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外汉语词义教学及跨文化交际中的某些问题

关于对外汉语词义教学及跨文化交际中的某些问题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在对外汉语词义教学及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种种错误现象,指出在词义教学及跨文化交际方面存在的错误指导思想,进而提出在词义教学及跨文化交际方面,要树立因材施教、讲解应渗透历史文化知识、应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鼓励学生参与和争鸣等问题。

〔关键词〕词义教学因材施教历史文化内涵跨文化交际交流互动

众所周知,词汇教学中的词义教学及跨文化交际部分,是对外汉语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词义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对外汉语教学的成败。本文的目的,就是指出目前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普遍存在的某些问题和错误的指导思想,探索如何树立词义教学及跨文化交际方面正确的指导思想。词义教学中的因材施教问题

我们进行对外汉语词义教学,主要依据教材,此外就是辅以外国留学生自学所用的各类辞书。一些教师认为,只要抓好了这两方面的工作,词义教学便不会出大问题。其实,这正是词义教学中存在的一大误区。从形、音、义入手,对外国留学生进行汉语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施用的基本教学方法。在“形、音”方面,即使教师各自采取的教学方法手段不尽相同,笔者尚未发现存在重大问题。此论文所关注的是词汇教学中的词义教学(其中词义也包括词组的意义,下同)。就目前来说,在词汇的“词义”的教学中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对词的形、音进行教学,一般是有章可循的,但对词义进行教学往往会无章可循。因为词义与语境密切相关,语境的复杂性为人所共知。正如美国语言学家尤金·A·奈达所说:“这就意味着,这类词语不可避免地具有模糊的意义界限,因为自然现象不可能整齐划一地出现在明确规定的分类组合之中。模糊的经验导致了模糊的词义。”

在华学习汉语的留学生,在掌握汉语程度上大体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入门及初级;一是中级与高级。对其讲授汉语词义,必须考虑到留学生群体的这种差异,而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对汉语程度较低的留学生,根据教材,辅以辞书,进行词义教学无可厚非;如果对中、高级班的留学生仍是如此,则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目前情况看,有些院校一些教师对外国留学生进行词义教学时,没有充分注意应针对这种层次差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也就是说,外国留学生汉语水平的差别明显存在,但教师对高级班进行词义教学时,其方法手段与入门、初级班的相比没有丝毫变化。这或许正是当前为数不少的教师在对外汉语“词义”教学中的重大失误,必须予以极大重视。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具有中、高级汉语水平的外国留学生,使用汉语教材和各种辞书的能力已达到相当水准。我们如果仍重复使用在入门或初级班使用过的方法和手段,即简单的从形音入手,再将生词表给出的释义重复一遍,对他们教授词义,势必使学生或产生厌学情绪,或仍不能透彻理解词义。这种教授词义的方法,必定不为大多数中、高班留学生,尤其是求知欲极强而在华时间又普遍较短的留学生所认可。而导致的结果是教师只是替学生做了他们自己完全有能力通过翻阅材料就能自修的事,并不能充分发挥出教师教授“词义”的引导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曾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发展汉语·高级综合》中《我当师傅》有一个生词“木樨”,书上的解释是,“打碎的鸡蛋”(多用于汤名、菜名),这种讲法显然依据的是辞书,教师根据教材讲解了,辞书也查了,可高级班的留学生还是弄不懂,“木樨”这种植物怎么就会和“鸡蛋”扯到了一起。而查《现代汉语词典》也无济于事。此时的教师讲解对高级班留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木樨”作为植物,它的花瓣是白色的,花蕊是黄色的,鸡蛋打开后很像木樨花,为给菜肴增加美感,便以木樨代替了鸡蛋。然而,如果对来华不久的入门、初级班留学生,在教材甚至辞书之外讲解这样的词义内容,显然就是非常不合适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因材施教。因材施教中常见两种错误,一是该讲解时不讲解,二是不该讲时滥讲解。前不久,内大国际教育学院专门就此问题到内蒙古各高校做过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前者远比后者错误严重,即在进行词义教学时,教师严重缺乏除教材、辞书之外的必要讲解。因材施教这已被实践所证实的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被不少对外汉语教师在进行词义教学时抛置脑后,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顺便提及,学习汉语词义的工具之一辞书也是有其局限性的。在华留学生使用的多数是双语词典,而双语词典常常更不尽如人意,因为它们通常只列出一串串义项,而对各种义项不再进一步释义。这里有必要澄清一个概念,即罗列义项,绝不等同于释义。用这种词典的留学生,不得不绞尽脑汁去搜寻一个似乎适合某种语境的词。由是也想到,词典如此,那么留学生所用教材所罗列的生词表对词义的释文又如何呢?换言之,面对教材中生词(或词组)词义的释义,教师该不该只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呢?

2关于在词义教学中渗透历史文化内容的问题

中级汉语阅读教材中曾出现了“躬耕垄亩”这一词语。教材只依据辞书讲解其中“躬”的词义“亲自”。这种注释,加之教师在讲解中的照本宣科———有的教师还加了一些英语的翻译,对汉语水平较高的留学生来说意义并不很大,留学生确实可借助辞书去自己搞懂这一词义。但作为教材,由于篇幅所限,恐怕也只能做到这一步。过分苛求教材编写者似乎也不公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对词义的讲解必须深入到文化层面。大家知道,此词语出自东晋陈寿的《隆中对》,其中写道:“亮,躬耕垄亩,好为《梁甫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其中,“躬”一词,显示出的是一种为诸葛亮怀才不遇鸣不平的暗淡色彩。而同样也见于教材的“事必躬亲”一词语中的“躬”,一般是说明历代明智君王的“勤”政,透出的是一种明快的色彩。就修辞学而言,两者有着很大不同。在词义讲解中使学生感知,同一词在不同语境中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出现了“一去不复返”这一词语。这一词语源自《战国策.燕策》著名的《荆轲刺秦王》中“易水送别”一段(两者只差一字,即“返”与“还”)。荆轲赴秦行刺之前唱的歌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其中“一去不复还(返)”,带有誓死如归的悲壮气氛,读后令人回肠荡气。理解这一词语,不能离开“萧萧”、“寒”等词所构成的语境,这一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也会出现不一样的意思。而教材中讲述的是中国妻子给外国丈夫荷西吃他未曾见过的食物“寿司”,荷西以为寿司的外皮是复写纸,所以一脸恐慌,吃的时候“面部大有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壮表情”。对这一词组,教材只对“悲壮”下了注文“悲哀而雄壮”。这种讲解所起的作用不理想。不了解“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不能理解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所产生的词义反差,也就很难体味出妻子调侃外国丈夫时幽默诙谐的情趣。幽默,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源自这种词义的反差。对词义教学中渗透历史文化知识来说,下面这个在实践中遇到的例子,或许也能说明一定问题。《发展汉语·高级综合》第六课《网络时代的爱情》中出现了“月老”一词,生词表中对词义做出了解释:“传说中促成婚姻的老人,也称月下老人;媒人。”这种解释来自辞书,仍属隔靴搔痒,高级班的留学生仍不能透彻理解此词义。将这一典故的内容写进教材,生词表又显得很繁赘。此时仍要发挥教师课堂讲解的作用:唐代韦固月夜途经宋城,见一老人月下翻书,韦固上前观看,发现书上的字全不认识。月下的这个老人是专管人间婚姻的神仙,他手中的书是神仙掌管的人间婚姻簿子。

为中、高级班留学生讲好诸如此类的“词义”,光靠教材、辞书之类硬件是不够的,还需引入“软件”,合理讲解词义背后隐含的中国文化历史知识。这正是考验对外汉语教师能否讲好对外汉语教材中词义的试金石。

3关于在词义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问题就历史文化而言,中国和外国之间存在着一致性,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正是我们常说的跨文化交际问题,因此我们在讲解汉语词语中蕴含的中国历史文化时,必须加强和留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教材中有这样一个词语:“对牛弹琴”。教材对此词语的释义是“比喻说话时,对方完全不理解,讥笑说话不看对象的人”。而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高班留学生对此词语和释文不能理解,有的甚至对此词语产生了反感。通过与留学生的互动交流和进一步的学习、思考认识到,在汉族文化中,“牛”从很早就被看成“蛮愚、执拗、僵死”的化身,对“牛劲”充满了鄙视。当然,“牛”在某种语境中也是“老实憨厚、肯于付出、任劳任怨”的形象。但在蒙古族文化中,“牛”的形象却并非如此。蒙古语中从不用“当牛做马”这个词语来比喻地位低下、受苦受难的人,反而在蒙古史诗中常能见到把牛作为朋友的描写。在蒙古族畜牧文化中,牧人中有这样的事实存在:当乳牛因为某种原因不要自己的孩子时,牧人要将小牛犊牵到乳牛身边,拉四胡,并吟唱《太格》歌,劝乳牛要回了自己的孩子。“拉四胡”等同于“弹琴”,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蒙古国学生怎会接受这个词?众所周知,各国、各民族之间,在动物的好恶上,都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的审美心理。面对这样的跨文化交际,不进行历史文化层面的交流互动是行不通的。说到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跨文化交流互动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讲解句子“君子之交淡如水”中的“淡如水”这一词义,正体现出了这一点。各国、各民族在人际交往方面,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理念,不同的方式方法。要向留学生讲清这里的“水”的词义是贬还是褒,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它也关系到跨文化交际问题。只有在与留学生的交流互动中,教师才有可能较好地讲清楚词义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内容,具体地说,就是“淡如水”所反映出的汉族在与人交往中的习俗和心理层面的内容。同样,在讲解“上善若水”,“月光如水”中的“水”时,也必须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

再如,《发展汉语·高级综合》中出现的“高薪养廉”这一词语,教材给出的释文很简单。讲解这个词语是有难度的。这个词语反映的是,出现在世界范围内的有关“吏治”的政治策略,这种现象现在仍然存在。其实,这个词语的意思对高级班的留学生来说是不太难理解,难在对这种“吏治”的策略如何评说其功过是非,而此课讨论的正是对“高薪养廉”这一词语的评价问题。有的留学生就向老师提出,这个词语对中国人来说究竟是好还是坏?这反映出一个问题,即在对留学生进行词义教学时,不仅需要教师对中国历史文化进行讲解,同时需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跨文化交流互动,鼓励学生各抒己见,通过各国、各民族之间不同历史文化的比较,加深学生对汉语词义的理解。这种“吏治”策略,从宋代至清代,成功和失败的例子均不鲜见。对此,至少要向留学生介绍宋清两代在实施“高薪养廉”这一“吏治”举措时较典型的成功和失败的例证,介绍参与“吏治制度”改革的重要历史人物,如王安石、宋神宗、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等人。在讲解中,留学生会对此词语逐渐产生自己的看法,同时也扩大了与“高薪养廉”有关的词汇量,例如“重禄重法”、“禄以养廉”、“官俸”、“养廉银”等等。通过上述例子的分析可以知道,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义教学有自身特点与规律,我们应当在实践中充分注意跨文化交际的问题,不断摸索研究。作者单位河北沧州师范学院

标签:;  ;  ;  

关于对外汉语词义教学及跨文化交际中的某些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