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盐边县供电分公司四川盐边县617100)
摘要:为了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保证电网运行质量,本文将智能配电网自动化应用实践的几点探讨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在对智能配电网自动化进行概述的基础上,从提高自动化覆盖率、利用好主站实用性、加强系统运维管理、将无线公网进行加密等应用要点方面做出系统探究。研究结果表明,配电自动化在应用实践中的功能有很多,具体包括遥信辨识与简单状态估计、大面积停电下提供辅助决策、配电网动态感知与预警、配电网智能操作票等。在未来,还需进一步加强对智能配电网自动化应用实践研究,以大幅度提高供电质量,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电能支持。
关键词:智能配电网;应用实践;方案配置;运维管理
引言
配电自动化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我国配电自动化发展是比较晚的,而且在发展的过程中配电网是比较薄弱的,大多数是树型结构和架空线,配电网的可靠性比较差,在使用的过程中损耗比较多,造成电压的质量也比较差,自动化程度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低。因此,我国加强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配电管理,提高我国配电管理的水平,降低损耗,促进我国配电自动化的健康发展。
1配电自动化中的馈线自动化
配电自动化中的馈线自动化具有多种实现技术和多种算法,在对故障处理时主要是采用集中式处理及分布式处理,同时也含有集中型自动化模式以及就地型自动化模式,但多个地区在配电自动化实施过程中会存在误区,只选择两者中的一种模式,但这两种馈线自动化模式并不是相互排斥的。馈线自动化模式的选择应对其进行合理化的配置,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自动化模式,同时还要结合相应的层次以及不同区域特点,来对馈线自动化的模式进行合理选择,或是同时采用这两种模式。从整体上来看可以采用横向分区和纵向分层的方式,主要是使供电快速恢复,并进行全局优化,对分层区域中的馈线自动化方案进行合理配置。
而从馈线自动化的实施角度来看,在分层的自动化策略中,主要是探讨自动化的配置方案及优化措施,而纵向则上馈线自动化配置主要是将其分为系统层、馈线岛层和馈线层这三个层次上;而横向上则将其局部FA中馈线,根据物理关系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多个子单元,确保各个单元从横向上来看是在同一区域中。馈线的配置方案主要是对同一层次,但不在同一单元中同时根据单元特点来选取FA技术。配电自动化的建设也是结合多个馈线自动化模式,就地模式主要是在单电源的放射状单条馈线中,而多个电源并进行相互供电的馈线岛则采用主站集中式的馈线自动化模式,或者是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模式。对于配电网络中对于因变电站发生故障问题,使配电线路电源产生失电现象,并使配电网发生大规模的停电故障,通过主站系统来实现对自动化配置方案的优化,为供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供保障。
2提高智能配电网自动化实用性要点
2.1提高自动化覆盖率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具体实施,若处于局部范围内,其功能与效果具有有效性,此时,只有自动化覆盖率所有提高,才能够有效发挥系统规模效益,但是,由于通信基础的薄弱性,再加上设备多,规模大,自动化覆盖率的提高存在一定困难。因此,系统需从实用性角度出发,对终端设备进行适当的处理与部署,若此时无法实现遥控功能,就通过监测,同时也无法对故障区段做出快速判断。
2.2利用好主站实用性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功能应用正向全面配电设备管控运维发展,即其功能不仅限于电网的监控与运行,还包括运维检修等功能,这些应用亟需在自动化主站系统中实现。为了使配网故障的判定更加精准,其功能更具有实用性,应当使用无线终端设备、用采系统、PMS、数据中心、三遥终端设备,实现故障判研体系,提高配网故障抢修效率。
2.3加强系统运维管理
实现配电网自动化终端即插即用,可以对自动化终端的运行状况进行明显改善,降低维护的工作量,提高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实用性。可采用IED标准,将设备自动注册和接入,实现配电终端免维护。另外,要提高运维管理的自动化程度,就是要实现自动化系统本身的自动化,将自动化主站、各个软件模块、支撑环境进行模型构建,通过软件模块及自动化的采集装置进行监视与控制,以此实现运维管理过程的自动化。另外,还可以对其自动化通信设备进行监视管理,将通信状况进行综合分析,促进配网自动化的建设。
2.4无线公网的加密处理
在配电自动化系统实施中,其通信系统建设存在一定困难,如掀起投资大、工作量大等,三遥终端的通信一般不采用无线公网通信。但是,对于大量一、二遥终端而言,采用无线公网通信也是一种快速建设的方案之一,终端可通过公网安全接入主站系统,充分利用运营基础网络,实现配电自动化通信要求。因此,采用无线公网通信时,需进行安全加密,并保证系统生产控制区与无线公网的隔离等。
3配电自动化发展的方向
3.1自动化功能不断完善
随着现代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未来配电自动化的功能也将发展的更加完善与智能。目前,配电自动化的功能主要分为运行计划与优化功能、检修管理功能、客户管理功能以及电网运行4个功能。4个功能中,除了主功能组之外,还需要划分为若干个小功能。不同的小功能之间在技术流程与应用上有很多的融合与交集,所以并不是独立存在或独立运行的。另外,数据管理本身也是配电自动化的功能环节,所以所有的功能都需要通过复杂的小功能来实现,而这些功能必须依靠数据管理作为中间桥梁才能够实现平稳快速运行。由此可见,在配电网的自动化功能框架内,小功能的重要性在未来也会逐渐体现出来。
3.2配电网继续得到优化
配电网会得到继续优化,其主要包括降低线损、设备运行和维护的整体水平提升、无功补偿以及供电质量技术不断提高等方面的内容。为了进一步提升供电的可靠性,必须重视2方面的工作。(1)缩短故障停电时间。较长的故障停电时间不但会严重影响到用户的日常生活,更会导致片区内的企业大面积减产,甚至会严重影响到城市的交通运输以及安全稳定,所以必须通过快速定位故障自动清除系统的建设来尽可能缩短故障停电时间,进而提升电网的稳定性。(2)降低事故的隐患与影响。安全配电不仅仅是国家给予配电网络建设的基本要求,更是社会发展到现阶段人们对于生命健康权益的客观诉求。为了达到降低事故隐患与影响的目标,在进行电网设计与建设中也要加强细节管理,在运行过程中更要重视维护与管理,进而为事故率的全面降低创设条件。
3.3集成化、智能化与综合化成为发展的趋势
在传统的配电网络建设过程中对于自动化的发展大多采用了单项自动化以及独立自动化技术,这些技术之间并没有内部的连接与融合,所以尽管具有自动化的特征,但是在处理相关技术问题时往往需要人工进行信息的调换与输入,降低自动化的效率与使用价值。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配电网络建设中自动化系统也会向着集成化、综合化、智能化的角度发展,这不但会使得信息的内部统一与协调,更会直接提升配电网的建设效果,为配电工作的顺利开展创设条件。
3.4电力线载波技术得到重大突破
电力线载波技术在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后终于迎来了重大技术突破,通过使用数字配电线载波技术实现了信号传输过程中不受到外部因素干扰的效果,不但实现了配电线路的高速、稳定性,还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可靠和优质的因特网服务。对于电力公司而言,由于配电网络本身已经基本建立完成,所以应用DPL技术(DigitalPowerLine,数字电力线载波技术)的投资一定比使用宽带通信技术要小。另外,配电系统与千家万户都有直接的连接,所以通过配电网络普及因特网服务相对容易一些。最后,服务容量容易扩展、新市场前景广阔等特征,决定了该技术的应用是必然的趋势。
结束语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智能配电自动化的建设过程,从多个角度分析了配电自动化系统,在保证增加自动化覆盖率提供了建设性的思路,同时对提升配电系统的功能实用性,增强自动化系统的运维效率提出了建议。
参考文献:
[1]李征.城市配网自动化及其配网规划的应用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11):90-91.
[2]李文伟.光纤通信在配网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探讨[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10):197.
[3]江涛.城市配网自动化技术特点和应用成效探究[J].电子世界,2016(24):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