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循环经济立法关键问题研究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循环经济立法关键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和利润总额一直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速度。一方面,产业发展为国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另一方面,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也带来了诸多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循环经济是实现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和谐统一的重要手段,电子信息产业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立法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但是,我国目前对循环经济的立法还处于探索阶段,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循环经济法律的体系框架、责任分配以及实现方式等都是比较关键的问题。本文首先采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对电子信息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了分析,初步得出了电子信息产业循环经济应有的法律项目,然后将以德国、日本为代表的国外运行较好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与我国的法律现状进行比较,结合生命周期分析结果得出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框架。根据对法律关系和法律关系主体的剖析,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循环经济的法律关系主体应包括生产者、进口者、销售者、消费者、回收处理业者以及政府等。本文采用类比方法对国内外法律义务分配状况进行了比较,进而得出,我国比较适于采用成本分摊的方式解决废旧电子信息产品的回收处理费用问题,各法律关系主体同时应承担相应的行为义务。此外,消费者、生产者和政府还应承担一定的保障义务。最后,本文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循环经济的法律需求,并以此为基础对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创新设计。按照我国现有状况,生产者直接参与的信息化生产者责任组织模式是可行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实现模式。本文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的讨论可以进一步推广到更大范围的电子电气产品制造业,其他行业也可以参考使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2.1 法律体系
  • 1.2.2 法律义务分配
  • 1.2.3 法律实现方式
  • 1.2.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电子信息产业循环经济立法相关问题评述
  • 2.1 电子信息产业及其特点
  • 2.1.1 电子信息产业
  • 2.1.2 电子信息产业的特点
  • 2.1.2.1 信息技术创新活跃推动产业和经济发展
  • 2.1.2.2 产业布局进一步调整新兴国家竞争力增强
  • 2.1.2.3 跨国企业继续进行战略调整和全球布局
  • 2.1.2.4 基于标准和知识产权的竞争激烈
  • 2.1.2.5 环境保护对发展中国家电子产品出口造成重大影响
  • 2.2 循环经济概述
  • 2.2.1 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
  • 2.2.2 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及回收处理再利用的关系
  • 2.2.3 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
  • 2.2.4 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作用
  • 2.3 国外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 2.3.1 德国
  • 2.3.1.1 德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
  • 2.3.1.2 德国循环经济的特点
  • 2.3.2 日本
  • 2.3.2.1 日本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
  • 2.3.2.2 日本循环经济的特点
  • 2.4 生命周期分析方法概述
  • 2.4.1 生命周期分析方法的发展历程
  • 2.4.2 生命周期分析的理论框架与步骤
  • 2.4.2.1 理论框架
  • 2.4.2.2 目的和范围的确定
  • 2.4.2.3 清单分析
  • 2.4.2.4 影响评价
  • 2.4.2.5 解释
  • 第3章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
  • 3.1 电子信息产业循环经济的生命周期分析
  • 3.1.1 目的和范围
  • 3.1.2 清单分析
  • 3.1.3 影响评价
  • 3.1.4 解释
  • 3.2 国内外相关法规现状及比较
  • 3.2.1 德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 3.2.2 日本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 3.2.3 欧盟循环经济法律框架下的法规现状
  • 3.2.3.1 WEEE 指令与RoHS 指令
  • 3.2.3.2 电池指令
  • 3.2.3.3 EuP 指令
  • 3.2.3.4 REACH
  • 3.2.4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循环经济的法规现状
  • 3.2.4.1 废弃家用电器与电子产品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 3.2.4.2 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
  • 3.2.5 国内外比较及结论
  • 3.2.5.1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
  • 3.2.5.2 有关循环经济的法律不成体系
  • 3.2.5.3 大量法规缺位
  • 3.2.5.4 发展重点与层次
  • 3.3 分析与结论
  • 3.3.1 法律体系框架分析
  • 3.3.1.1 框架总体分析
  • 3.3.1.2 基本法层面的法律分析
  • 3.3.1.3 综合法层面的法律分析
  • 3.3.1.4 专项法层面的法律分析
  • 3.3.2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框架
  • 第4章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循环经济的法律义务分配
  • 4.1 法律关系及法律关系主体
  • 4.1.1 法律关系及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
  • 4.1.1.1 法律关系及法律关系客体
  • 4.1.1.2 法律关系主体
  • 4.1.2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循环经济法律的法律关系和法律关系主体
  • 4.2 国外法律义务分配状况
  • 4.2.1 日本
  • 4.2.2 美国
  • 4.2.3 欧盟
  • 4.2.4 荷兰
  • 4.2.5 德国
  • 4.2.6 芬兰
  • 4.2.7 中国台湾
  • 4.3 中国废旧电子信息产品回收处理再利用的现状
  • 4.3.1 回收模式
  • 4.3.2 以贵屿为代表的“粗放”处理模式
  • 4.3.3 以国家试点为代表的“精细”处理模式
  • 4.4 分析与比较
  • 4.4.1 中国废旧电子信息产品回收处理再利用现状分析
  • 4.4.1.1 相关法律法规缺失严重
  • 4.4.1.2 公众的环保意识淡薄
  • 4.4.1.3 居民消费观念难以转变
  • 4.4.1.4 回收体系不够完善
  • 4.4.1.5 费用来源困难
  • 4.4.2 国内外法律义务状况对比分析
  • 4.4.2.1 国外法律义务分配对比分析
  • 4.4.2.2 费用机制分析
  • 4.4.2.3 行为机制分析
  • 4.4.2.4 保障机制分析
  • 4.5 结论
  • 第5章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循环经济法律的实现方式
  • 5.1 基于问卷调查的法律需求分析
  • 5.1.1 调查背景
  • 5.1.2 问卷设计
  • 5.1.3 样本说明
  • 5.1.3.1 生产者(进口者)
  • 5.1.3.2 消费者
  • 5.1.3.3 销售者和回收处理者
  • 5.1.4 调查结果
  • 5.1.4.1 废弃电子信息产品的社会保有情况
  • 5.1.4.2 消费者对产品属性的价值观与生产者改变产品属性的制度需求
  • 5.1.4.3 消费者对二手产品的价值观与生产者对二手产品销售的看法
  • 5.1.4.4 消费者对废弃电子信息产品的价值观
  • 5.1.4.5 回收方式及回收主体
  • 5.1.4.6 回收处理再利用责任的分担
  • 5.1.4.7 生产者对产品处理方式的选择
  • 5.1.4.8 消费者的法律认知度
  • 5.1.4.9 循环经济相关法律及标准的需求
  • 5.2 生产者责任延伸
  • 5.2.1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 5.2.1.1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提出和发展
  • 5.2.1.2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理论基础
  • 5.2.1.3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内涵
  • 5.2.2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实现方式
  • 5.2.2.1 直接承担行为义务的模式
  • 5.2.2.2 责任转嫁的生产者责任组织模式
  • 5.2.2.3 责任转嫁的基金模式
  • 5.3 我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设计
  • 5.3.1 三种实现方式的比较
  • 5.3.2 我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环境分析
  • 5.3.2.1 公众意识
  • 5.3.2.2 成本阻力
  • 5.3.2.3 现有体系与政策环境
  • 5.3.3 设计思路
  • 5.3.4 结论
  • 5.3.4.1 模式简述
  • 5.3.4.2 模式特点
  • 5.4 结论
  • 5.4.1 加强环境友好产品的引导
  • 5.4.2 加强二手市场管理的引导
  • 5.4.3 加强回收处理再利用体系建设的引导
  • 5.4.4 以改进的生产者责任延伸模式实现责任分担
  • 5.4.5 加强宣传教育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1.1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
  • 6.1.2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循环经济的法律义务分配
  • 6.1.3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循环经济法律的实现方式
  • 6.2 建议
  • 6.2.1 加快立法进程
  • 6.2.2 加强基础数据采集与分析
  • 6.2.3 多种手段相结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电子信息产业循环经济调查问卷(生产者使用)
  • 附录B 电子信息产业循环经济调查问卷(消费者使用)
  • 附录C 电子信息产业循环经济调查问卷(销售者使用)
  • 附录D 电子信息产业循环经济调查问卷(回收处理者使用)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谈高校电子信息教学中的实践教学[J]. 新课程(下) 2014(08)
    • [2].人工智能在电子信息技术中的应用[J]. 南方农机 2019(23)
    • [3].电子信息技术的特点与发展趋势[J]. 集成电路应用 2019(12)
    • [4].电子信息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J].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19(12)
    • [5].探究嵌入式系统在电子信息技术中的应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9(24)
    • [6].电子信息技术未来发展趋势探微[J]. 门窗 2019(14)
    • [7].电子信息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J]. 南方农机 2019(24)
    • [8].新时期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 湖北农机化 2019(24)
    • [9].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特点与未来发展趋势探究[J]. 住宅与房地产 2019(25)
    • [10].电子信息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研究[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9(11)
    • [11].新时代背景下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 电子世界 2019(24)
    • [12].分析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01)
    • [13].电子信息产业与现代化农业协调发展的可行性分析[J]. 南方农机 2020(01)
    • [14].苏州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情况分析[J].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9(11)
    • [15].电子信息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2020(02)
    • [16].电子信息技术在控制系统中的主要应用分析[J]. 中外企业家 2020(07)
    • [17].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现状及保障措施的研究[J]. 通信电源技术 2020(02)
    • [18].科技创新助推泸州市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J]. 决策咨询 2020(01)
    • [19].电子信息技术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运用[J]. 通信电源技术 2020(05)
    • [20].电子信息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J]. 中国新通信 2020(04)
    • [21].电子信息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J]. 中国新通信 2020(04)
    • [22].探讨信息时代的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及相关策略[J]. 信息系统工程 2020(02)
    • [23].略谈电子信息核心技术以及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J]. 中国新通信 2020(06)
    • [24].信息时代的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趋势[J]. 中国新通信 2020(06)
    • [25].电子信息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研究[J]. 信息记录材料 2020(02)
    • [26].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特点与未来发展趋势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08)
    • [27].电子信息技术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 中外企业家 2020(14)
    • [28].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特点与发展趋势[J]. 科技资讯 2020(07)
    • [29].电子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分析[J].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9(12)
    • [30].电子信息与科学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20(06)

    标签:;  ;  ;  ;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循环经济立法关键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