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人粘膜病原微生物的分子致病机理及分子诊断学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作者: 刘翠华
导师: 马文丽
关键词: 族链球菌,脆弱类杆菌,荚膜多糖,树突状细胞,人乳头瘤病毒,芯片
文献来源: 第一军医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包括共生菌在内的微生物遍布于人体的体表(如皮肤)或粘附于粘膜上皮组织(如胃肠道、呼吸道、阴道等处)。它们的总数远远超过人体细胞总数。在与其宿主长期共同演化的过程中,这些微生物发展了种类繁多的共生或致病因子和手段,以便于它们与宿主相互作用并引起一系列生物学反应,从而使得它们更好地侵入宿主细胞,并在其中长期生存,繁殖,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还引起宿主细胞癌变。因而,鉴定这些共生于人类的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因子并研究其分子致病机理,以及对病原体进行早期诊断是有效预防和治疗其感染的关键所在。本研究综合应用细菌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以及免疫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首先对两个重要的人体共生病原微生物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和脆弱类杆菌(B.fragilis)的分子致病机理进行了研究;然后以重要致癌病原体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为对象,探索了限制性显示(restriction display,RD)和DNA芯片技术在病原体分子诊断中的应用前景。 B族链球菌(GBS)是一种革兰式阳性链球菌。它共生于多数人类胃肠道,并且也是引起新生儿脓血症,脑膜炎和肺炎等致命性感染的主要病原体。GBS的荚膜多糖(capsular polysaccahride,CPS)不仅是其主要的致病决定因子,而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前言
第1章 CpsL,一个预测的GBS荚膜多糖重复单位转运蛋白的分子遗传学及功能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第2章 GBS毒力调控机理研究:全局性调控因子Pho B和数量感应相关分子LuxS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及GBS中的数量感应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第3章 脆弱类杆菌荚膜多糖的研究:荚膜多糖缺失突变株的构建及其特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第4章 宿主粘膜免疫机理研究:脆弱类杆菌与宿主树突状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第5章 限制性显示及DNA芯片技术在人乳头瘤病毒分子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
5.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附录:英文缩写词表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原创性声明及版权使用授权说明
发布时间: 2006-01-06
参考文献
- [1].Magnetospirillum gryphiswaldense MSR-1中OxyR-Like和Crp蛋白的功能分析[D]. 温彤.中国农业大学2016
- [2].猪链球菌2型SsPepO和SsPspC致病性及△SsPepO/△SsPspC缺失突变株免疫效力研究[D]. 胡进.华中农业大学2014
- [3].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超氧化物歧化酶在菌膜形成中的功能解析[D]. 索玉娟.上海交通大学2013
- [4].依博素生物合成基因ste7、ste10的克隆、表达和功能分析及ste7-ste15双基因敲除菌株的构建研究[D]. 白利平.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
- [5].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菌膜状态下的抗氧胁迫分子机制[D]. 黄艳燕.上海交通大学2013
- [6].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热核酸酶的功能鉴定及表达调控[D]. 胡瑜.上海交通大学2013
- [7].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毒素ApxIV的致病性及基因缺失弱毒疫苗的研究[D]. 刘金林.华中农业大学2009
- [8].RaGAPDH的发现及其在R.anatipestifer致病中的作用研究[D]. 高继业.重庆医科大学2014
- [9].A群链球菌CovRS双组份系统致病机制研究[D]. 李锦铨.华中农业大学2013
- [10].黄脂菌素生物合成机理研究[D]. 张维克.上海交通大学2012
相关论文
- [1].某些重要人类致病微生物分子进化的研究[D]. 陶江.南开大学2004
- [2].猪附红细胞体分子诊断与致病机理的研究[D]. 贾杏林.中国农业大学2005
- [3].应用消减杂交和基因芯片技术研究BCR-ABL基因沉默诱导的K562细胞凋亡[D]. 宋艳斌.第一军医大学2005
- [4].新型病原体的探索研究[D]. 潘文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1999
- [5].呼吸道感染的微生物种群生态学研究[D]. 鲁辛辛.内蒙古大学2002
- [6].斑点叉尾鮰源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分离、鉴定与致病机理研究[D]. 耿毅.四川农业大学2006
- [7].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及其与人体代谢相关性的研究[D]. 王保红.浙江大学2007
- [8].细菌效应蛋白致病机理和拟南芥抗性机制的研究[D]. 张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7
- [9].重要病原微生物比较基因组研究的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应用[D]. 魏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7
- [10].两种肠道疾病中肠道菌群结构变化的分子生态学研究[D]. 张美玲.上海交通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