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连续作业对觉醒能力的损害及冰片的干预作用

长时连续作业对觉醒能力的损害及冰片的干预作用

论文摘要

现代社会中,很多人需要长时间连续的工作,例如长途司机连续驾驶、连续军事作业等。众所周知,这些超昼夜周期的工作以及强制性无睡眠或少睡眠的工作势必会对操作人员的行为能力和认知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从而降低工作效率。如何提高长时连续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是当今医学研究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据文献报道,长时连续作业过程中,人体常常面临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体力因素、脑力因素(包括精神心理应激因素)和睡眠剥夺因素等。而要想在同一种模型中模拟这些因素并不容易,因此国内外现阶段只是局限于研究一种或是两种干扰因素对机体的影响,如睡眠剥夺和运动因素等。本实验首先通过建立大鼠长时连续作业模型,成功地模拟了连续作业过程中的多种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观察了长时连续作业对大鼠觉醒能力的损害作用,并随后研究了冰片对长时连续作业大鼠觉醒能力损害的干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结果如下:1.大鼠长时连续作业模型的建立以传统的小动物跑台装置为基础,采取48 h连续跑台作业模式建立长时连续作业的大鼠模型。该模型包含了各种干扰因素,如跑台运动因素、躲避电刺激的脑力活动因素(条件反射)、电刺激所致的应激和精神紧张因素、食物限制因素,以及睡眠剥夺因素等,从而较好地模拟了长时连续作业过程中多种复杂的环境。2.长时连续作业对大鼠夜间觉醒行为的影响本实验通过三项指标来评价动物夜间(19:00~07:00)的觉醒能力,即行为活动状态分布、觉醒时间以及直立次数。结果显示,大鼠通过48 h连续作业后行为活动降低(n=8,P<0.05),同时觉醒时间(n=8,P<0.01)和直立次数均减少(n=8,P<0.01)。从而揭示,长时连续作业可显著降低机体的觉醒行为水平。3.长时连续作业对大鼠夜间认知功能的影响长时连续作业后,将大鼠进行连续2天穿梭箱主动回避行为测试,测试均在21:00进行。结果表明,无论是在第一天,还是在第二天,作业组大鼠反应能力均明显弱

论文目录

  • 英文缩略词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论文正文 长时连续作业对觉醒能力的损害及冰片的干预作用
  • 前言
  • 第一部分 长时连续作业对大鼠觉醒能力的损害作用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冰片对长时连续作业大鼠觉醒能力损害的干预作用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致谢
  • 文献综述 长时连续作业对军事工作效绩的影响及其干预措施
  • 参考文献
  • 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  ;  ;  ;  

    长时连续作业对觉醒能力的损害及冰片的干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