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储望华是著名的澳籍华裔作曲家、钢琴家,生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自幼喜爱音乐的他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主攻钢琴演奏,但出于对音乐创作的喜爱,将兴趣和爱好逐渐转移到了作曲上,但因为受到父母被打成右派的影响,已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储望华被迫转入钢琴系。在出色完成钢琴系的学习任务的同时,他继续自学作曲坚持创作。毕业后,被分配到指挥系弹伴奏,后调回钢琴系专职搞创作,1982年赴澳大利亚留学深造,取得钢琴、作曲双专业音乐硕士学位。自1959年创作第一首钢琴曲《海淀是个好地方》(《变奏曲》)至今,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定居海外,他一直专注于钢琴曲的创作,以深厚的中国情结和浓郁的华夏情怀执著于发展中国的钢琴音乐创作,在横跨五十余年的创作生涯里,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中国钢琴作品。他的中国钢琴独奏曲,特别是中国钢琴独奏改编曲,将中国音乐元素巧妙地与西方音乐语言相结合,成功地在钢琴这件来自西方的乐器上表现了中国音乐的神韵。储望华既是作曲家,又是钢琴家,所以他的钢琴音乐作品具有好听好弹的特点。其数量众多的具有鲜明中国风格的钢琴独奏改编曲,兼具趣味性和艺术性,受到了广大钢琴学子们的喜爱和欢迎,至今仍然是钢琴教学和音乐会上常用的曲目。对储望华钢琴独奏改编曲的研究,本论文主要依托《储望华钢琴作品选集》,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并结合演奏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一、通过对储望华生活和创作经历的了解,总结其不同创作阶段的创作特色。储望华钢琴独奏改编曲创作,横跨半个多世纪,期间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不同历史阶段,如建国初期学习苏联模式快速发展阶段、中苏关系破裂独立发展阶段、文化大革命阶段、改革开放以来“百花齐放”等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通过梳理储望华的人生及创作经历,结合时代背景,总结其不同创作阶段的创作特色。二、对储望华钢琴独奏改编曲进行分类,对具体作品进行分析。从改编曲定义来看,改编创作,包含移植、创编两种手法。通过对改编曲的定义分析,将储望华钢琴独奏改编曲进行分类,按照器乐改编曲、民歌改编曲、独立创编曲三个类别的划分,分别从音乐内容、旋律风格、调式色彩、曲式结构、和声织体、节奏韵律、民间音乐因素等方面展开分析,总结风格特点,为演奏储望华钢琴独奏改编曲提供参考依据。三、结合演奏实践和理论分析,论述演奏技术环节的注意问题。总结乐曲中出现的各种装饰音,如单倚音、复倚音、波音、颤音、琶音等特点,结合原曲风格阐述各种装饰音的弹奏方法;并从音色、节奏、踏板、音乐表现等演奏艺术方面展开论述,就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演奏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研究,认识到,储望华通过借鉴中国民间音乐与传统文化,创造性的使用了一些特殊的材料与技法,创作了一批优秀的中国民族风格的钢琴独奏改编曲,这些作品不仅为中国钢琴音乐的演奏、教学提供了许多优秀的范例,充实了中国钢琴音乐文献宝库,繁荣了钢琴艺术,也是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最好的继承和发扬。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谈二胡改编曲《一枝花》的音乐风格及演奏技巧[J]. 黄河之声 2019(22)
- [2].从改编曲中探究古筝演奏技法的发展[J]. 北方音乐 2017(07)
- [3].李斯特钢琴曲的演奏特点及艺术赏析——以改编曲《夜莺》为例[J].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7(03)
- [4].二胡改编曲的创作与思考[J]. 当代音乐 2017(17)
- [5].李斯特歌剧主题改编曲的特点浅谈[J]. 大舞台 2014(03)
- [6].李斯特歌剧主题改编曲的特点分析[J]. 戏剧之家(上半月) 2014(05)
- [7].浅析李斯特改编曲《美丽的磨坊女》中《流浪》的音乐情感表达[J]. 北方音乐 2019(01)
- [8].传统雅文化与中国钢琴“改编曲”创作探究[J]. 华夏教师 2019(14)
- [9].如何把握民歌改编曲《孟姜女》的演唱方法[J]. 大舞台 2013(07)
- [10].民族音乐的改编曲如何融入钢琴教学[J]. 大舞台 2013(11)
- [11].从《玛依拉变奏曲》看民歌改编曲[J]. 艺海 2011(11)
- [12].浅议李斯特改编曲《水上吟》的音乐特色[J]. 北方音乐 2019(16)
- [13].江汉平原音乐的溯源与传承——由二胡改编曲《洪湖人民的心愿》引发的思考[J]. 当代音乐 2017(16)
- [14].李斯特钢琴改编曲研究[J]. 艺术教育 2015(12)
- [15].《彩云追月》及其混声合唱改编曲分析[J]. 当代音乐 2016(05)
- [16].谈弦乐改编曲《二泉映月》的中西创作技法结合[J]. 临沂大学学报 2016(03)
- [17].浅析李斯特的钢琴改编曲——以李斯特改编舒伯特的《小夜曲》为例[J]. 戏剧之家 2018(24)
- [18].中国钢琴民歌改编曲艺术特色探微[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35)
- [19].李斯特与他的改编曲 从牛牛的新录音谈起[J]. 音乐爱好者 2012(08)
- [20].植根本土 融会贯通 创出特色——一部民歌改编曲的创作指南[J]. 黄河之声 2016(14)
- [21].试论民歌改编钢琴曲的意义[J]. 音乐时空 2013(04)
- [22].帕格尼尼第六随想曲的两首改编曲比较研究[J]. 北方音乐 2019(05)
- [23].民歌中的歌词对其竹笛改编曲的演奏启示——以《蓝花花》为例[J]. 北方音乐 2016(14)
- [24].浓妆淡抹 各领风骚——浅析《钢琴曲五首》中的传统改编曲[J]. 音乐研究 2008(03)
- [25].琵琶改编曲《小河淌水》地域性风格技巧音的运用[J]. 考试周刊 2009(16)
- [26].跨界的火花:拉赫玛尼诺夫钢琴独奏改编曲[J]. 四川戏剧 2015(08)
- [27].简论当代中国钢琴改编曲的创作特色——以云南民歌主题改编曲为例[J]. 人民音乐 2011(12)
- [28].浅析歌剧选段改编曲《弄臣》指法的突破性[J]. 人文天下 2015(14)
- [29].王志信民歌改编曲《孟姜女》的演唱研究[J]. 通俗歌曲 2013(03)
- [30].论传统民歌创编与民族声乐艺术发展[J]. 艺海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