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课堂导入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我的课堂导入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秦国荣甘肃省高台县西街小学734300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导入的好坏对课堂的教学效果起着关键作用。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因此我们要想创造科学有效的导入形式,就必须把握课文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好奇心理,运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导入新课。下面就针对课堂导入的方法谈一些本人的浅见: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问题情境,引入课堂教学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一堂新课的开始,如果老师能够巧妙地创设情境,促使学生的认知领域产生前所未有的“疑惑”,那么,这个“疑惑”将作为强劲的动力,支持学生主动地、探索性地学习。例如:我在教学六年级数学《圆的周长》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幅赛跑图,然后问:两个人同时从A点出发,以同样的速度各跑一圈,甲沿正方形的图跑,乙沿圆形路线跑,谁先返回A点?学生纷纷猜想,各抒己见。然后,多媒体动画演示,甲经过的是正方形的周长,乙经过的是圆的什么呢?这样,以生动的感官刺激将学生引入了新课。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感受精彩片断赏析法

精彩片断赏析法是指在教学中抓住教材中的关键句段,作为一种文本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学生理解体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可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抓一字而揽全文”的效果。这种综合性的以点带面的资源开发和设计,融知识能力、情感态度、思维品质、学习方法于一体,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我在教学六年级语文《清明上河图》这一课的时候,利用一些现代信息技术给同学们下载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有关的图片和资料。《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不但艺术水平高超,而且围绕着它还流传下来许多有趣的故事。画卷展开,学生的视线随着一条宽宽的河流进入了画面,这条河就是当时为汴梁提供漕运、供应城市生活必需品的汴河,河上舟来船往运输繁忙,沿河还有许多的粮仓。靠岸的船只,搭着跳板,正在卸货。画家非常敏锐地注意到汴河上这一十分常见的景象,用写实的画笔,将这些场景真切、如实地描绘了下来,使得内容丰富、生动,具有极强的真实感。这么好的一幅画,大家想不想学习它的全部内容呢?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的思想马上进入了本课的内容,从而急于了解本文的内容,掌握其写作方法和特点,达到引人入胜的地步。这样,使学生容易入门,起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三、信息技术有效体现音乐导入法

即借助与课文内容联系紧密的歌曲作为导入的途径,这种方法灵活多样,有利于调动学生情绪,并能克服紧张心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学第五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时,课前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让学生欣赏,然后提出问题:你们喜欢这首曲子吗?作曲家为什么要写这首动听的曲子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再如:教学语文《小白杨》这一课时,播放阎维文演唱的《小白杨》(学生会唱的可一起随唱),然后在渲染的气氛中导入:同学们,歌曲中唱到了什么?你喜欢歌中的白杨吗?自由说一说,你在哪些地方见过白杨树?在茫茫的大戈壁上生长的白杨树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随着动人的歌声,一同与课文中的父子三人“坐上”通往新疆的直达专列,去那里亲自感受一下白杨树的坚强与美丽。利用音乐导入新课,同学们便自然而然轻松愉快地进入了学习新课的角色。

四、现代信息技术可帮助教师直观演示、诱引导入

利用实物展示仪可将挂图、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具展示给学生,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求知欲。如教学一年级《0的认识》时,我准备了3个盘子,第一个盘子里放了3个苹果,让学生看实物写数;在第二个盘子里放了1个苹果,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数。学生个个情绪高涨,我见机会来了,便拿出一个空盘子问:“这个盘子里有几个苹果?”学生答:“一个也没有!”“一个也没有,用怎样的数来表示呢?”这样使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对“0”所代表的意义有了深刻的理解。

五、信息技术可有效进行故事导入

小学生喜欢听奇闻轶事,在教学中引用相关的内容,编一些趣味故事制成多媒体课件,在绘声绘色的故事当中可增添浓厚的学习兴趣。我在上五年级数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采取伴音小故事《猪八戒吃西瓜》进行了导入。老师一边放着轻音乐,一边讲起了故事:孙猴子和猪八戒吃西瓜,唐僧给了孙猴子这个西瓜的1/4,给了猪八戒这个西瓜的1/3,猪八戒却说师傅偏心,于是哭起鼻子来。同学们,你能帮他的忙吗?”同学们一听,个个跃跃欲试,满怀激情,顺利进入了新课的学习之中。

当然,课堂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课堂导入效果会更好。

标签:;  ;  ;  

我的课堂导入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