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状态,目标是实现自然、社会与人的和谐发展,根本任务是广泛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价值取向是实现社会的公平与公正。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子系统都达到和谐的状态,这也就要求高校校园文化环境的和谐构建。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阐述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环境的内涵、要素、特征、作用与功能,讲述和谐、校园文化、校园文明、校园环境以及和谐文化与校园文化等相关概念,指出在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时应当注意其理念、目标、特点、基础和保证以及应当坚持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论文经过研究,认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对传统文化时代价值的继承、创新与超越,是繁荣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需要,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增强高校核心竞争力进而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需要。有利于陶冶、激励和规范人,有利于培养审美观,有利于树立当代大学的形象,有利于大学生树立和谐观意识,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得出结论:要注重大学理念、静态校园文化、动态校园文化、立体校园文化、网络文化、个人内心和社会大环境的和谐构建。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ABSTRACT导论一、选题背景及其意义二、论文立意三、基本论述框架四、研究方法第一章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环境相关概念阐释第一节 高校校园文化环境的涵义、要素、特征、作用与功能一、高校校园文化环境的内涵二、高校校园文化环境的要素三、高校校园文化环境特征四、高校校园文化环境的功能第二节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环境相关概念一、和谐二、校园文化三、校园文明四、校园环境五、和谐文化与和谐校园文化第二章 高校校园文化环境的现状、问题及其根源分析第一节 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现状一、对校园文化环境及其建设的认识不到位二、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缺乏一定的深度三、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个性特色不明显四、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有效创新不够五、基于以上原因,必然会伴随产生一系列短时期内难以抚平的创伤第二节 高校若干不和谐因素产生的根源一、高教管理体制改革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的步伐二、高校内部压力和外部拉力的双重作用引起高校校园躁动三、高校扩招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日益凸显四、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偏差第三章 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时代的诉求第一节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功能性分析一、校园文化环境是育人的重要载体二、校园文化环境是高等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三、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发展新世纪名校战略的重要基础第二节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必要性具体探索一、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对传统文化时代价值的继承与创新二、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繁荣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需要三、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四、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五、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增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需要第四章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思考第一节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与方针原则一、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二、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方针原则第二节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思考一、从高校生存发展角度来说,要锤炼和谐的大学理念二、从历史长河发展角度来看,要建设静态和谐校园文化环境三、从空间现实发展角度来看,要建设动态的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四、从具体高校文化环境实物建设角度而言,要建设隐性和谐校园文化环境五、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看,要摸索构架和谐个人内心环境六、从高校生存衍生的外界境况而言,要构建和谐的社会大环境结语参考文献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高校论文; 和谐论文; 校园文化环境论文; 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