漂移小于国家心电监测仪专业标准中的要求;心电波形与近距离监测心电波形一致;对ST段异常检出的敏感性不低于近距离监测时;能够检测出常见的心律失常。

论文目录

  • 一 中文摘要
  • 二 英文摘要
  • 三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远程实时心电监测系统性能测试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第二章 远程实时心电监测系统的临床应用
  • 1. 材料和方法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第三章 讨论
  • 1.远程心电监测系统性能的检测
  • 2.远程心电监测系统的临床应用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使用心电监测仪会带来电磁危害?别再信了![J]. 仪器仪表用户 2020(03)
    • [2].基于结构对可穿戴便携式心电监测仪性能要求的探讨[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09)
    • [3].便携式心电监测仪设计[J]. 医疗卫生装备 2016(04)
    • [4].介绍一种简易心电监测仪固定车[J]. 护理研究 2012(04)
    • [5].心电监测仪的特性及发展[J]. 电子科技 2011(09)
    • [6].便携式远程心电监测仪和心电监测仪的对照研究[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05)
    • [7].远程心电监测仪的研制[J].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08(03)
    • [8].便携式心电监测仪在心房颤动高危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34)
    • [9].一种家用便携式心电监测仪的设计[J]. 医疗装备 2019(18)
    • [10].基于ADuC7026的心电监测仪设计[J]. 电子与电脑 2011(10)
    • [11].植入式心电监测仪的应用与进展[J]. 中国循环杂志 2018(11)
    • [12].基于ARM的无线心电监测仪[J].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08(06)
    • [13].125例心房颤动的回顾性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 2008(35)
    • [14].面向心电监测仪测试工装的ECG模拟信号源设计[J]. 机电信息 2018(09)
    • [15].基于MSP430F5529及CC2540的智能型低功耗心电监测仪[J].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5(04)
    • [16].关于心电监护仪维修的质量控制方法的探讨[J]. 健康之路 2017(12)
    • [17].远程实时心电监测仪与常规心电图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监测和对比分析[J]. 智慧健康 2017(20)
    • [18].远程实时心电监测仪与动态心电图对比分析[J].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3(02)
    • [19].携带式远程实时心电监测仪在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医疗装备 2018(23)
    • [20].戏里戏外[J]. 读者(原创版) 2008(03)
    • [21].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装置连接方法的改进[J]. 吉林医学 2013(07)
    • [22].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心电监测仪的研制[J]. 中国医疗设备 2008(04)
    • [23].远程心电监测仪在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及心脏起搏器/ICD植入术后早期随访中的应用[J].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2(02)
    • [24].携带式远程实时心电监测仪在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J].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13(06)
    • [25].SM100远程心电监测仪的临床应用意义[J].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8(03)
    • [26].无线超声个人健康监测系统[J]. 微创医学 2014(01)
    • [27].掌上心电 人人看得懂的心电图[J]. IT经理世界 2016(Z1)
    • [28].电子健康产品:能否替代医生?[J]. 今日科苑 2011(18)
    • [29].研究心电监测仪在合并心血管疾病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应用价值[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14)
    • [30].心血管病患者拔牙术后心血管变化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27)

    标签:;  ;  ;  ;  

    基于CDMA的远程心电监测系统的检测和临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