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玉米野生近缘种蕴藏着大量对玉米改良的有利基因(如抗病、抗逆性等基因),是玉米改良的巨大天然基因库。将野生近缘种的有利基因导入栽培玉米,可以大大拓展玉米遗传种质资源,这对玉米遗传理论研究和育种改良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揭示其起源和演化以及种间关系,本文进行了玉米(自交系48-2)与3种不同玉米野生近缘种的核型比较研究。在导入野生近缘种有利基因到栽培玉米的研究中,本文对玉米自交系48-2与四倍体多年生玉米远缘杂交及其杂交后代作了系统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核型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玉米与3个野生近缘种核型相似,核型公式如下:玉米Zea mays ssp.mays,2n=2x=20=16m+4sm(2sat);二倍体多年生玉米Zea diplopecennis,2n=2x=20=10m+10sm(2sat);墨西哥玉米Zea mays ssp.mexicana,2n=2x=20=10m+10sm(2sat);四倍体多年生玉米Zea perennis,2n=40=24m+16sm(4sat)其中二倍体多年生玉米核型为该属内较原始的类型。2.经喷施低浓度赤霉素、调节花期等处理以及做大量自交,玉米×四倍体多年生玉米杂种F1(2n=30)自交获得极少量F2种子。检测F2植株染色体数目为2n=20~28,为非整倍体。不同染色体数目的F2植株经过自交、回交、姊妹交等方式共获得第三代植株19株,经检测,所有植株均为二倍体,染色体数目2n=20。第三代植株各单株自交、与玉米亲本回交,后代染色体数目检测为2n=20;与四倍体多年生玉米杂交,后代均为三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30。表明四倍体多年生玉米在向栽培玉米转移过程中,后代染色体数目通过F2非整倍体世代后迅速恢复到2n=20。3.分析第三代植株结果表明,尽管染色体数目都为2n=20,但植株形态性状表现有较大差异。与玉米亲本相比,自交、回交或姊妹交所得植株叶宽、雄穗分支数、结实率均表现出下降趋势,其中叶宽表现出极显著负效应;由不同的杂交方式所得到的第三代植株,其株高、穗位高、叶长、雌雄间隔期、穗上叶片数等性状表现不一致,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表明尽管第三代植株各单株染色体数目都为2n=20,但染色体遗传组成存在较大差异。4.第三代植株各单株通过自交、回交获得第四代植株。其中,自交后代各农艺性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衰退现象,株高、穗位高、叶长、叶宽、雄穗分支数等性状衰退严重。回交世代与玉米亲本的表现比较表明,回交后代在株高、穗位高、叶长、叶宽、穗上叶片数、雄穗分枝数、穗长、穗粗、轴径、穗行数、行粒数和百粒重与玉米亲本存在显著差异或极显著差异,变异系数也较大。其中,与产量呈正相关的穗长在绝大多数组合中表现为极显著正效应,呈负相关的秃尖长和轴重在绝大多数组合表现为显著负效应。5.用2n=20的第三代各单株与四倍体多年生玉米回交,获得后代植株染色体均为2n=30,它们的分蘖数、株高、叶长、叶宽、花粉可育性等植株性状间存在较大差异。检测这些植株,发现其中MT-71(2n=30)花粉可育性最高可达40.12%,对其减数分裂进行研究发现,它的中期Ⅰ染色体平均构型为2.30Ⅰ+3.72Ⅱ+6.49Ⅲ+0.23Ⅳ;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染色体桥、滞后染色体、单分体和多微核等异常现象。用MT-71分别作为母本和父本与玉米杂交,其结实率分别为7.84%和0.56%;表明远缘杂交亲和性高低不仅与遗传组成有关,还存在较大的母本效应。6.对玉米和四倍体多年生玉米进行特异SSR引物进行筛选,随机选取的246对SSR引物中有53对引物在双亲间存在特异差异条带。这些差异引物分布于除7号染色体外的其它染色体上,而在1、2、6和9号染色体上,差异引物出现的频率明显较高。选取位于不同染色体的9对差异明显引物对所得第三代、第四代材料进行鉴定,均检测到四倍体多年生玉米扩增谱带,表明通过玉米与四倍体多年生玉米杂交获得非整倍体途径将四倍体多年生玉米外缘基因导入栽培玉米是可行的。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四倍体小麦及其二倍体亲本对模拟动物采食的生理响应[J].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2].从四倍体到肿瘤[J]. 医学综述 2009(12)
- [3].四倍体与二倍体白桦的光合特性比较[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1(02)
- [4].遗传背景对小鼠四倍体胚胎发育的影响[J]. 四川动物 2008(06)
- [5].优质四倍体萝卜新种质创新及鉴定[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6(01)
- [6].连翘二倍体与四倍体叶片特征比较[J]. 河北林果研究 2011(01)
- [7].番木瓜四倍体的诱导及形态学分析[J]. 果树学报 2008(01)
- [8].四倍体南通矮白菜良种生产技术[J]. 上海蔬菜 2020(01)
- [9].四倍体青花菜低稔性胚胎学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 2009(11)
- [10].橡胶树四倍体来源鉴定及不同倍性叶片解剖结构比较[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9(06)
- [11].人工高产四倍体桑品种圌桑6号育成初报[J]. 四川蚕业 2010(02)
- [12].秋水仙碱诱导亚麻四倍体的技术研究[J]. 激光生物学报 2013(01)
- [13].云贵高原多星韭二倍体—四倍体分布格局研究[J]. 植物科学学报 2011(01)
- [14].姜四倍体离体诱导及其形态学分析[J]. 中国蔬菜 2010(04)
- [15].小鼠四倍体早期胚胎基因组甲基化模式[J]. 遗传 2009(04)
- [16].长穗桑四倍体诱导初步研究[J]. 热带农业科技 2008(02)
- [17].盾叶薯蓣四倍体的鉴定和薯蓣皂苷元的定量分析[J]. 中草药 2009(08)
- [18].干旱胁迫下二倍体、四倍体萝卜抗氧化酶活性比较[J]. 江西农业学报 2011(04)
- [19].天然四倍体柑橘与二倍体5SrDNA荧光原位杂交分析[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11)
- [20].芸薹属二倍体种、四倍体种及人工合成多倍体的基因表达差异[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6)
- [21].华南8号木薯及其四倍体诱导株系叶片蛋白质组及叶绿素荧光差异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13(19)
- [22].四倍体紫花苜蓿遗传图谱的初步构建[J]. 草地学报 2015(06)
- [23].四倍体及二倍体毛泡桐截干再生特性研究[J]. 湖北林业科技 2011(03)
- [24].四倍体神农香菊与露地菊‘纽9717’种间杂交初步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 [25].胚胎干细胞与四倍体互补产生转基因小鼠[J]. 解剖学报 2009(06)
- [26].15q11.2-13.2微重复四倍体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J].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15(04)
- [27].黄瓤西瓜四倍体的诱导与鉴定[J]. 中国蔬菜 2012(06)
- [28].通过四倍体补偿实验证明iPS细胞具有发育全能性[J]. 中国基础科学 2010(03)
- [29].四倍体桑品种鄂桑2号的叶质鉴定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 2009(12)
- [30].四倍体金银花药材体外抗菌抗病毒实验研究[J]. 中国现代中药 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