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土壤的本质特征是具有结构性和生物性。土壤有机质(SOM)是土壤具有结构性和生物性的基本物质,它是生命活动的条件也是生命活动的产物。土壤腐殖物质一直是土壤学和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腐殖物质是土壤有机质的主体,按照传统方法包括胡敏酸(HA)、富里酸(FA)和胡敏素(HM)等3个组分。随着农药的广泛使用,近年来土壤有机污染物的严重性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关于土壤与有机污染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人们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普遍认为是土壤中的有机质组分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起主要作用。土壤腐殖物质作为土壤有机质的重要部分,对农药的作用也是影响农药生物活性的重要方面。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中的有机氯农药(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已于1983年在我国全面禁止使用,但是由于其高残留性至今仍然可以在土壤、食品等多个领域检测到。迄今,国内外对于POPs的环境行为有较多的研究,而对于土壤腐殖质对POPs的研究却鲜有报道。针对这一情况,本论文应用气相色谱研采检测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方法从动态过程究了吉林省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几类土壤中滴滴涕(DDT)和六六六(BHC)残留分布研究、POPs在土壤有机质中的分配研究、土壤HA与POPs相互作用研究以及短期培养条件下POPs在土壤有机质中的分配研究。通过本试验,摸清了吉林省部分土壤中POPs(主要是DDTs和BHCs)的残留情况;了解了DDTs和BHCs在土壤水溶物(WSS)、富里酸(FA)、胡敏酸(HA)和胡敏素(HM)中的分配比例;确定了通过短期培养,DDTs和BHCs在黑土土壤WSS、FA、HA、HM中的分配问题;探讨了DDTs和BHCs与土壤HA相互作用的吸附关系,为土壤有机质和POPs的相互作用的研究提供新的资料。研究结果如下:(1)24样品中,γ—BHC的含量在0.00615mg/kg—1.495mg/kg之间,PP’—DDT的含量在0.59mg/kg—1.39 mg/kg之间,按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衡量,对于γ—BHC来讲,24个样品中大约有29.1%的样品属于一级标准,54.1%的样品属于二级标准,16.7%的样品属于三级标准;对于PP’—DDT来讲,24个样品中大约有87.5%的样品属于一级标准,8.3%的样品属于二级标准,4.2%的样品属于三级标准。BHCs在绝大部分的土壤中都可以检测到,其中,γ—BHC在土壤中分布是最广的。(2)土壤有机质各组分对γ—BHC和PP’—DDT的吸附与土壤有机质各组分所占的比例有关,含量相对较高的组分,其吸附γ—BHC和PP’—DDT的量也相对较多。(3)HA对γ—BHC的吸附量随着HA浓度增加而增加。HA粉末对γ—BHC的吸附比HA溶液的吸附能力强。土壤腐殖质对BHC的吸附作用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腐殖质对γ—BHC的吸附是物理化学吸附。(4)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添加到土壤中的γ—BHC和PP’—DDT在土壤、WSS、HA、FA、HM中的残留呈动态变化的趋势。γ—BHC和PP’—DDT在土壤WSS、FA、HA中的吸附变化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但是在土壤WSS、FA中的变化趋势较小,在土壤HA中吸附变化的趋势较为明显;γ—BHC和PP’—DDT在土壤HM中的吸附变化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降低趋势较为明显。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施入土壤中的γ—BHC和PP’—DDT在土壤腐殖物质中的迁移主要发生在土壤HA和HM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