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在我国报刊发展历史上,报纸对农传播一直处在发展的边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与关注。报纸对农传播数量越来越少,对农传播的范围越来越窄,农村的报纸传递渠道日益瘫痪,农民群众的看报需求得不到及时的满足,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绊脚石。农村对信息的需求是巨大的。与电视媒介不同,报纸由于其自身的独有特性,在传播科技信息、致富信息、养殖信息等具有不可比拟的巨大优势,由于得不到足够的相关信息,农村的经济发展缺乏足够好的项目,农民群众收入增加十分缓慢。由于报纸对农传播的不到位,农民群众的话语权得不到足够的尊重,这一切与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要求不相符。改善这一局面,既要政府牵头,在资金,政策上给予支持,也需要报纸充分挖掘自身优势,扬长避短,提高认识,不断创新改革,以对农传播为基础,实现新的发展。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引言第1章 困境中的对农传播报纸1.1 主流报纸的信息传播不对称1.1.1 党报对农传播缺乏“量”的支撑1.1.2 党报对农传播信息“面”的狭窄1.1.3 党报对农报道文风的刻板1.2 对农专业报纸日渐式微1.2.1 “凤毛麟角”的对农专业报纸1.2.2 定位不明的对农专业报1.3 报纸对农传播陷入困境的原因1.3.1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存在1.3.2 处在“寒流”之中的报业大环境1.3.3 瘫痪的农村发行渠道第2章 报纸对农传播走出困境的动因2.1 经济动因:农村受众脱贫致富迫切需要信息供给2.1.1 全球化背景下,信息在当代农民致富中的作用日益彰显2.1.2 发展农村经济需要建立配套的信息服务平台2.2 政治动因:农村受众需要享有话语表达的民主权利2.2.1 农村居民在社会中话语权的缺失2.2.2 “霍桑效应”加剧了农民话语权的缺失2.2.3 公平获得信息是农村居民的应有权利2.3 文化动因:城乡受众的“知沟”需要逐步窄化、弥合2.3.1 “知沟”概念的提出2.3.2 信息获得不均拉大“知沟”2.3.3 媒体举措弥合“知沟”2.4 现实动因: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召唤2.4.1 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内涵2.4.2 建设和谐新农村需要媒体发挥建设性作用第3章 多方努力,报纸对农传播走出困境3.1 国家调控合理分配刊号资源3.2 政府驱动扶持对农报纸发展3.2.1 政府出资哺育对农传播报纸3.2.2 主管部门的鼓励支持3.3 媒体举措,肩负责任,在改革中前行3.3.1 母报带子报3.3.2 媒介组织融合,做大做强,形成农业报业集团3.3.3 充分发挥报纸优势3.3.4 另辟蹊径尝试免费报纸3.3.5 大编辑小记者3.3.6 知识纸娱乐纸观点纸新闻纸3.3.7 细分受众精确发行结语注释参考文献致谢学术研究成果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报纸论文; 对农传播论文; 边缘化论文; 对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