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NF-κB活性在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后肝损伤中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健康长白仔猪42头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伤后1h、2h、4h、8h、12h和24h组,实验组建立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模型后,用免疫组化图像分析法测定各组肝内NF-κB活性及TNF-α含量,同时测定肝细胞凋亡指数和血清中ALT、AST水平,在光镜下观察各组肝脏组织学变化,电镜下观察肝脏超微结构改变。结果:伤后各组肝内NF-κB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于伤后1h和8h出现2个高峰(P<0.05);伤后各组肝内TNF-α含量和肝细胞凋亡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于伤后2h和12h出现2个高峰(P<0.05);血清ALT、AST水平在伤后明显升高,也于伤后2h和12h出现2个高峰(P<0.05);第2个高峰值均>第1个高峰值(P<0.05)。伤后1h、2h、4h组出现逐渐加重的肝细胞水肿、变性,伤后8h、12h、24h组出现逐渐加重的肝细胞点状坏死、灶状坏死、炎细胞浸润和肝细胞超微结构损伤。对照组光镜电镜下未见明显的损伤性变化。NF-κB与TNF-α、肝细胞凋亡指数,TNF-α与肝细胞凋亡指数及肝功能变化,均有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后肝内NF-κB活性、TNF-α含量一致性升高,其变化趋势与肝细胞凋亡、肝脏结构和功能损伤变化基本一致, NF-κB可能在促进肝细胞凋亡的同时使TNF-α表达增多来共同介导肝损伤。NF-κB可能是防治腹部火器伤后继发性肝损伤的一个极具潜力的治疗靶点。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腹部火器伤论文; 肝细胞凋亡论文; 肝损伤论文;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