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发中外源性蛋白同化雄性类固醇的检测及评价研究

毛发中外源性蛋白同化雄性类固醇的检测及评价研究

论文摘要

蛋白同化雄性类固醇类药物(Anabolic Androgenic Steroids,AAS)具有与睾酮相似的化学结构,是滥用最为普遍、使用频率最高的运动兴奋剂。1974年国际奥委会就将蛋白同化雄性类固醇作为兴奋剂列入禁用物质清单,并规定蛋白同化雄性类固醇类药物是所有场合都禁用的物质。目前国际奥委会规定的蛋白同化雄性类固醇检测标准是采用GC/MS来分析尿样。蛋白同化雄性类固醇尿检目前看来尚存在一定的缺陷:尿样收集的隐私性、真实性(易被稀释或替换)、检测时限、保存、外源与内源物质区分问题等。其他生物检材如血液、汗液、唾液、毛发、指甲、胎尿等对蛋白同化雄性类固醇兴奋剂的检测也见于文献报道。毛发由于性质稳定、易取材、易保存、检出时限长、反映用药史等优点而愈来愈多地被采用,有关研究报道很多,主要集中在法医毒物学,临床毒物学,职业医学以及兴奋剂控制领域。但是由于毛发检材基础研究数据的缺乏,毛发对于国际奥委会还是无效的样品,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本学位论文以滥用最为普遍、检测难度最高的外源性蛋白同化雄性类固醇为主要研究对象,致力于利用具有高分离效能和结构确证功能的色谱质谱联用仪器,探索、建立毛发中蛋白同化雄性类固醇(酯类、原体、代谢物)的检测和评价方法,全部内容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国内外毛发中蛋白同化雄性类固醇分析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毛发中蛋白同化雄性类固醇分析方法学研究情况以及分析工作者在研究蛋白同化雄性类固醇与毛发结合规律所取得的进展。最后阐述了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意义和方法,提出建立灵敏高、选择性强、具有筛选功能的毛发中多种蛋白同化雄性类固醇同时分析方法,并通过动物实验来对蛋白同化雄性类固醇与毛发结合规律进行探索。第二章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MS)测定毛发中蛋白同化雄性类固醇类药物进行比较。GC/MS法前处理繁琐,灵敏度较低。LC/MS/MS法的检出限是1~20pg/mg,灵敏度高,可以大大的提高检测的稳定性、准确性、重现性、检出限。同时对毛发样品前处理方法进行优化,比较了不同水解条件对样品中蛋白同化雄性类固醇释放、稳定性的影响,和固相萃取、液液提取等不同提取方法以及不同提取溶剂的提取效果,确定了样品碱水解10分钟后,分别用戊烷和乙酸乙酯对蛋白同化雄性类固醇原体和酯类进行液液提取,优化好的前处理方法简便、省时、有效。液质联用法同时分析毛发中二十一种蛋白同化雄性类固醇的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强,绝大部分药物的线性范围为0.01~1ng/mg,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5,准确度为85~115%,日内和日间RSD值小于15%,能满足毛发中蛋白同化雄性类固醇药物浓度低、基质复杂的检测要求,完全适于在兴奋剂检测或毒物分析中对毛发中蛋白同化激素的分析。第三章利用建立好的LC/MS/MS方法,通过动物实验考察了甲睾酮、群勃龙、美雄酮、勃地酮、诺龙、美替诺龙和司坦唑醇等多种药物进入毛发的时间过程,研究了单次、多次给药豚鼠毛发中美雄酮及其代谢物6β-羟基美雄酮的浓度变化过程,对蛋白同化雄性类固醇与毛发的结合规律进行初步探索。将豚鼠随机分组,分别单次腹腔注射甲睾酮、群勃龙、美雄酮、勃地酮、诺龙、美替诺龙和司坦唑醇(60mg/kg,每组n=6)或多次腹腔注射美雄酮(60mg/kg,每天一次,连续3次,n=6),背部取样去毛发给药前剃光,给药24h后分色剃取背部毛发,此后隔48h剃取一次,分别包装保存,连续七次。结果,单次、多次给药豚鼠毛发中原体美雄酮的含量均大于代谢产物6β-羟基美雄酮,且毛发中美雄酮和6β-羟基美雄酮的平均比值约为10。甲睾酮和诺龙单次给药组豚鼠毛发中药物浓度在给药后第二天就达到峰值,而美雄酮、勃地酮单次给药组豚鼠毛发中药物峰浓度出现略晚于前两组,在第四天达到,群勃龙组豚鼠毛发中药物峰浓度出现在第六天,毛发中药物达到峰浓度后就进入下降期。司坦唑醇给药组药物进入毛发的时间过程与前几组不同,毛发中药物浓度维持了一周的稳态后,在第十天才达到峰值,可能与其结构中含有特殊的吡唑环有关。本研究首建的LC/MS/MS法同时分析头发中21种蛋白同化雄性类固醇的筛选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强,目标范围广,最低检测限达1~20pg/mg,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首次通过动物实验研究了单次注射美雄酮、诺龙、群勃龙、勃地酮在毛发中的浓度时间过程。本研究对于建立毛发样品的采集时间和采集方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运动员滥用蛋白同化雄性类固醇兴奋剂的检测提供了技术储备。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蛋白同化雄性类固醇类药物
  • 1.2 国内外毛发中AAS分析研究概况
  • 1.3 分析方法学研究
  • 1.3.1 洗涤
  • 1.3.2 预处理
  • 1.3.3 提取纯化
  • 1.3.4 衍生化
  • 1.3.5 检测方法
  • 1.4 阳性案例及分析结果评定
  • 1.5 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毛发中多种蛋白同化雄性类固醇的同时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主要仪器
  • 2.1.2 材料和药品
  • 2.1.3 标准溶液的配制
  • 2.1.4 样品预处理
  • 2.2 仪器条件
  • 2.2.1 气质联用仪器条件
  • 2.2.2 液质联用仪器条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AAS的GC/MS测定
  • 2.3.2 AAS的LC/MS/MS测定条件的优化
  • 2.3.3 GC/MS与LC/MS/MS测定AAS类药物比较
  • 第三章 豚鼠毛发中AAS的分析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主要仪器
  • 3.1.2 材料和药品
  • 3.1.3 样品预处理
  • 3.1.4 动物实验
  • 3.2 仪器条件
  • 3.2.1 甲睾酮液质联用分析
  • 3.2.2 群勃龙液质联用分析
  • 3.2.3 美雄酮及其代谢物液质联用分析
  • 3.2.4 其它液质联用条件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豚鼠毛发中的甲睾酮分析
  • 3.3.2 豚鼠毛发中的群勃龙分析
  • 3.3.3 豚鼠毛发中美雄酮及其代谢物6β-羟基美雄酮的分析
  • 3.3.4 单次注射勃地酮豚鼠毛发中勃地酮含量变化过程
  • 3.3.5 单次注射诺龙豚鼠毛发中诺龙含量变化过程
  • 3.3.6 单次注射美替诺龙豚鼠毛发中美替诺龙含量变化过程
  • 3.3.7 单次注射司坦唑醇豚鼠毛发中司坦唑醇及其代谢物含量变化过程
  • 3.3.8 毛发中蛋白同化雄性类固醇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毛发中外源性蛋白同化雄性类固醇的检测及评价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