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玻璃陶瓷论文-杨丽丽

牙科玻璃陶瓷论文-杨丽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牙科玻璃陶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玻璃陶瓷,树脂水门汀,粘接强度,氢氟酸酸蚀

牙科玻璃陶瓷论文文献综述

杨丽丽[1](2019)在《不同表面处理对牙科玻璃陶瓷粘接强度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不同的表面处理方式对牙科玻璃陶瓷与树脂水门汀之间粘接强度的影响,为临床工作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本研究共分为两个部分。1:选择爱尔创公司的锂瓷作为本实验研究对象,切削的标准锂瓷试件随机分为8组(n=16),使用浓度为4.5%氢氟酸进行表面酸蚀,时间分别为Os,10s,20s,30s,40s,60s,120s,180s;而后将上述每组试件再分为两小组(n=8),其中一组表面涂布偶联剂,另外一组不涂布。制作粘接试件并进行粘接强度测试,记录粘接强度;观察断裂模式;同时对酸蚀之后的试件进行电镜扫描观察表面形貌变化;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2:切削的标准锂瓷试件分为两组(n=24),一组不酸蚀,另外一组采用4.5%氢氟酸酸蚀30s,涂布偶联剂时,分别进行以下处理:室温放置组、60℃热风组、100℃热风组,制作粘接试件并进行粘接强度测试,记录粘接强度;观察断裂模式;同时对涂布偶联剂之后的试件表面进行红外光谱分析表征;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无论是否使用偶联剂,两组试件均在氢氟酸酸蚀30s时获得最大粘接强度值,其中未使用偶联剂组粘接强度值为20.27 MPa,使用偶联剂组粘接强度为25.91 MPa,二者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氢氟酸酸蚀时间过长时,陶瓷与树脂水门汀之间的粘接强度下降明显,电镜扫描显示出过酸蚀的表面形貌。2.无论是否酸蚀,涂布偶联剂后60℃热风处理可获得最大粘接强度值,其中,未酸蚀组为27.05 MPa,酸蚀组为28.70 MPa;当热处理温度升高到100℃时,粘接强度下降明显(P<0.05);红外光谱分析显示,60℃热风处理组陶瓷表面硅氧键生成量最高,100℃次之,室温最低。结论:本实验条件下,1.对于锂瓷来说,4.5%氢氟酸的最佳酸蚀时间为30s,若酸蚀30s之后结合涂布使用硅烷偶联剂可以获得更加理想的粘接效果;2.无论酸蚀与否,涂布硅烷偶联剂后进行热处理(60℃热风处理)也能获得理想的粘接强度,这为临床操作过程中去除氢氟酸酸蚀这一步骤提供了可能。(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4-28)

王晓东,刀力,简裕涛,赵克[2](2016)在《牙科二硅酸锂玻璃陶瓷材料机械残余应力的拉曼光谱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使用拉曼光谱技术研究静态加载对二硅酸锂玻璃陶瓷(LDG)晶相改变及内部机械残余应力的影响。方法制作LDG盘状试件,采用双轴弯曲法对试件分别进行100和400 N预加载。使用激光显微共焦拉曼光谱仪785 nm波段入射激光扫描两次预加载后试件中央区2 mm×2 mm区域。根据特征峰的位移反映材料内部应力变化情况,绘制拉曼应力图。结果 LDG拉曼光谱在413 cm~(-1)波段存在Si2O5基团的特征性峰。特征性拉曼峰位置的改变可有效反映内部残余应力的变化。100 N预加载后试件应力分布整体比较均匀,413 cm~(-1)附近的拉曼峰分布在413.2~413.6 cm~(-1),存在较多应力集中点。400 N预加载后试件的残余应力分布不均匀性增加,特征性拉曼峰位置分布范围扩大至约1.5 cm~(-1)(413.1~414.6 cm~(-1)),应力的集中点更为明显,出现应力集中区。结论通过拉曼光谱技术证实了LDG受静态加载后存在机械残余应力,且随着载荷的增加残余应力更加显着。(本文来源于《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期刊2016年04期)

张临安,胡志强,聂铭歧,秦艺颖,杨晓冬[3](2015)在《以钾长石制备白榴石及对牙科玻璃陶瓷的增强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钾长石为主要原料,采用熔融晶化法制备了白榴石熔块。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热膨胀系数、抗折强度对样品进行分析,探讨了不同的温度制度对白榴石析晶、热膨胀系数的影响,以及白榴石掺杂对牙科玻璃陶瓷材料的抗折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熔融温度为1 500℃、析晶温度为1 200℃、保温时间为4h时,样品的析晶能力最好,热膨胀系数为21.04×10-6/℃(20~500℃)。当白榴石的掺杂量不大于50%时,掺杂白榴石可以有效地提高牙科玻璃陶瓷材料的抗折强度。(本文来源于《大连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袁坤,王富,高婧,孙翔,邓再喜[4](2015)在《一种新型牙科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制备及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介绍一种新型牙科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制备方法,并对其性能进行比较分析。方法:用烧结法二次着色工艺制备A2色新型玻璃陶瓷。对新型玻璃陶瓷和IPS e.max Press瓷块(LT A2、MO1和HO1)的弯曲强度、密度、弹性模量、硬度、断裂韧性、透明度及微观结构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新型玻璃陶瓷除弯曲强度(315 MPa)低于MO瓷块(338 MPa)外(P<0.05),其余各项机械性能均与LT和MO瓷块相近(P>0.05)。新型玻璃陶瓷的透明度TP值(21.2)高于HO瓷块(16.5),但低于LT(27.8)和MO瓷块(27.5)(P<0.05)。新型玻璃陶瓷和IPS e.max Press瓷块的微观结构均表现为棒状的Li2Si2O5晶体交错排列,形成互锁微结构。结论:新型玻璃陶瓷的机械性能和微观结构与IPS e.max Press相近,透明度介于MO和HO瓷块之间,能满足临床要求。(本文来源于《实用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15年03期)

钱冬冬,张蕾,骆小平,陈文莉[5](2015)在《反复烧结对牙科二硅酸锂玻璃陶瓷颜色和透光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反复烧结对牙科二硅酸锂玻璃陶瓷颜色和透光性的影响。方法制作30个直径10 mm、厚度(1.00±0.01)mm的IPS e.max Press HT A2圆盘试件,随机分为S0、S1、S2、S3、S4、S5共6组(每组5个),分别执行0、1、2、3、4、5次自身上釉程序。使用Shade Eye NCC测色仪测定每组的色彩参数L*、a*、b*,计算色饱和度C*ab及色差ΔE,使用TM-2透射率测试系统测得可见光积分透射比τ。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LSD多重比较。结果随着烧结次数增加,试件的L*值总体呈减小趋势(P<0.05);a*、b*、C*ab和τ值均为先增大后减小(P<0.05)。各组和S0组的ΔE最小为0.89,最大为2.01,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结论反复烧结对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明度、色相、彩度和透光性均有影响,但色差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本文来源于《华西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15年01期)

袁坤,王富,高婧,孙翔,王辉[6](2014)在《一种新型牙科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微观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牙科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微观结构,探讨其可能的自增韧机制。方法:使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一种新型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及IPS e.max Press LT和MO瓷块的物相组成,并使用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特征和裂纹扩展方式。结果:3种玻璃陶瓷的主晶相均为Li2Si2O5,次晶相均为Li2SiO3和Li3PO4。Li2Si2O5晶体均呈棒状,交错排列,形成互锁微结构。新型玻璃陶瓷的晶体尺寸大于LT和MO瓷块,其表面孔隙缺陷较后两者少而深。裂纹在这3种玻璃陶瓷中主要沿着晶体间较薄弱的玻璃相扩展。结论:新型玻璃陶瓷与IPS e.max Press LT和MO瓷块的微观结构相似,长棒状的Li2Si2O5晶体所形成的互锁微结构,以及内部的残余应力可对其起到增强增韧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口腔医学研究》期刊2014年12期)

肖行志,郑侃,廖文和,刘红杰[7](2013)在《铣削参数对牙科玻璃陶瓷表面粗糙度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开展了牙科玻璃陶瓷材料的高速铣削加工研究,对各种工况下加工表面的粗糙度进行了测量。运用极差分析方法,确定了各切削参数对玻璃陶瓷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程度,并分析了单个因素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得出轴向切削深度是影响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因素。同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玻璃陶瓷表面粗糙度指数预测模型。通过对比预测值和实验值,得到该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仅为0.037μm,验证了其构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为玻璃陶瓷在口腔修复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3年11期)

李莺,姜通,郭瑞松[8](2012)在《白榴石增强的牙科玻璃陶瓷的热处理制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白榴石增强的牙科玻璃陶瓷的热处理制度对白榴石晶体的生成、玻璃陶瓷的耐腐蚀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力学性能表征及金相显微观察等方法对热处理后的牙科玻璃陶瓷进行测试和分析。热分析表明,玻璃陶瓷晶核的生成温度为760℃,晶核的成长温度为1010℃。试验采用阶梯式升温热处理制度,成功地在玻璃陶瓷中析出白榴石晶体,随着白榴石含量的增加,材料的力学性能也获得了提高,热处理后材料的叁点弯曲强度为102.2 MPa,显微硬度为5.45 GPa,断裂韧性为2.41 MPa.m1/2,强度达到ISO6872牙科陶瓷材料的标准。(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2年05期)

焦谦益,张晓玲[9](2012)在《以钾长石为原料制备的白榴石对牙科玻璃陶瓷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验采用了化工原料来合成SiO2-Al2O3-K2O系统玻璃陶瓷,结果发现合成的玻璃陶瓷主要为玻璃相,只有很少量的白榴石晶体;在玻璃相陶瓷中添加白榴石后,其显微结构表明白榴石晶体呈柱状或颗粒状与玻璃相基质紧密结合,并均匀地分布于玻璃相基质中;添加白榴石可明显提高玻璃陶瓷的强度。(本文来源于《数理医药学杂志》期刊2012年04期)

张雅丽[10](2012)在《牙科可切削氟硅云母玻璃陶瓷增强增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口腔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口腔材料及其加工技术的进步。口腔科CAD/CAM椅旁修复体制作系统是一项已被应用于临床的现代口腔修复成果。国内应用该系统时,受到国产材料强度和韧性不足而国外进口材料价格十分昂贵的制约,应用受限。我院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展了口腔科CAD/CAM用氟硅云母玻璃陶瓷的研究,初步获得了氟硅云母玻璃陶瓷的基本配方和烧结方法。该氟硅云母玻璃陶瓷拥有良好的可切削性,并与天然牙齿相近具有半透明性的特征。这一云母基玻璃陶瓷是一种研制时间尚较短的新型陶瓷材料,该材料在临床的推广应用还有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强度不足,叁点弯曲强度大约为100-150MPa。如果能够应用现代的材料技术提高可切削氟硅云母玻璃陶瓷的机械强度,将非常有利于该材料以及CAD/CAM技术在临床上的推广。本研究尝试在配方中使用具有纳米颗粒特征的原料尝试不同的烧结温度以及应用不同的烧结工艺,制备出具有较高机械强度的氟硅云母玻璃陶瓷材料以满足临床应用的需要。研究分为以下叁个部分:实验一纳米二氧化硅对氟硅云母玻璃陶瓷强度的影响尝试在配方中使用具有纳米颗粒特征的原料,应用传统烧结工艺制备出具有较高机械强度的氟硅云母玻璃陶瓷材料。试验中在氟硅云母玻璃原料粉中使用粒径7nm的纳米二氧化硅制备氟硅云母玻璃陶瓷材料,用扫描电镜观察其显微结构,X线衍射确定物象组成及含量,测定样本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结果显示使用纳米二氧化硅和普通氟硅云母玻璃陶瓷材料组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增加34%和23%。纳米组材料的密度和收缩率均高于微米组。XRD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材料的晶相结构相同。在SEM下观察见纳米组结晶更加充分,其晶粒尺寸相对均匀;未晶化成分比例较低。纳米二氧化硅粉体的加入可以显着提高氟硅云母玻璃陶瓷材料的强度和断裂韧性。实验二烧结温度参数对氟硅云母玻璃陶瓷强度的影响尝试改良烧结工艺以制备出具有较高机械强度的氟硅云母玻璃陶瓷材料。在氟硅云母玻璃原料粉中使用纳米二氧化硅,制备氟硅云母玻璃陶瓷基础材料,成型处理后选择不同的二次烧结温度进行热处理,晶体生长温度分别选择为1000℃,1050℃,1100℃。用扫描电镜观察其显微结构特征,X线衍射仪确定其物相组成,测定样本的抗弯强度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使用不同温度热处理获得的氟硅云母玻璃陶瓷材料抗弯强度没有获得明显提高。在SEM下观察各组结晶结构相似,晶粒大小相对均匀,相互交错;未晶化的玻璃成分比例较低。结论:在实验范围内调整烧结温度不能有效改善材料的机械强度。实验叁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用于氟硅云母玻璃陶瓷制备的初步研究尝试应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以提高可切削氟硅云母玻璃陶瓷材料的强度。运用传统的烧结工艺和放电等离子烧结(SPS)两种不同工艺制备牙科可切削氟硅云母玻璃陶瓷,用扫描电镜观察其显微结构,x线衍射确定物象的组成及含量,测定样本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结果:放电等离子的烧结(SPS)的牙科可切削氟硅云母玻璃陶瓷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达到209.84MPa和2.25MPa.m1/2,较传统烧结工艺分别增加69.7%和90.6%。XRD结果显示两组材料的晶相结构存在差异。在SEM下观察SPS结晶细小而致密均匀。结论:放电等离子(SPS)烧结工艺可用于烧结牙科可切削氟硅云母玻璃陶瓷,材料的强度和断裂韧性获得显着提高。(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期刊2012-05-01)

牙科玻璃陶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使用拉曼光谱技术研究静态加载对二硅酸锂玻璃陶瓷(LDG)晶相改变及内部机械残余应力的影响。方法制作LDG盘状试件,采用双轴弯曲法对试件分别进行100和400 N预加载。使用激光显微共焦拉曼光谱仪785 nm波段入射激光扫描两次预加载后试件中央区2 mm×2 mm区域。根据特征峰的位移反映材料内部应力变化情况,绘制拉曼应力图。结果 LDG拉曼光谱在413 cm~(-1)波段存在Si2O5基团的特征性峰。特征性拉曼峰位置的改变可有效反映内部残余应力的变化。100 N预加载后试件应力分布整体比较均匀,413 cm~(-1)附近的拉曼峰分布在413.2~413.6 cm~(-1),存在较多应力集中点。400 N预加载后试件的残余应力分布不均匀性增加,特征性拉曼峰位置分布范围扩大至约1.5 cm~(-1)(413.1~414.6 cm~(-1)),应力的集中点更为明显,出现应力集中区。结论通过拉曼光谱技术证实了LDG受静态加载后存在机械残余应力,且随着载荷的增加残余应力更加显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牙科玻璃陶瓷论文参考文献

[1].杨丽丽.不同表面处理对牙科玻璃陶瓷粘接强度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9

[2].王晓东,刀力,简裕涛,赵克.牙科二硅酸锂玻璃陶瓷材料机械残余应力的拉曼光谱分析[J].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2016

[3].张临安,胡志强,聂铭歧,秦艺颖,杨晓冬.以钾长石制备白榴石及对牙科玻璃陶瓷的增强作用[J].大连工业大学学报.2015

[4].袁坤,王富,高婧,孙翔,邓再喜.一种新型牙科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制备及性能分析[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5

[5].钱冬冬,张蕾,骆小平,陈文莉.反复烧结对牙科二硅酸锂玻璃陶瓷颜色和透光性的影响[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5

[6].袁坤,王富,高婧,孙翔,王辉.一种新型牙科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微观结构分析[J].口腔医学研究.2014

[7].肖行志,郑侃,廖文和,刘红杰.铣削参数对牙科玻璃陶瓷表面粗糙度影响分析[J].硅酸盐通报.2013

[8].李莺,姜通,郭瑞松.白榴石增强的牙科玻璃陶瓷的热处理制度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2

[9].焦谦益,张晓玲.以钾长石为原料制备的白榴石对牙科玻璃陶瓷性能的影响[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2

[10].张雅丽.牙科可切削氟硅云母玻璃陶瓷增强增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

标签:;  ;  ;  ;  

牙科玻璃陶瓷论文-杨丽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