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风速垂直切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天气学,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统计分析,环境风垂直切变
风速垂直切变论文文献综述
白莉娜,王元[1](2013)在《环境风速垂直切变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00—2006年中国气象局《热带气旋年鉴》和NCEP再分析日资料,对环境风垂直切变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强度变化的影响进行统计分析。首先比较了不同高度层之间、不同水平区域平均的全风速垂直切变和纬向风速垂直切变对TC强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全风速切变对TC强度变化的抑制作用显着大于纬向风速垂直切变;以200~800 km的圆环区域平均计算的风速垂直切变与TC强度变化的负相关最显着;中高层的风速垂直切变与TC强度变化的相关优于中低层。其次,全风速切变大于8 m/s后抑制TC增强,且这种抑制作用存在6~60 h的滞后。全风速垂直切变大时,滞后时间较短:当全风速切变为8~9 m/s(9~10m/s)时,TC强度在未来60(48)h开始减弱;当全风速切变大于10 m/s时,TC在6 h内开始减弱。最后,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建立TC强度变化的预报模型PLS-STIPSV。结果表明,加入风速垂直切变因子后对TC强度预报有所改进,并通过分析标准化回归系数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的统计结果。(本文来源于《热带气象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白莉娜,何敏,王元,任福民,陈联寿[2](2010)在《西北太平洋风速垂直切变异常对热带气旋活动年际变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中国《台风年鉴》资料、欧洲中心40年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和NOAA的逐月海温资料,研究了西北太平洋(5°—30°N,110°E—180°)风速垂直切变异常对热带气旋(TC)活动年际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西北太平洋所有TC、风暴以上级别的TC(TSTY,即达到热带风暴级别及以上的所有TC)和所有台风(WTY,包括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年频数与西北太平洋风速垂直切变都显着负相关。西北太平洋风速垂直切变大小对生成源地在南海(5°—30°N,110°—120°E)TC和西北太平洋西部海域(5°—30°N,120°—150°E)TC的影响较小,而对西北太平洋东部海域(5°—30°N,150°E—180°)生成的TC影响最大:即西北太平洋风速垂直切变负异常年,有利于西北太平洋东部海域TC生成发展,使得负异常年较正异常年TC频数偏多和源地平均位置偏东;并且风速垂直切变的变化对TC频数和生成源地影响的显着性,随着TC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对TSTY生成环境场的进一步分析表明,西北太平洋风速垂直切变偏小年,季风槽偏强位置偏东,它的东端位于宽阔的太平洋洋面,与弱风速垂直切变区相配合,暖的海温加上低层强烈的正涡度和强烈辐合,且相应的高层有强的气流辐散区,这些环境场都有利于TSTY在主要源地尤其是西北太平洋东部海域生成,这是风速垂直切变偏小年TSTY偏多和生成源地偏东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气象学报》期刊2010年06期)
董双林,李林藩[3](1996)在《风速垂直切变统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观测资料垂直分辨率的限制和实际问题的不同需要,存在多种不同的风速垂直切变统计分析方案和差别较大的统计分析结果。文章给出微分切变、投影风速切变、气层平均切变、差分切变的定义;比较了当风随高度变化的函数不同时不同切变的差别;分析了气层厚度、测风平均时距、风速垂直插值方案等对风速垂直切变统计量的影响;最后给出中国及世界风速切变极值统计结果及估算。(本文来源于《中国空间科学技术》期刊1996年02期)
万军,赵平,闵文彬[4](1992)在《风速垂直切变下非均匀层结大气中重力惯性内波的稳定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应用WKB方法研究了在弱非均匀层结大气中,当基本气流具有弱垂直切变时,重力惯性内波的稳定性问题.由导得的波能量方程出发,分析了风速垂直切变及非均匀大气层结对重力惯性内波波能变化率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期刊1992年01期)
徐文俊[5](1982)在《风速垂直切变环境中对流运动和水平涡度的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y-z平面上,用积云动力方程组和涡度方程联合的二维模式进行数值试验,得到以下结果: 1.切变环境中,对流运动引起水平涡度的机制是辐合作用和倾斜作用。 2.水平涡度的强度和切变强度成正比。 3.倾斜项形成对流单体南北两侧一对反对称的涡度分布,辐合项使该涡度的水平分布更符合实际观测到的结果。 4.大气密度随高减小是涡度最强值能稳定在对流运动中下部的原因。 5.涡度的最强发展阶段的时间尺度和对流运动发展的时间尺度相当,前者落后约3分钟。 计算结果和观测相比是符合的。(本文来源于《高原气象》期刊1982年01期)
雷孝恩,严邦良[6](1982)在《非均匀性和风速切变对中距离垂直扩散影响的一个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文献[1]中的表达式(10),数值分析了非均匀性和风速切变对中距离(10—100km)垂直扩散的影响,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果。(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1982年01期)
巢纪平,陈历舒[7](1964)在《风速垂直切变对于对流的发展和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分析了具有速度垂直切变的盛行风,对于对流发展强度的影响。指出,风速垂直切变对于对流的发展是否有利,决定于对流流场的结构。对于一种特定的流场,通过扰动增长率的计算,定量地讨论了风速垂直切变和不稳定层结对扰动发展的相对重要性。 在第二部分中,进一步求得了考虑风速垂直切变影响后的非线性对流运动方程组在边界热源作用的解,对解的数值计算表明,由于风速垂直切变的作用,对流流场的结构与静止大气中的情况不同,不再是轴对称的,而主要由两个顺时针流动的涡环组成,这种流场结构,与一般移动的雷阵雨云中的流场结构很相似。(本文来源于《气象学报》期刊1964年01期)
风速垂直切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应用中国《台风年鉴》资料、欧洲中心40年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和NOAA的逐月海温资料,研究了西北太平洋(5°—30°N,110°E—180°)风速垂直切变异常对热带气旋(TC)活动年际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西北太平洋所有TC、风暴以上级别的TC(TSTY,即达到热带风暴级别及以上的所有TC)和所有台风(WTY,包括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年频数与西北太平洋风速垂直切变都显着负相关。西北太平洋风速垂直切变大小对生成源地在南海(5°—30°N,110°—120°E)TC和西北太平洋西部海域(5°—30°N,120°—150°E)TC的影响较小,而对西北太平洋东部海域(5°—30°N,150°E—180°)生成的TC影响最大:即西北太平洋风速垂直切变负异常年,有利于西北太平洋东部海域TC生成发展,使得负异常年较正异常年TC频数偏多和源地平均位置偏东;并且风速垂直切变的变化对TC频数和生成源地影响的显着性,随着TC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对TSTY生成环境场的进一步分析表明,西北太平洋风速垂直切变偏小年,季风槽偏强位置偏东,它的东端位于宽阔的太平洋洋面,与弱风速垂直切变区相配合,暖的海温加上低层强烈的正涡度和强烈辐合,且相应的高层有强的气流辐散区,这些环境场都有利于TSTY在主要源地尤其是西北太平洋东部海域生成,这是风速垂直切变偏小年TSTY偏多和生成源地偏东的重要原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风速垂直切变论文参考文献
[1].白莉娜,王元.环境风速垂直切变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的影响[J].热带气象学报.2013
[2].白莉娜,何敏,王元,任福民,陈联寿.西北太平洋风速垂直切变异常对热带气旋活动年际变化的影响[J].气象学报.2010
[3].董双林,李林藩.风速垂直切变统计分析[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1996
[4].万军,赵平,闵文彬.风速垂直切变下非均匀层结大气中重力惯性内波的稳定性[J].大气科学.1992
[5].徐文俊.风速垂直切变环境中对流运动和水平涡度的数值研究[J].高原气象.1982
[6].雷孝恩,严邦良.非均匀性和风速切变对中距离垂直扩散影响的一个数值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1982
[7].巢纪平,陈历舒.风速垂直切变对于对流的发展和结构的影响[J].气象学报.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