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地利用方式和改造措施对紫色土理化性质的影响

坡地利用方式和改造措施对紫色土理化性质的影响

论文摘要

坡耕地是我国水土流失的主体,防治坡耕地水土流失、提高坡耕地质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三峡库区紫色土为对象,研究土地利用方式(稻田、果园、菜田和人工林地)、坡地改造措施(坡改梯、“大横坡+小顺坡”、退耕还林和种植植物篱)以及坡度和坡位对土壤主要理化性质的影响,探讨有利于改善土壤肥力状况的坡耕地利用方式和改造措施,为区域水土保持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指导。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四种土地利用方式中,稻田土壤容重最低、孔隙度最大、田间持水量最大;>0.25mm总团聚体以菜田最高,稻田最低;>0.25mm水稳性团聚体数量表现为:菜田>林地=稻田>果园(P<0.05)。稻田土壤pH值、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最高,明显高于其他三种利用方式,碱解氮含量稻田明显高于果园和林地(P<0.05);土壤全磷、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以果园最高,显著高于其他三种利用方式(P<0.05),其次为菜田。2.与未利用坡和退耕还林坡地相比,“大横坡+小顺坡”耕作模式可降低土壤pH值和土壤容重,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碱解氮含量,增加土壤孔隙度,保肥效果接近于坡改梯。3.本试验条件下,0-10cm土壤pH值、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土壤孔隙度以及>0.25mm总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在不同坡位均表现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土壤容重规律与其相反。在上坡位和中坡位,0-10cm土壤pH值以及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含量随坡度的增加而降低;在下坡位,0-10cm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随坡度的增加而降低,土壤pH值随坡度的增加而升高;各坡位土壤全磷和速效钾含量随坡度的变化不明显;不同坡度间10-20cm土层土壤养分状况差异规律性不明显。4.土壤pH值和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在篱带和篱间表现为:篱带>篱间;除土壤全磷外,土壤pH值和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以及土壤孔隙度在空白、土埂、植物篱三个坡面上总体表现为植物篱>土埂>空白,表明植物篱可防止土壤养分流失,有效保蓄土壤肥力,效果优于土埂,值得进一步推广。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土壤侵蚀现状
  • 1.2 坡耕地的改造技术
  • 1.2.1 坡改梯
  • 1.2.2 植物篱
  • 1.2.3 保土耕作措施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紫色土分布与土壤特性
  • 2.3 试验设计
  • 2.3.1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
  • 2.3.2 不同改造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
  • 2.3.3 不同坡度和坡位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
  • 2.3.4 植物篱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1 土壤中养分含量的测定
  • 2.4.2 土壤物理性状测定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土地利用方式对紫色土理化性质的影响
  • 3.1.1 土壤容重、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
  • 3.1.2 土壤总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含量
  • 3.1.3 土壤主要化学性质
  • 3.2 坡地改造措施对土壤主要理化性质的影响
  • 3.2.1 土壤 pH
  • 3.2.2 土壤有机质含量
  • 3.2.3 土壤全氮含量
  • 3.2.4 土壤全磷含量
  • 3.2.5 土壤碱解氮含量
  • 3.2.6 土壤有效磷含量
  • 3.2.7 土壤速效钾含量
  • 3.2.8 土壤容重、比重和孔隙度
  • 3.2.9 土壤团聚体粒级分布
  • 3.3 坡度和坡位对紫色土理化性质的影响
  • 3.3.1 土壤 pH 值
  • 3.3.2 土壤有机质含量
  • 3.3.3 土壤全氮含量
  • 3.3.4 土壤全磷含量
  • 3.3.5 土壤碱解氮含量
  • 3.3.6 土壤有效磷含量
  • 3.3.7 土壤速效钾含量
  • 3.3.8 土壤容重、比重和孔隙度
  • 3.3.9 土壤团聚体
  • 3.4 植物篱对紫色土理化性质的影响
  • 3.4.1 土壤 pH 值
  • 3.4.2 土壤有机质含量
  • 3.4.3 土壤全氮含量
  • 3.4.4 土壤全磷含量
  • 3.4.5 土壤碱解氮含量
  • 3.4.6 土壤有效磷含量
  • 3.4.7 土壤速效钾含量
  • 3.4.8 土壤容重、比重和孔隙度
  • 4 讨论
  • 4.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肥力状况的作用
  • 4.2 不同改造措施对土壤肥力状况的作用
  • 4.3 不同坡位和坡向对土壤肥力状况的作用
  • 4.4 植物篱对保持土壤肥力的作用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坡地利用方式和改造措施对紫色土理化性质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