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2和Pm5e的SSR分子标记研究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2和Pm5e的SSR分子标记研究

论文摘要

由专性寄生真菌小麦白粉菌引起的小麦白粉病是危害小麦生产的一种世界性病害。近年来白粉病在我国各大麦区常有发生和流行,危害程度日趋严重,已成为影响和限制小麦高产和稳产的一大障碍。化学防治白粉病虽有一定成效,但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还会引起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培育和推广抗病品种被公认为是防治小麦白粉病最经济、有效、安全的途径。随着分子标记技术的产生和不断发展完善,利用分子标记技术标记抗病基因,并用于标记辅助育种已成为筛选抗病基因聚合体、选育抗病品种的有效方法。而建立与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是进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基础和当务之急。本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果:1.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2对世界上很多麦区流行的白粉病菌种表现高抗或免疫。为了建立Pm2的SSR标记,本研究以含Pm2的Chancellor近等基因系为材料,利用F2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对抗性基因Pm2进行了SSR标记分析。采用已定位在5D染色体上的71对SSR引物分析结果表明,12个引物能在亲本间稳定的揭示其多态性差异,7个引物Xcfd189、Xcfd29、Xcfd8、Xcfd102、Xcfd7、Xcfd57和Xgwm190在抗、感亲本,抗、感池间和F2分离群体的抗、感单株间扩增出特异谱带,经5次重复扩增,结果稳定。7对引物所扩增的特异谱带分别记为:Xcfd189360、Xcfd29190、Xcfd8160、Xcfd102250、Xcfd7200、Xcfd57245和Xgwm190210,它们与Pm2基因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cM, 1.5cM, 2.3cM, 3.9cM, 7.9cM, 25.1cM和44.1cM,可作为Pm2的SSR标记。其中标记Xcfd189360与Pm2共分离,标记Xcfd29190、Xcfd8160和Xcfd102250与Pm2紧密连锁,这些标记可以有效用于小麦分子标记辅助育种。2.冬小麦品种复壮30中具有一对抗白粉病隐性基因(Pm5e),该基因对我国流行的白粉病小种表现为高抗或免疫。本研究以含抗白粉病基因的复壮30、感病品种Chancellor为材料构建F2分离群体,利用F2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对抗白粉病基因进行了SSR标记分析。采用已定位在7B染色体上的56对SSR引物分析结果表明,8个引物能在亲本间稳定的揭示多态性差异,3个引物Xwmc364、Barc065和Xwmc517在抗、感亲本,抗、感池间和F2分离群体的抗、感单株间扩增出特异谱带,经5次以上重复扩增,结果稳定。3对引物所扩增的特异谱带分别记为:Xwmc364175、Barc06590和Xwmc517200,它们与复壮30中的抗白粉病基因Pm5e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4.9cM, 5.1cM和18.5cM,可作为Pm5e的SSR标记。其中标记Xwmc364175和Barc06590与抗病基因紧密连锁,在对Pm5e的标记辅助选择中具有利用价值。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及其来源和染色体定位
  • 1.2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利用及其抗性评价
  • 1.3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
  • 1.3.1 RFLP 标记
  • 1.3.2 RAPD 技术
  • 1.3.3 AFLP 标记
  • 1.3.4 SSR 标记
  • 1.4 抗白粉病基因的聚合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地点
  • 2.3 试验设计
  • 2.3.1 分离群体的创建
  • 2.3.2 抗白粉病基因的 SSR 标记分析
  • 2.4 实验方法
  • 2.4.1 白粉病抗性接种及鉴定
  • 2.4.2 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2.4.3 BSA(Bulked Segregate Analysis)分池
  • 2.4.4 SSR 分析
  • 2.4.4.1 SSR 反应体系扩增程序
  • 2.4.4.2 SSR 扩增程序
  • 2.4.4.3 扩增产物的检测
  • 2.4.4.4 硝酸银染色步骤
  • 2.4.4.5 所用试剂的配制
  • 2.5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 Pm2 的 SSR 标记分析
  • 3.2 小麦复壮30 抗白粉病基因的 SSR 标记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形成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50个小麦生产及后备品种(系)的抗白粉病基因推导[J]. 植物保护 2017(06)
    • [2].中科院研究发现新类型的小麦抗白粉病基因[J]. 农药市场信息 2020(05)
    • [3].小麦不同抗白粉病基因及品种在成都平原抗病的有效性[J]. 麦类作物学报 2019(09)
    • [4].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研究进展[J]. 农业科技通讯 2013(05)
    • [5].贵农775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J]. 贵州农业科学 2013(01)
    • [6].云南省小麦品种苗期抗白粉病基因推导[J]. 麦类作物学报 2012(03)
    • [7].小麦品种沈免96抗白粉病基因遗传分析[J]. 辽宁农业科学 2011(03)
    • [8].我国主要麦区101个小麦品种(系)的抗白粉病基因推导[J]. 麦类作物学报 2010(05)
    • [9].小麦新品种济麦22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J]. 作物学报 2009(08)
    • [10].小麦地方品种小白冬麦抗白粉病基因分子标记[J]. 作物学报 2009(10)
    • [11].小麦品种(系)抗白粉病基因推导及分子标记鉴定[J]. 植物病理学报 2017(03)
    • [12].小麦已知抗白粉病基因在甘肃省的有效性及其在抗病育种中的利用价值[J]. 江苏农业科学 2016(06)
    • [13].小麦种质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检测[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10)
    • [14].杂交小麦强优势组合抗白粉病基因的定向导入与改良研究初报[J]. 麦类作物学报 2010(03)
    • [15].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科学 2009(09)
    • [16].陕西省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及新育成小麦品种(系)抗白粉病分析[J]. 植物保护学报 2008(05)
    • [17].建国以来黑龙江省春小麦抗白粉病基因检测及其组成分析[J]. 核农学报 2019(01)
    • [18].小麦农家种红秃头和霸王鞭的抗白粉病基因分析及染色体定位[J]. 植物病理学报 2017(04)
    • [19].部分小麦农家品种抗白粉病基因推导与遗传多样性分析[J]. 麦类作物学报 2009(02)
    • [20].小麦优质亚基和抗白粉病基因聚合体的标记辅助选择研究[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9(04)
    • [21].小麦品种汶农14抗白粉病基因的染色体定位[J]. 作物学报 2014(05)
    • [22].小麦新品系2-26中抗白粉病基因的遗传分析和RAPD标记[J]. 核农学报 2011(04)
    • [23].25份北欧小麦抗白粉性评价及抗白粉病基因标记鉴定(英文)[J]. 植物保护学报 2009(05)
    • [24].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检测及其抗性评价[J]. 分子植物育种 2009(06)
    • [25].山东小麦品种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鉴定[J]. 麦类作物学报 2008(05)
    • [26].我国主要小麦推广品种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检测[J]. 植物保护学报 2010(02)
    • [27].小麦品种沈免2135抗白粉病基因的微卫星标记[J]. 河南农业科学 2008(05)
    • [28].科技与产品[J]. 农药市场信息 2013(16)
    • [29].普通小麦品种“豫麦66”抗白粉病基因的鉴定与分子标记[J]. 作物学报 2008(04)
    • [30].亚麻品系9801-1抗白粉病基因的RAPD标记[J]. 植物病理学报 2011(02)

    标签:;  ;  ;  ;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2和Pm5e的SSR分子标记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