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输移机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木兰溪河口,兴化湾,水文环境,悬沙输移机制
输移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赵金鹏,范代读,涂俊彪,张悦,刘伟[1](2018)在《木兰溪河口及邻近海域春季水文环境特征及悬沙输移机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16年春季航次观测数据,分析了木兰溪河口及邻近海域温度、盐度及浊度等水文环境要素特征;并运用通量机制分解法分析该区兴化湾南日水道连续观测站位资料,以揭示该海域悬沙输移的控制机制。结果表明,春季兴化湾及邻近海域温盐变化受木兰溪径流、浙闽沿岸流和台湾暖流共同控制,湾外东南侧海域受高温高盐台湾暖流控制,西北侧近岸海域受低温低盐的浙闽沿岸流显着影响。调查海域悬沙浓度总体较低,外海泥沙通过南日水道向兴化湾内输移,但净输运量非常有限,仅为0.32×10~(-4)kg/(m·s)。平流输沙与潮泵输沙是南日水道泥沙净输运的主要机制,底沙再悬浮作用较显着,且剪切扩散效应也不容忽视。(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2018年01期)
刘高伟,程晨,徐斌,薛为[2](2017)在《长江河口江亚北槽涨落潮槽性质判断及水沙输移机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2016年8月洪季大潮江亚北槽实测水文、泥沙资料为基础,利用河槽类型判定系数(λ)及机制分解法对江亚北槽涨落河槽性质进行判断及水沙输移机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江亚北槽以落潮优势流和优势沙为主,河槽整体为落潮槽;(2)江亚北槽洪季大潮以欧拉余流为主指向海,斯托克斯余流为辅指向陆,拉格朗日余流指向海;(3)江亚北槽洪季大潮以平流输沙为,潮流输沙为辅,二者均指向海。(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17年11期)
马骏强[3](2017)在《早—中全新世黄河泥沙对长江下切古河谷的影响及其输移机制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口地区是陆地和海洋的交汇区域,它除了是其自身流域泥沙的聚集地之外,也是流域泥沙向海输送以及海域泥沙向陆输送的通道。早-中全新世随着海平面快速上升,强劲的海洋动力携带的海域泥沙至长江河口地区的贡献需要加以考虑,这一问题在以往的研究中还未详细展开。对其进行探讨,不仅对于了解长江入海泥沙的历史变化特征、全新世早-中期河口地貌建造及演化过程等关键科学问题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对于评估未来海平面上升背景下的河口-叁角洲的演化趋势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建立长江和黄河地球化学元素和重矿物物源指标判别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长江河口区4个全新世钻孔沉积物的地球化学元素以及重矿物特征,探讨长江河口区全新世时期的物源演化,并揭示早-中全新世黄河泥沙对河口区的影响及其输运机制。考虑到海洋动力携带泥沙的粒级,本文主要分析了细颗粒残渣态沉积物(<4 μm)的地球化学元素,长江沉积物中Ti,Ba、Zr、V、Cr、Ni元素含量普遍高于黄河,其中,在<4μm粒级的沉积物中,黄河样品中Ti元素含量范围为4050-4650mg/kg,Ba元素为 442-486.5 mg/kg,Zr元素为 131-162mg/kg,V元素为 114-121 mg/kg,Cr元素为92-94mg/kg,Ni元素为18.5-22mg/kg。长江样品中Ti元素含量范围为6620-7520mg/kg,Ba元素为 610-670mg/kg,Zr元素为 173-193mg/kg,V元素为 148-157 mg/kg,Cr元素为107-115 mg/kg,Ni元素为27-32 mg/kg,黄河中Ti元素含量约为长江的60%-70%,Ba、Ni、V含量约为长江的70%-80%,Zr、Cr含量约为长江的80%-90%,并据此建立了物源识别体系。此外,粒度以及预处理方法对黄河、长江现代沉积物中的地球化学元素有明显的影响,将其作为判源参照时需要加以考虑。两条河流粗颗粒沉积物中重矿物组成方面也存着差异,长江特征重矿物为榍石,成熟度(ZTR)更高,而黄河流域的特征矿物有磷灰石、石榴子石,ATI和GZI指数更高。长江河口钻孔细颗粒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及粗颗粒重矿物结果显示,全新世早期(12.0-10.0 cal.kyrBP),该区泥沙为长江来源,这一时期由于海平面上升的顶托,下切古河谷为潮汐河流环境,长江入海泥沙在此溯源堆积;10.0-7.0 cal.kyrBP期间,下切古河谷中泥沙为长江、黄河混源,此时长江河口为强潮河口湾,推测沿岸流以及潮流将汇入南黄海的黄河泥沙携带至长江下切古河谷并沉积下来;之后,长江河口区泥沙又呈现以长江来源为主导,推测黄河北归渤海后,黄河泥沙对该区影响迅速减弱,且海平面稳定后长江叁角洲的向海进积使得该区完全被长江泥沙主导。早-中全新世时期,利用端元模型计算得出长江下切古河谷细颗粒沉积物中(<4 μm)黄河泥沙的贡献可达30-60%,这与早-中全新世海平面控制下的长江河口地貌演化密切相关,随着海平面上升,长江河口岸线的不断后退,沿岸流及潮流整体向陆地方向深入,受黄河泥沙影响的区域也随之向陆扩展。(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7-04-01)
樊立东,童朝锋,孟艳秋[4](2016)在《博贺湾海域悬沙输移机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博贺湾海域大潮期间的水文泥沙实测资料,采用悬沙通量机制分解法将悬沙净输移通量分解为多个动力项,并分别从平流输沙、潮泵输沙和垂向净环流输沙叁方面分析了悬沙输移机制。结果表明:博贺湾海域大潮期间拉格朗日余流基本沿涨潮方向,离岸越远,余流值越大,欧拉余流大小与拉格朗日余流相近,斯托克斯余流接近于零;平流输沙在悬沙净输移中占主导作用,其中欧拉余流输沙作用方向与涨落潮优势流相关;博贺湾海域潮泵效应输沙作用不强,潮泵作用由涨落潮潮流和含沙量在潮周期的不对称性引起;垂向余环流输沙作用很弱,垂向净环流输沙和拉格朗日余流和含沙量的垂向分布有关。(本文来源于《水利水电科技进展》期刊2016年06期)
胡鹏抟[5](2016)在《黄河河南段水沙输移对PAHs迁移的影响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检测了2014年黄河河南段叁个时期、每期25个采样点的水体(水相和悬浮颗粒相)以及表层沉积物共225个样品中16种PAHs的污染水平,并对其进行了详细地讨论。黄河河南段水体(水相+悬浮颗粒相)PAHs浓度为33.6 ng L-1~383 ng L-1,表层沉积物中Σ16PAHs平均浓度为275 ng g-1 dw(5.84~4670 ng g-1 dw)。与2005年相比,2014年河南省煤炭消耗比例由87.2%下降到77.7%,清洁能源天然气和水电消耗比例分别由2.20%和1.9%增长到4.50%和5.30%,且发电及供热的能源转化效率由34.2%增长到43.5%,此外黄河流域河南段水质达到III类以上的河段长度所占比例由43.2%上升到59.9%,劣V类水由56.8%降低到29.8%,导致本次研究中PAHs浓度较2005年有了明显的下降。与国内外其它流域相比,黄河河南段表层沉积物PAHs处于较低的污染水平。黄河河南段支流水体和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浓度明显高于干流水体,在伊洛河、沁河(黄河河南段两大支流)汇入黄河后,黄河水体中PAHs浓度明显升高,说明了支流是黄河河南段干流重要的污染源。对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组成结构进行了研究,高环PAHs所占比例高于低环PAHs,在低环PAHs中,萘的浓度水平变化不大,但是其占7种低环PAHs的比例变化较大,在污染程度较低的样品中所占比例高,在污染程度较高的样品中所占比例低,而9种高环PAHs中,每种PAHs所占比例比较平均,且在各样点中无明显变化。黄河水体中悬浮泥沙浓度沿河流流向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水体中PAHs的浓度变化趋势与水体中泥沙浓度一致,说明黄河水体中PAHs浓度受到水体中悬浮泥沙量的影响。黄河河南段下游河段,水体中泥沙是由于水流的冲刷作用,将原本沉积下来的河床沉积物挟带进入黄河,成为水中悬浮的颗粒物。萘、二氢苊、芴、菲、蒽、荧蒽和芘7种r-PAHs在大多数样点中lgKOC值大于其lgKeq,表现为释放;而其它8种s-PAHs相反,表现为吸附,与PAHs的再悬浮过程一致,且r-PAHs在样品中的含量远大于s-PAHs,证明了黄河河南段水体中的泥沙是刚刚进入水体的。在建立黄河河南段水——沙质量守恒模型中发现黄河中游河段(M1~M8),水体中泥沙表现为沉积,沉积量为42.2 Mt y-1,属于黄河下游河段(M9~M16)表现为冲刷,冲刷量为38.4 Mt y-1,引水、沙工程共将5.51 Bm3y-1水和7.88 Mt y-1沙引出黄河河道。将本次研究测得黄河水体PAHs的浓度带入水——沙质量守恒模型,黄河河南段PAHs总进入量为6915 kg y-1,分别为干流流入(入省)3588 kg y-1,支流汇入368 kg y-1,冲刷2959 kg y-1;总去除量为6160 kg y-1,分别为干流流出(出省)3668 kgy-1,引水、沙961 kg y-1,沉积1532 kg y-1,水——气交换、降解等为754 kg y-1,其中沉积、冲刷过程PAHs的输移量与黄河入、出河南省的PAHs量相当。概率密度曲线重迭面积法和累积概率分布曲线安全阈值法均表明,芘的生态风险较高,在两条总概率都为1的概率密度曲线中围成的重迭面积为0.15,10%的水生生物受到威胁的概率为16.6%,安全阈值为0.19(小于1)。其他7种PAHs的生态风险较小,且根据安全阈值的界定可判断为无生态风险。但是8种PAHs的联合生态风险较高,重迭面积为0.41,根据累积概率分布曲线准确计算出10%的水生生物受威胁的概率为50.8%,有一定生态风险。(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朱佳骅,孟艳秋,童朝锋,时健[6](2016)在《福建围头湾悬沙输移机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福建围头湾大潮期间潮汐、潮流、悬沙实测资料,分析水流输运,同时利用机制分解法,将悬沙净输移通量分解为平流项、潮泵效应项和垂向净环流输移项,对悬沙输移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金门岛东侧余流,部分流向湾口,部分流向安海湾。金门岛与大嶝岛之间的余流,沿涨潮流向湾内,悬沙净输移方向和余流方向保持一致;平流输沙对悬沙净输移起主导作用;水域潮泵输沙贡献较大;垂向净环流输沙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水道港口》期刊2016年02期)
樊咏阳[7](2016)在《长江口径潮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对悬沙输移影响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口区域是河流入海水沙等物质汇集的场所。径流动力与海洋动力的相互作用强弱交替、动态变化,造成了入海河口独特的水沙运动、地貌演变特性。河口区域是内陆通向海洋的门户,往往经济发达,分布有重要的港口、航道,其在径、潮相互作用影响下的水沙输移、地貌演变及趋势预测历来受到广大学者及工程师的关注。如何结合径潮相互作用的变化特点及成因,分析其在河口悬沙输移、地貌变化中的影响作用是河口泥沙运动、河床演变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也是研究河口盐分运移、咸潮入侵等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基础。长江是世界第叁长河,中国第一大河,长江口是长江水沙入汇东海的重要区域。广义来说,长江口范围自安徽省大通县至长江口外绿华山潮位测站,自上而下呈逐渐放宽的喇叭状。在叁峡水库蓄水拦沙作用影响下,入海径流洪峰削减,流量坦化,泥沙输运量急剧减少,深刻改变了河口区域的径流特性,径潮相互作用势必调整,同时还会导致河口区域的悬沙输移、盐度分布、地貌形态等特性发生改变。已有研究关注到了在径潮相互作用中,径流、潮汐动力的改变对水、沙、盐等指标的影响作用,同时也意识到在这一影响机制中,存在径流控制河段向着潮汐控制河段转换的临界界面。然而,这些研究中对长江河口束窄段、分汊段不同部位受径流调节、地貌变化影响下,径潮流相互作用中径流控制作用增强还是潮汐控制作用增强的认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对于水库蓄水后,入海泥沙不同组分及其来源问题缺乏定量分析;对入海水沙条件以及径潮相互作用变化下,河口悬沙的粒径分布调整、分组沙输移规律变化的研究稍显不足。为此,本文根据长江大通以下河段近60年来的水文、地貌数据,通过实测资料分析、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揭示了长江口径潮相互作用的变化过程及成因,并结合泥沙运动规律以及地貌形态的变化过程,分析径潮相互作用的影响机制,不仅对河口航道整治、取水工程等工程设施的兴建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而且对大型水利工程影响下,水沙运动的响应特点及机制,河口河床演变规律及趋势预测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全文主要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1)径潮相互作用变化的影响因素与临界指标。基于平均潮位、月均潮差、径流流量的实测结果以及MIKE21水流数学模型,对长江口径潮相互作用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多年变化中,入海径流、外海潮汐以及地貌变化是影响径潮相互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年内各站点月均潮差与径流流量、外海潮汐的相关关系,验证结果良好。通过径流流量增大的同时该站点潮差是否存在减小趋势为判别标准,划分了径流控制河段及潮汐控制河段。徐六泾断面以上,当地形发生冲刷时,潮汐动力增强,月均潮差增大,径流控制河段平均潮位降低,潮汐控制河段平均潮位抬升。徐六泾以下分汊河道,北支河宽束窄引起月均潮差增大,平均潮位抬升;南支冲刷后,南支月均潮差、平均潮位减小,但由北支进入河口的潮汐动力增强,徐六泾以上潮差抬升。拦门沙冲刷后,进入口内潮汐动力增强,各站均存在月均潮差增大,平均潮位降低的现象。建立了径流控制河段向潮汐控制河段转换的临界界面判断指标。以径流流量增大同时该站点潮差是否存在减小趋势为判别标准,划分了径流控制河段及潮汐控制河段。建立潮径比指标并利用M-K方法对径流控制河段向潮汐控制河段转换的临界界面进行判别,结果表明临界界面的变化存在洪枯季的差异。洪季,当潮径比小于1.31时,临界界面下移至江阴站下游;当潮径比小于1.20时,临界界面下移至天生港站下游;当潮径比小于0.89时,临界界面下移至徐六泾站下游。枯季,当潮径比小于2.23时,临界界面下移至江阴站下游;当潮径比小于2.15时,临界界面下移至天生港站下游,枯季界面不会下移至徐六泾下游。(2)河口悬沙输移规律及其与入海泥沙、径潮相互作用的关系。叁峡水库蓄水运行后,各组分出库泥沙输运量均出现了大幅度减少,通过对长江中下游沿程各站的分组输沙量的研究,得出了各组分入海沙量的变化趋势及来源,各组分入海泥沙量均呈现减小趋势且来源发生变化,叁峡水库蓄水前,d<125μm的入海泥沙中,宜昌站补给量超过70%,河床、湖泊、支流入汇补给累计不超过30%。叁峡水库蓄水后,宜昌补给减小,河床补给量增大。至2009年,d<31μm的入海泥沙中河床补给约为40%,湖泊补给约30%;d>31μm的入海泥沙,河床补给超过70%,宜昌补给不足15%。入海沙量的变化也引起了河口各段面悬沙浓度的同步减小及中值粒径同步细化。同时,由于径潮相互作用的影响,径流控制河段与潮汐控制河段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以徐六泾测站为例,洪季,该断面为径流控制河段时,悬沙输移基本收大通入海泥沙影响,中值粒径与大通站中值粒径发生同步变化;枯季,该河段为潮汐控制河段,悬沙输移主要受潮汐动力影响,悬沙中值粒径变化不大,与大通站悬沙中值粒径的减小趋势不一致。由于径潮相互作用中,涨落潮流路差异,入海汊道中泥沙存在分选现象,存在南粗北细的变化特征,北槽悬沙细化是引起回淤量增加的原因之一。(3)地貌特性变化及其与入海泥沙、径潮相互作用关系。从整体变化趋势来看,长江河口区域自1950年代以来,整体上经历了由淤积逐渐转为冲刷的过程,伴随着入海泥沙的进一步减少,2009年以后,主要淤积区域仅剩拦门沙附近以及北支口内,这一变化将引起了径潮相互作用中潮汐动力的减弱、径流动力的增强,临界转换界面上溯。以长江口南支河段为例,研究入海沙量变化影响下,滩槽演变规律的变化。伴随着入海沙量的锐减,南支河段逐渐由冲槽淤滩转为冲滩淤槽,洲滩面积变化与入海沙量的锐减响应关系良好,维持洲滩面积冲淤平衡的临界入海沙量约为3.5亿吨/年。在径潮相互作用的影响下,洲滩位置发生移动,同样取潮径比为指标衡量洲滩位置变化,潮径比越小,洲滩下移速率越大,潮径比越大,洲滩下移速率越小。(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6-04-01)
刘高伟,程和琴,李九发[8](2015)在《长江河口河槽水沙特性及其输移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07年1、7月长江口大潮实测流速及悬沙量资料,运用数据统计和机制分解法分析各河槽水沙输移特性,结果表明:枯季优势流小于洪季,枯季北支、南支北侧、北港中下段、南槽南边滩为涨潮优势,其他河槽为落潮优势,洪季北槽口外为涨潮优势,其他河槽为落潮优势;悬沙输移主要驱动力为欧拉余流、潮泵效应、垂向环流和斯托克斯余流,欧拉余流在平流输沙中占主导地位,潮泵效应在潮流输沙中占主导地位,欧拉余流指向海,垂向环流和斯托克斯余流指向陆,潮泵效应除北港口外、南槽口外随季节变化外其余河槽指向海;不同汊道各输沙项的贡献随径流与潮汐潮流的相对重要性而变化。(本文来源于《泥沙研究》期刊2015年04期)
张晓玲,刘永,郭怀成[9](2016)在《湖滨河口湿地中磷的输移转化机制及截留效应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湖滨河口湿地对湖泊的水质与生态健康有重要影响,但其对营养物质的截留效应亦备受争议.因此深入了解营养物质在湿地"水-底泥-植物"中的输移转化过程,明确导致湿地"源-汇"功能转换的主要驱动机制与关键影响因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磷(P)为对象,分析了水文过程的变异性对湖滨河口湿地的影响,综述了湿地截磷的植物机制、微生物机制及"上覆水-底泥"界面过程,比较了短期和长期机制的差异;识别了湿地截P的重要影响因素及其交互反馈过程,主要包括水文条件、底泥理化性质、离子含量、水生植物种类等;总结了目前已开展的野外监测、室内培养、吸附等温线、统计分析、机理模型等研究方法,提出未来需将湿地水文模型与生态模型相结合,用于识别和评估磷在湿地"水-底泥-植物"系统中的输移关键过程及截留效应.(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王义刚,孙继斌,黄惠明,陈橙,陈斌[10](2014)在《西沙门悬沙输移机制分析和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西沙门水沙实测资料为依据,运用悬沙通量机制分解法将悬沙净输移通量表示为多个动力影响项,讨论区域内悬沙输移的时空特征,分析认为平流输沙在研究区域内为主要输沙项,"潮泵效应"输沙项为次要项。从涨落潮、流速和含沙量的变化过程讨论其动力机制,结果表明:西沙门悬沙浓度在潮流作用下具有明显的潮周期变化,悬沙沿岸输移;平流输沙中欧拉输沙项主要取决于潮动力大小,斯托克斯输沙项受潮波非线性效应影响;"潮泵效应"输沙与泥沙悬浮"滞后效应"、涨落潮流流速的非对称性和当地悬沙浓度相关。(本文来源于《水道港口》期刊2014年06期)
输移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2016年8月洪季大潮江亚北槽实测水文、泥沙资料为基础,利用河槽类型判定系数(λ)及机制分解法对江亚北槽涨落河槽性质进行判断及水沙输移机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江亚北槽以落潮优势流和优势沙为主,河槽整体为落潮槽;(2)江亚北槽洪季大潮以欧拉余流为主指向海,斯托克斯余流为辅指向陆,拉格朗日余流指向海;(3)江亚北槽洪季大潮以平流输沙为,潮流输沙为辅,二者均指向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输移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1].赵金鹏,范代读,涂俊彪,张悦,刘伟.木兰溪河口及邻近海域春季水文环境特征及悬沙输移机制分析[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8
[2].刘高伟,程晨,徐斌,薛为.长江河口江亚北槽涨落潮槽性质判断及水沙输移机制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7
[3].马骏强.早—中全新世黄河泥沙对长江下切古河谷的影响及其输移机制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7
[4].樊立东,童朝锋,孟艳秋.博贺湾海域悬沙输移机制分析[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6
[5].胡鹏抟.黄河河南段水沙输移对PAHs迁移的影响机制[D].河南师范大学.2016
[6].朱佳骅,孟艳秋,童朝锋,时健.福建围头湾悬沙输移机制分析[J].水道港口.2016
[7].樊咏阳.长江口径潮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对悬沙输移影响的初步研究[D].武汉大学.2016
[8].刘高伟,程和琴,李九发.长江河口河槽水沙特性及其输移机制研究[J].泥沙研究.2015
[9].张晓玲,刘永,郭怀成.湖滨河口湿地中磷的输移转化机制及截留效应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学报.2016
[10].王义刚,孙继斌,黄惠明,陈橙,陈斌.西沙门悬沙输移机制分析和讨论[J].水道港口.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