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内贸易:原理、效应及对中国的适用性分析

产品内贸易:原理、效应及对中国的适用性分析

论文摘要

产品内贸易是近几年来理论界与实务界争论的热点。各方对产品内贸易的正面作用、负面效应以及中国是否适合继续做产品内贸易等问题存在很多分歧。本文一开始避开这些争议,从产品内贸易在东亚发展的特征事实入手,阐明产品内贸易的基本原理,接着站在客观的立场上,用描述性统计、理论分析与实证计量相结合的方法,较为全面的检验了产品内贸易对贸易的效应以及对宏观经济的效应,在此基础之上得出本文的结论并给出进一步开展产品内贸易的政策建议。本论文共分六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引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说明了本文的逻辑结构和主要创新。第二章从三个角度探讨了产品内贸易在东亚发展的特征事实。第一个角度是从贸易流本身出发,发现东亚的贸易流量出现了非线性增长的势头;第二个角度的观察来自于东亚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第三个角度是从东亚整体的经济贸易模式方面进行考察,发现“雁阵模式”已经破产,取而代之的是东亚国际生产网络,中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形成一种新的“三角贸易模式”。之后,站在产品内贸易的视角,对这些特征事实进行了初步解释。第三章解释了产品内贸易的成因,指出技术进步导致的模块化生产方式与贸易成本下降引发了产品内贸易。接着,对产品内贸易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1997、2000、2002年我国各部门垂直专业化比率进行测算,发现通讯、机械制造业垂直专业化比率较高。然后分析了产品内贸易的理论基础——比较优势与规模经济。详细阐述了Deardorff对产品内贸易条件下比较优势的界定。运用二维平面图,说明比较优势与规模经济对产品内贸易的作用。随后分析了产品内贸易的两种组织形式,强调特定要素的稀缺引发了外包,技术禀赋差异引起垂直专业化,并借助Grbssman与Helpman的模型加以论证。在章末,实证检验了产品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发现良好的基础设施、较低的劳动力工资、较低的单位邮电费用以及大量的FDI能够促进产品内贸易的发展。第四章回顾了加工贸易、中间产品贸易这两种产品内贸易形式在中国发展的情况,接着考察产品内贸易对贸易流量的影响。随后用RCA、LFI指数分别测算了我国的贸易竞争力与出口商品结构,发现在机械、电子等产品内贸易程度较高的行业,我国贸易竞争力得到了提升,相应的出口商品结构也呈现出高度化的趋势。但是我国的要素禀赋特征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在价值增值链中依然处于低端。这些变化是产品内贸易带来的假象。一旦跨国公司将生产环节转移到别国,我国贸易竞争力就可能发生逆转。接下来用主流方法测算了1995年至2006年我国四种贸易条件的变动趋势,发现除价格贸易条件之外,我国收入贸易条件、单要素贸易条件、双要素贸易条件均得到改善。编制了四种中间产品进口价格指数并与其他进口价格指数进行对照,发现2002年之后价格贸易条件呈现恶化,并非产品内贸易导致的。在章末,用WTO的统计数据,说明产品内贸易并非是我国贸易摩擦的根源。产品内贸易的外销渠道大多由外方控制,因而能有效避免贸易摩擦。第五章从五个方面研究了产品内贸易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首先,区分了垂直一体化与外包这两种产品内贸易的组织形式对技术外溢的影响,将交易成本引入到Pack与Saggi(2001)的外包模型,扩展了原始模型的结论。运用实证计量的方法,检验了影响我国技术水平提升的因素。接着,分析了产品内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主要有闲置资源的充分利用与“干中学”效应,然后用简单的国民经济恒等式测算了产品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贡献度。随后实证检验了产品内贸易进出口、一般贸易进出口与GDP之间的关系,发现产品内贸易出口比一般贸易出口更能促进经济增长。在该章的三、四两节,分别研究了产品内贸易对我国收入分配、就业的影响。其主要结论是:过快的产业升级会拉大我国收入差距,适当的承接符合我国劳动力要素禀赋特征的中间产品生产环节,能够增加就业,缩小收入差距。第五节研究了产品内贸易的国际收支效应。发现产品内贸易是我国外贸顺差的主要来源,它的发展也带来我国外汇储备激增的问题。由于产品内贸易自身的特点,很难通过汇率调整削减顺差。在节末构造了VAR系统,用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第六章是全文的结论。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对产品内贸易做出客观的评价,并就进一步开展产品内贸易提供对策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本文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对产品内贸易原理的研究
  • 二、对产品内贸易效应的研究
  • 三、产品内贸易在中国的适用性
  • 第三节 本文逻辑结构和研究方法
  • 一、逻辑结构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一、主要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产品内贸易在东亚发展的特征事实
  • 第一节 东亚贸易流量增长迅猛
  • 一、贸易壁垒的削减带来贸易流量的非线性增长
  • 二、东亚地区的贸易流量大于拉美等国家
  • 三、东亚各国(地区)零部件贸易数量与贸易盈余变化显著
  • 四、东亚地区内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比较活跃
  • 第二节 东亚经济增长率高,产业升级明显
  • 一、东亚经济快速增长
  • 二、东亚地区产业升级明显
  • 第三节 东亚国际生产网络与中国
  • 一、日本“雁行模式”破产
  • 二、东亚国际生产网络初步形成
  • 三、东亚国际生产网络中的中国
  • 第四节 对东亚经济特征事实的初步解释
  • 一、对东亚地区贸易流量的解释
  • 二、对东亚地区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的解释
  • 三、对东亚整体贸易经济模式的解释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产品内贸易的基本原理
  • 第一节 产品内贸易的成因
  • 一、技术进步与模块化使得中间产品独立出来
  • 二、贸易成本下降使得中间产品可贸易
  • 第二节 产品内贸易的概念界定及测量
  • 一、产品的界定
  • 二、产品内贸易的界定
  • 三、产品内贸易程度的测量方法
  • 第三节 产品内贸易的理论基础:比较优势与规模经济
  • 一、比较优势决定了产品内贸易的发生
  • 二、规模经济增加了产品内贸易的强度
  • 第四节 产品内贸易的组织形式选择
  • 一、特定要素稀缺与外包的发生
  • 二、技术禀赋差异与垂直一体化
  • 三、外包与垂直一体化的选择
  • 第五节 产品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
  • 一、产品内贸易的原理小结与面板数据模型构建
  • 二、变量说明与数据平稳性检验
  • 三、Hausman检验与面板模型选取
  • 四、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产品内贸易在我国的发展及对贸易的效应
  • 第一节 产品内贸易在我国的发展
  • 一、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 二、按BEC分类的我国产品内贸易发展特点
  • 第二节 产品内贸易对贸易流量的影响
  • 第三节 产品内贸易对我国贸易竞争力的影响
  • 一、我国贸易竞争力发生了变化
  • 二、伴随着贸易竞争力的改变,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呈高度化趋势
  • 三、我国贸易竞争力提升与出口结构高度化是产品内贸易带来的假象
  • 第四节 产品内贸易与贸易条件
  • 一、我国价格贸易条件的测算
  • 二、价格贸易条件恶化并非产品内贸易导致
  • 三、我国现有的贸易结构决定了价格贸易条件不能准确反映贸易利益
  • 四、收入贸易条件的测算
  • 五、要素贸易条件的测算
  • 第五节 产品内贸易的贸易摩擦效应
  • 一、我国贸易摩擦的特征
  • 二、产品内贸易并非是我国贸易摩擦的根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品内贸易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 第一节 产品内贸易的技术扩散效应
  • 一、垂直一体化产生的技术外溢
  • 二、外包导致的技术扩散
  • 三、产品内贸易促进技术外溢的几点启示
  • 四、产品内贸易与我国技术提升的实证计量
  • 第二节 产品内贸易的经济增长效应
  • 一、产品内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
  • 二、产品内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
  • 三、我国产品内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
  • 第三节 产品内贸易的收入分配效应
  • 一、Feenstra的基准模型
  • 二、模型的扩展
  • 第四节 产品内贸易的就业效应
  • 一、国际贸易促进就业的一般原理
  • 二、产品内贸易对就业的影响
  • 三、产品内贸易促进我国就业的实证研究
  • 第五节 产品内贸易的国际收支效应
  • 一、产品内贸易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 二、汇率升值无助于解决产品内贸易的顺差
  • 三、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与我国产品内贸易顺差关系的实证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产品内贸易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
  • 第一节 本文对产品内贸易的评价
  • 第二节 进一步开展产品内贸易的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美产品内贸易水平——基于加工贸易基础上的分析[J]. 经济研究参考 2015(20)
    • [2].中越双边产品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4)
    • [3].国际产品内贸易对中国工业技术进步和收入水平的影响——基于工业行业数据的经验分析[J]. 世界经济研究 2013(05)
    • [4].产品内贸易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J]. 科技创业月刊 2011(05)
    • [5].产品内贸易问题探究[J]. 中国经贸导刊 2010(21)
    • [6].范围不经济与国际贸易的新基础——对国际产品内贸易起因的解释[J]. 中国流通经济 2008(03)
    • [7].寡头垄断、范围不经济与产业内的产品内贸易[J].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4(04)
    • [8].国际产品内贸易对发展中国家劳动收入分配效应的理论分析[J]. 财经科学 2010(06)
    • [9].国际产品内贸易对中国收入分配的效应研究——基于中国工业行业数据的经验分析[J]. 财贸研究 2011(06)
    • [10].中国-东盟“五通”建设与产品内贸易模式的深化[J]. 当代经济管理 2018(05)
    • [11].我国各行业国际产品内贸易发展水平——基于垂直专业化指数法的测算[J]. 国际经贸探索 2011(04)
    • [12].中国在产品内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原因分析[J]. 商 2014(23)
    • [13].浅谈产品内贸易对亚太地区经济周期协同性的影响[J]. 科技经济导刊 2017(36)
    • [14].产品内贸易及对中国的实证研究[J].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02)
    • [15].中日产品内分工与贸易的决定因素——基于零部件贸易分析[J]. 中国商贸 2012(05)
    • [16].产品内贸易对亚太地区经济周期协同性的影响分析[J]. 经济经纬 2014(03)
    • [17].产品内贸易与城乡收入分配关系分析——基于辽宁地区的实证[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 [18].论产业内劳动的转移与发展[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3)
    • [19].产品内贸易测度方法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08(04)
    • [20].我国产品内贸易决定因素实证研究[J]. 商业时代 2009(11)
    • [21].技术进步、制度变迁与国际贸易模式演进:一个分析框架[J]. 国际经贸探索 2013(12)
    • [22].中国产品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基于规模、结构、技术三效应的分析[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 [23].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对我国产品内贸易程度的影响——基于2001~2011年工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 中国商贸 2013(21)
    • [24].国际产品内贸易对我国收入分配的影响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2(09)
    • [25].中美贸易差额与贸易利益分析——产品内分工与贸易视角[J]. 经济纵横 2020(08)
    • [26].基于产品内分工视角的中国—东盟贸易发展研究[J]. 东南亚纵横 2009(04)
    • [27].中国出口品技术含量测度及其差异分析——基于产品内贸易分类的跨国数据证据[J]. 浙商研究 2012(00)
    • [28].中国出口品技术含量测度及其差异分析——基于产品内贸易分类的跨国数据[J]. 国际贸易问题 2012(07)
    • [29].中国产品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效应[J]. 当代经济研究 2015(02)
    • [30].论产品内贸易中心的历史与现状[J]. 科技创业月刊 2011(08)

    标签:;  ;  ;  ;  ;  

    产品内贸易:原理、效应及对中国的适用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