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货币中介目标的选择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央行对物价和产出的调控效果。良好的中介目标需要具备四个特性:相关性、可测性、可控性和抗干扰性。国内学者大多集中分析指标的相关性和可控性,但是对指标的抗干扰性鲜有研究。普尔理论框架适合研究指标的抗干扰性,本文引入金融创新因素对普尔模型进行扩展并进行数理分析,得到两个重要命题。命题一阐述了决定指标之间抗干扰性优劣的本质条件,命题二阐述了影响指标之间抗干扰性优劣的其他因素。在数理命题的基础上,对普尔模型的参数进行动态估计并采用泰勒规则还原参数原值。实证结果显示随着我国金融改革创新的推进,总需求利率弹性降低,货币需求利率弹性增加。将计量所得的动态参数进行抗干扰性计算,结果显示利率指标在抗干扰性上长期表现优越,货币供应量指标在抗干扰性上长期处于劣势。因此在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上,必须重视利率指标在抗干扰性所体现出来的优势。本文认为央行应该打造更适合利率发挥作用的金融制度环境,并提出相关建议。
论文目录
致谢摘要1 绪言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 国内对于中介目标选择问题的研究1.2.2 国外对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的研究1.2.3 小结1.3 本文的研究思路1.4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2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相关理论2.1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概念界定与常用的选择标准2.1.1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概念与必要性2.1.2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常用选择标准2.2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理论主张2.2.1 支持货币数量作为中介目标的学术理论2.2.2 支持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学术理论2.2.3 支持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学术观点2.3 简要评述3 美国、德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变历程3.1 美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变历程及启示3.1.1 美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变历程3.1.2 美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变原因与启示3.2 德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变历程以及变化原因3.2.1 德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变历程3.2.2 德国维持货币数量中介目标的原因及启示3.3 小结4 我国金融改革创新进程及对经济的影响4.1 我国金融改革创新的进程4.1.1 利率市场化4.1.2 融资方式多元化4.2 金融改革创新对经济弹性带来的影响5 引入金融改革创新因素的普尔扩展模型5.1 普尔分析的基本机理5.2 构建引入金融改革创新因素的普尔扩展模型5.3 对普尔扩展模型进行数理分析5.3.1 比较货币数量指标和利率指标抗干扰性的优劣5.3.2 致使最优选择发生转变的影响因素5.3.3 改变指标抗干扰性比较优势的影响因素5.4 一国最优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变6 我国货币政策指标抗干扰性的实证研究6.1 变量的选择与数据处理6.2 构建动态普尔扩展模型6.2.1 数据平稳性6.2.2 IS方程建模6.2.3 LM方程建模6.3 指标的抗干扰性分析6.4 金融改革创新与弹性系数的相关性验证7 结论与政策启示7.1 基本结论7.2 政策建议参考文献附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论文; 抗干扰性论文; 金融改革创新论文; 普尔模型论文; 状态空间模型论文; 泰勒规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