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压检测方法学比较及中心动脉压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动脉压检测方法学比较及中心动脉压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1、评价BProTM 6000动脉脉搏波分析仪与有创动脉导管测定法测量cSBP的相关性及符合度,初步分析CAP与肱动脉压的关系;探讨不同年龄段人群无创中心动脉测量值及肱动脉压与有创中心动脉压的关系。2、探讨中心动脉脉压和脉压指数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了解脉压和脉压指数预测冠心病发病危险的价值,为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资料和依据。方法:1、入选2010年8月至12月在我院心内科行冠脉造影的患者62例(男40例,女22例),平均年龄63.7±10.6岁,并以65岁为界将所有受试者分为两个亚组:年龄<65岁组和年龄≥65岁组。分别采用有创动脉导管和无创的BProTM6000动脉脉搏波分析仪测量CAP,同时测定肱动脉压,分析不同年龄段人群无创法与有创法测量CAP的一致性及肱动脉压与CAP的关系。2、选取153例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其中男性92例,女性61例,年龄平均64.32±9.75岁。获取入院时患者临床各项生化指标,记录身高、体重、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和吸烟史,术中测量中心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计算脉压值和脉压指数等相关指标。根据冠脉造影的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对两组间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等基本临床特征和中心动脉压参数进行比较;同时按冠状动脉受累的主要支数不同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分别以中心脉压、脉压指数四分位法分组,比较不同组之间冠脉病变支数分级的差异;在冠心病患者中以是否患有冠脉三支病变为因变量,以中心动脉压及年龄、性别、BMI及有无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等多因素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在总体组及年龄<65岁亚组中,无创cSBP2与有创cSBP1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而年龄≥65岁亚组中的无创cSBP2与有创cSBP1比较则差异显著(P<0.05);与有创cSBP1比较,总体组及年龄<65岁亚组的肱动脉bSBP显著大于有创cSBP1,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而年龄≥65岁亚组中肱动脉bSBP同有创cSBP1的差异不明显(P>0.05)。2、冠心病组的平均年龄、合并高胆固醇血症、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的比例均大于对照组(p<0.05);随着PP和PPI的增大,冠心病的患病率逐渐增加,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级逐渐加重;Logistic回归示年龄、糖尿病、中心动脉PP、PPI的增大与冠心病三支病变的危险性相关[PP(每增加10mmHg),OR=1.171,95%CI=1.135~1.214;PPI(每增加0.1),OR=1.235,95%CI=1.152~1.327,P均<0.05]。结论:1、无创测定的cSBP接近直接、有创法测定的cSBP实际测量值,且在短时间内客观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重复性、稳定性好,但对不同年龄段人群无创测量法的准确性存在一定的差异。2、冠心病为多因素致病性疾病。中心动脉PP、PPI与冠脉病变程度(受累血管支数)相关,是发生冠脉三支病变的危险因子。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动脉压测量方法学比较
  • 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受试者一般临床资料
  • 2. 3 种方法测量的动脉血压值
  • 3. 有创法和无创法测量动脉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 4. 无创法检测中心动脉压的重复性比较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中心动脉压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冠心病组与对照组基本临床特征的比较
  • 2. 冠心病组各个亚组之间危险因素比较
  • 3. 按中心动脉PP 分组冠状动脉病变分级资料比较
  • 4. 按中心动脉PPI 分组与冠状动脉病变分级资料比较
  • 5.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写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都市动脉》[J]. 武汉文史资料 2019(05)
    • [2].动脉好比是一条高速公路[J]. 食品与生活 2020(02)
    • [3].睡眠不足导致动脉堵塞[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 2019(13)
    • [4].经肱动脉入路肾动脉支架置入术的临床价值[J].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8(01)
    • [5].经肱动脉行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疗效观察[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6(05)
    • [6].动脉[J]. 歌曲 2014(01)
    • [7].动脉波速指标和动脉压力容积指标评估动脉硬化的有效性研究[J].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17(06)
    • [8].“动脉年龄”估算心脏病几率[J]. 人生与伴侣(月末版) 2010(11)
    • [9].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动脉内介入治疗效果[J]. 中外医疗 2017(03)
    • [10].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患者中心动脉压及颈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6(11)
    • [11].动脉好比是一条高速公路[J]. 食品与生活 2014(07)
    • [12].想知道你的动脉年龄吗[J]. 科学大观园 2010(19)
    • [13].经肱动脉入路行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20例围术期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 2014(08)
    • [14].经肱动脉行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医学创新 2017(09)
    • [15].高频超声对透析患者肱动脉与腘动脉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对比研究[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5(03)
    • [16].监测中心动脉压对预防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研究进展[J].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5(S1)
    • [17].中心动脉压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相关关系研究进展[J].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1(01)
    • [18].桡动脉途径失败后经肱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比较研究[J]. 中国医药导刊 2018(09)
    • [19].1例肾脏移植真菌感染侵蚀动脉患者的护理[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6(09)
    • [20].试论“拿放动脉”与“号脉”[J]. 中医杂志 2016(07)
    • [2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心动脉压变化及临床意义[J]. 中国医药科学 2016(02)
    • [22].辛伐他汀防治多发颅内动脉中重度狭窄恶化临床效果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15)
    • [23].中心动脉压与肱动脉压的相关性分析[J]. 当代医学 2015(08)
    • [24].高血压患者肱动脉压与中心动脉压的变化趋势及相关性研究[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5(05)
    • [25].人与动脉同寿[J]. 现代养生 2009(06)
    • [26].改良动脉优先入路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护理体会[J].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03)
    • [27].代谢综合征病人颅内动脉血管病变特点的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90)
    • [28].无创动脉检测联合血管彩超在早期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J]. 糖尿病新世界 2015(02)
    • [29].中心动脉压的测量方法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4(06)
    • [30].探讨急性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动脉内介入治疗效果[J]. 当代医学 2013(13)

    标签:;  ;  ;  ;  ;  ;  

    动脉压检测方法学比较及中心动脉压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