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群经济规模效应研究

中国城市群经济规模效应研究

论文摘要

城市群是一个比较新的经济地理现象,现有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还比较少。但在中国,组建城市群的趋势在增强,已有35个中心城市宣布要建设城市群。虽然还没有学者证明经济规模效应的存在,但在经济实践中,城市群的经济增长总量超过各个城市经济增长的汇总这一事实却真实地摆在拟组建城市群的城市面前。用现有的增长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都无法合理解释城市群经济规模效应,原因在于,城市群是各个城市的集合,每个城市都是经济发展主体,自身的经济发展能够充分体现出人力资源、资本、科学技术、制度变迁、管理技术等一切经济增长因素的作用。在寻求城市群经济规模效应的原因时,视角转向了博弈理论。在从微观经济学为基础的博弈理论中寻找答案的尝试失败后,幸运的是从以宏观经济学为思考背景的协调博弈理论中顺利地找到了城市群经济规模效应存在理论根源,即在博弈中,对局人较高水平的行动增加了另一对局人采取较高水平行动的边际收益,取得额外收益的具有正反馈性质的策略行为,通常被称为策略的互补性,从而在博弈中得到边际收益,具体表现为“正溢出”。“正溢出”即是城市群经济规模效应,这是一个在城市群理论中具有较大意义的研究发现,随后的实证计量也证明了城市群经济规模效应的存在。城市群经济规模效应是一个综合体系,主要包括城市群产业集聚效应、市场规模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本文对每种宏观效应都做了理论和实证探讨,并测量出五大城市群的各种宏观经济效应的水平。本文研究以实证为主,理论探索为辅。全文共分5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1部分即第一章,主要包括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等几个部分。第2部分即第二章,阐述论文研究的相关理论。包括规模经济理论、经济增长理论、产业集聚理论、资源配置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第3部分即第三章,阐述城市群形成机理。包括城市群涵义及发展、城市群研究范畴、城市群形成机理。第4部分主要是实证分析,包括第四章至第七章,分别是城市群经济规模效应分析、城市群产业集聚效应分析、城市群市场规模效应分析、城市群资源配置效应分析。在城市群经济规模效应中,首先进行城市群经济规模效应的理论分析,从博弈论的非合作分析到协调博弈模型,论证了协调博弈中的“正溢出”效应就是城市群经济规模效应,然后进行经济规模效应的计量分析,分别计算出五大城市群的经济规模效应。在城市群产业集聚效应中,首先将产业集聚水平的测度方法一一罗列,然后选择基于标准化指数的空间集聚指数这种方法,以城市群制造业为代表,计量城市群产业集聚水平,然后对计量结果进行分析。在城市群市场规模效应中,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市场规模效应,分别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规模效应的理论源泉来自于打破劳动力市场壁垒而带来的劳动力自由流动。资本市场规模效应的理论源泉是资本区域优化配置促使资本自由流动。商品市场规模效应来自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理论探讨后都有相应的实证计量分析。在城市群资源配置效应中,以帕累托资源配置理论为依据,应用到城市群经济发展实际,得到城市群中心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是衡量城市群资源配置效应的关键因素。实证分析中,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以中心城市市场资源配置能力为中心,研究城市群整体资源配置状况。本节讨论三个生产要素市场的资源配置效应,一是劳动力资源配置效应;二是资本资源配置效应;三是商品资源配置效应。第5部分由第八章和第九章组成,主要论述影响城市群经济规模效应的因素和提高城市群经济规模效应的对策与建议。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一些结论:在经济规模效应方面。长三角城市群经济规模效应最好;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同属第二集团,经济规模效应大体处于同一水平,只不过珠三角城市群稍微强一些,但同长三角城市群相比较,还相差甚远;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规模效应最差,经济规模效应约为第二集团平均水平的50%。在产业集聚效应方面。长三角城市群产业集聚效应最大,山东半岛城市群集聚效应排在第二位,第三位是珠三角城市群。第四位的辽宁中部城市群和第五位的京津冀城市群产业集聚效应为负,表明这两个城市群制造业产业集聚水平下降。在市场规模效应方面。京津冀城市群的市场规模效应水平最高,长三角城市群排在第二位,珠三角城市排在第三位,山东半岛城市群排在第四位,辽宁中部城市群排在第五位。在资源配置效应方面。长三角城市群排在第一位,山东半岛城市群与京津冀城市群资源配置水平不相上下,并列第二位,珠三角城市群与辽宁半岛城市群资源配置水平基本相等,并列第三位。在得到以上有意义的结论后,本文对影响城市群经济规模效应的因素进行了梳理,它们分别是竞争收益大于合作收益导致策略互补性不强、产业同构、市场发育不完善、中心城市资源配置能力弱化。城市之间能否进行合作还要看利益得失,由于中心城市的产业扩散未形成规模或刚刚形成规模,非中心城市得不到符合其期望的产业承接收益,缺乏与中心城市合作的动力。因此,策略互补性较低。此外,政绩考核体制的弊端及1994年的财税体制改革带来的负面影响都强化了城市之间的竞争意识,合作行为的减少,降低了城市群的经济规模效应。产业同构影响城市群产业集聚效应,表现在城市群各个城市主导产业相似性。珠三角城市群内各个城市的前两位主导行业高度相似,大都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从珠三角城市群各市高新技术主导产业定位方向来看,也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基本上都是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行业。长三角城市群中,上海与江苏的产业同构系数为0.82,上海与浙江的产业同构系数为0.76,江苏与浙江的产业同构系数高达0.97。京津冀城市群中,北京与天津两市的产业同构现象更严重,两个中心城市的主导产业都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辽宁中部城市群内的城市大都是因本地资源而兴起的重工业城市,由于资源禀赋的相似性,产业同构也比较严重。山东半岛城市群除去石油城市东营市、旅游城市日照市以及传统资源型工业城市淄博外,青岛、烟台、威海、济南、潍坊5城市制造业产业结构相似程度较高。城市群产业要素的均匀地理分布,无法实现生产要素的空间集聚,降低了规模经济效应。市场发育不完善体现在劳动力市场分割、贸易壁垒、影响资金流动的体制缺陷。地区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地区之间的分割。二是城市地区之间的分割。第一种分割的制度性原因主要是土地使用制度,第二种分割的制度性原因主要是社会保障体制。贸易壁垒影响商品市场一体化的进程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仍受一定程度的制约;二是专业市场的规模性不强,市场体系不完善。影响资本流动的体制缺陷突出地表现在三个不适应:一是资本合作理念的不适应;二是资本机构经营体制的不适应;三是跨区域金融服务及其基础条件的不适应。市场发育迟缓影响了市场机制对生产要素的调控机制,降低了市场规模效应。中心城市资源配置能力弱化影响城市群资源配置效应,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心城市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弱化了劳动力资源配置效应:二是中心城市物流业发展缓慢弱化了商品市场配置效应;三是中心城市金融业发展缓慢弱化了资本市场配置效应。针对以上影响城市群经济规模效应的因素,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首先,要构造策略互补性的利益分配模式。着眼于利益共享,加快基础设施一体化。以产业连接为纽带,建设经济利益共享机制。为了实现经济利益共享机制,必须建立利益协商机制。突破原来的产业竞争格局,可以使中心城市与非中心城市共建产业连接带,进而通过产业互补式发展实现产业融合。建立经济补偿机制,将发展工业项目的城市的部分收益用于补偿不适宜发展工业城市的损失,实现经济利益共享。其次,要以产业优化为中心,完善产业创新合作机制。加快产业优化组合,扶植跨地区的企业集团的发展,实现跨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的重组,实现产业升级,进而带动整个城市群经济的发展。提高中心城市产业扩散能力,完善产业分工合作机制。要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增强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要加快以科技资源整合为重点的产业创新合作体系。在城市群产业创新体系建设中,按照政府、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创新主体的功能分工,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形成高效的产业技术体系。完善以提高创新成果转化能力为中心的科技服务体系场。再次,要清除市场融合障碍,加速市场一体化建设。整合现有人才和劳动力市场,强化中心城市及周边城市劳动力流动的组织和服务,力争使中心城市成为连接全国的区域性劳动力市场中心。优化市场结构,完善区域市场功能。加快商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整合社会商业资源。构建中心城市、周边城市和中小城市为一体的多层次商贸体系。加快城市商业银行改造,形成城市群联合金融体。合力解决金融不良资产,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改善金融投资环境。建立金融机构合作的新机制,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银行业务一体化。最后,要加强中心城市的资源配置力。深入挖掘服务业吸纳就业潜力,提高中心城市劳动力资源的宏观配置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对高端人才的集聚。全力抓好普通服务业的发展,扩大中心城市的就业容量。强化商品集聚与扩散能力,提高中心城市商品配置力。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强化资本的集聚与扩散能力。培育上市公司,使其成为资本集聚的重要载体。积极引进国外银行和国内大型银行进驻中心城市,建设区域金融中心、产权中心和金融创新中心。本文是较早展开城市群经济规模效应研究工作的,也取得了部分阶段性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由于受统计数据的限制,制造业内部的产业集聚效应无法获得数据,导致对城市群产业集聚效应分析并不是十分的全面。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如果统计方法制度能够更加细化的话,深入研究制造业内部的产业集聚效应将会更加丰富城市群经济规模效应的内容。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论文的写作背景
  • 1.1.2 理论意义
  • 1.1.3 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分析框架与研究内容
  •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5.1 论文的创新点
  • 1.5.2 论文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问题
  • 2 本文研究的相关理论
  • 2.1 规模经济理论
  • 2.1.1 亚当·斯密的规模经济理论
  • 2.1.2 马克思的规模经济理论
  • 2.1.3 阿林·杨格的规模经济理论
  • 2.1.4 马歇尔的规模经济理论
  • 2.1.5 新古典经济学的规模经济理论
  • 2.2 经济增长理论
  • 2.2.1 古典经济学的增长思想及其评述
  • 2.2.2 基于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增长理论
  • 2.2.3 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 2.2.4 新经济增长理论
  • 2.2.5 制度与经济增长
  • 2.3 产业集聚理论
  • 2.3.1 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
  • 2.3.2 韦伯的集聚因素理论
  • 2.3.3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 2.3.4 波特的竞争钻石理论
  • 2.3.5 克鲁格曼的产业集聚理论
  • 2.3.6 国内学者对产业集聚的研究成果
  • 2.4 资源配置理论
  • 2.4.1 古典经济学与资源配置理论
  • 2.4.2 新古典经济学与资源配置理论
  • 2.5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3 城市群形成机理
  • 3.1 城市群涵义及发展
  • 3.1.1 城市群涵义及发展
  • 3.1.2 城市群的分类与性质
  • 3.1.3 国内外城市群发展概貌
  • 3.2 城市群研究范畴
  • 3.2.1 本文研究对象
  • 3.2.2 研究对象形成时间
  • 3.3 城市群的形成机理
  • 3.3.1 城市群的自然生长力
  • 3.3.2 城市群的市场驱动力
  • 3.3.3 政府调控力
  • 4 城市群经济规模效应
  • 4.1 城市群经济规模效应的理论分析
  • 4.1.1 协调博弈理论与城市群经济规模效应
  • 4.1.2 城市群经济规模效应协调博弈作用机理
  • 4.2 城市群经济规模效应的计量分析
  • 4.2.1 城市群经济规模效应的计量分析方法
  • 4.2.2 城市群经济规模效应计量分析
  • 4.3 城市群经济规模效应水平的引申思考
  • 5 城市群产业集聚效应
  • 5.1 产业集聚水平的测度方法
  • 5.1.1 行业集中度
  • 5.1.2 赫希曼-赫芬达尔指数
  • 5.1.3 空间基尼系数
  • 5.1.4 空间集聚指数
  • 5.1.5 基于标准化指数的空间集聚指数
  • 5.2 城市群产业集聚效应的计量分析
  • 5.2.1 城市群制造业产业集聚效应的计量分析
  • 5.2.2 城市群制造业产业集聚效应差异性分析
  • 6 城市群市场规模效应
  • 6.1 劳动力市场规模效应的理论分析
  • 6.1.1 劳动力市场规模效应的理论分析
  • 6.1.2 城市群劳动力市场规模效应的统计分析
  • 6.2 资本市场规模效应分析
  • 6.2.1 资本市场规模效应的理论分析
  • 6.2.2 城市群资本市场规模效应的统计分析
  • 6.3 商品市场规模效应分析
  • 6.3.1 商品市场规模效应的理论分析
  • 6.3.2 城市群商品市场规模效应的统计分析
  • 7 城市群资源配置效应
  • 7.1 资源配置效应的理论分析
  • 7.1.1 帕累托最优理论及对城市群资源配置的影响
  • 7.1.2 帕累托最优理论的市场作用机制
  • 7.1.3 城市群中心市场资源配置在地理空间上的作用轨迹
  • 7.2 劳动力资源配置效应分析
  • 7.2.1 城市群劳动力资源配置效应的计量方法
  • 7.2.2 城市群劳动力资源配置效应的计量分析
  • 7.3 资本资源配置效应分析
  • 7.3.1 城市群资本资源配置效应的计量方法
  • 7.3.2 城市群资本资源配置效应的计量分析
  • 7.4 商品资源配置效应分析
  • 7.4.1 城市群商品资源配置效应的计量方法
  • 7.4.2 城市群商品资源配置效应的计量分析
  • 8 影响城市群经济规模效应的因素
  • 8.1 竞争收益大于合作收益导致策略互补性不强
  • 8.1.1 利益得失是城市能否真正与其它城市合作的根本出发点
  • 8.1.2 策略互补性不强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 8.1.3 策略互补性较低的表现
  • 8.2 产业同构影响城市群产业集聚效应
  • 8.2.1 城市群内部产业同构现象
  • 8.2.2 产业同构现象存在的原因
  • 8.3 影响城市群市场规模效应的因素分析
  • 8.3.1 劳动力市场的地区分割
  • 8.3.2 贸易壁垒影响商品市场一体化的进程
  • 8.3.3 影响资本流动的体制缺陷
  • 8.4 中心城市资源配置能力弱化影响城市群资源配置效应
  • 8.4.1 中心城市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弱化了劳动力资源配置效应
  • 8.4.2 中心城市物流业发展缓慢弱化了商品市场配置效应
  • 8.4.3 中心城市金融业发展缓慢弱化了资本市场配置效应
  • 9 提高城市群经济规模效应的对策与建议
  • 9.1 构造策略互补性的利益分配模式
  • 9.1.1 着眼于利益共享,加快基础设施一体化
  • 9.1.2 以产业连接为纽带,建设经济利益共享机制
  • 9.2 以产业优化为中心,完善产业创新合作机制
  • 9.2.1 发挥比较优势,加快产业优化组合
  • 9.2.2 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完善科技进步体系
  • 9.3 清除市场融合障碍,加速市场一体化建设
  • 9.3.1 加快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 9.3.2 加速商品市场一体化
  • 9.3.3 加快金融市场一体化
  • 9.4 加强中心城市的资源配置力
  • 9.4.1 深入挖掘服务业吸纳就业潜力,提高中心城市劳动力资源的宏观配置力
  • 9.4.2 强化商品集聚与扩散能力,提高中心城市商品配置力
  • 9.4.3 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强化资本的集聚与扩散能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现代农业的规模效应分析[J]. 蚌埠党校学报 2012(02)
    • [2].国内蛋鸡养殖业制约因素[J]. 农业知识 2017(03)
    • [3].国有及民营企业规模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J]. 社会科学动态 2020(11)
    • [4].电商平台规模效应开始发力[J]. 销售与市场(评论版) 2013(01)
    • [5].中国汽车国际(沙特)巡展努力实现模式创新[J]. 中国对外贸易 2012(12)
    • [6].人才聚集的规模效应研究[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 [7].产业集聚带动下的规模效应和区域创新能力分析——以安徽省汽车产业为例[J]. 价值工程 2014(04)
    • [8].我国城市群经济规模效应的计量研究[J]. 地方财政研究 2008(04)
    • [9].规模效应下的业务创新[J]. 通信世界 2009(16)
    • [10].运营7年新疆机场规模效应多方显现[J]. 新疆画报 2011(05)
    • [11].国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外部性效应及规模效应的分析[J]. 价值工程 2011(20)
    • [12].我国产业转移的就业规模效应研究:理论与实证[J]. 劳动经济评论 2017(02)
    • [13].引领广东省产业集聚规模效应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价值工程 2012(07)
    • [14].中国对日本直接投资的贸易规模效应[J]. 当代经济研究 2012(10)
    • [15].股权分置改革后上海A股市场规模效应实证研究[J]. 时代金融 2008(11)
    • [16].把脉巡店[J]. 中国药店 2014(12)
    • [17].基于盈余视角的R&D投资规模效应研究[J]. 财会通讯 2013(18)
    • [18].开展优质服务 推动“水泥下乡”[J]. 建设科技 2011(01)
    • [19].中国崛起的规模效应和世界意义[J]. 政工学刊 2014(10)
    • [20].3G为国内软件业带来新机遇[J]. 通信世界 2010(31)
    • [21].政府采购要追求规模效应[J]. 经济 2009(10)
    • [22].浅析规模效应对公共图书馆服务建设的作用——以莆田市图书馆新馆为例[J]. 当代旅游 2019(08)
    • [23].规模、结构和技术效应影响碳排放的程度及交互关系——基于1997~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 2013(14)
    • [24].论新闻评论节目的规模效应[J]. 现代视听 2010(S1)
    • [25].发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实效和长效[J]. 政工研究动态 2008(23)
    • [26].中国零售业连锁经营初探[J]. 消费导刊 2008(11)
    • [27].放大优势 加快发展[J]. 新湘评论 2010(15)
    • [28].反弹琵琶——与规模效应背道而驰的泰迪熊品牌建设之路[J]. 艺术教育 2010(07)
    • [29].区域推进教师专业发展[J]. 上海教育 2009(01)
    • [30].2011年一季度3大运营商财报分析 规模效应日益重要[J]. 通讯世界 2011(05)

    标签:;  ;  ;  ;  

    中国城市群经济规模效应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