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ZnO是一种Ⅱ-Ⅵ族直接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室温下禁带宽度为3.37eV,激子束缚能为60meV,可实现室温下的激子复合发光,在短波长发光器件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同时,ZnO材料安全无毒、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都比较好,已成为目前研究最多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之一。本文以醋酸锌和六次甲基四胺为反应物,采用水热法制备出本征ZnO粉体材料和过渡金属Co、Mn掺杂ZnO粉体材料。采用XRD、EDS、SEM、PL谱研究了其晶体结构、成分、表面形貌和光致发光特性,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出了制备高质量Zn0粉体材料的工艺参数;在此工艺基础上制备了Co、Mn分别掺杂的ZnO粉体材料,讨论了掺杂量对其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和光致发光特性的影响,并探讨了ZnO晶体生长机理和ZnO材料的发光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部分:1、在正交实验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水热法制备了ZnO粉体材料,选择溶液浓度、生长时间、生长温度和溶液PH值为考察因素,制备出结晶良好的ZnO粉体材料。获得了优化的实验工艺,即Zn2+浓度为0.03mol/L,反应温度为140℃,反应时间为10h,溶液PH值为9。2、当Co元素掺入ZnO时,(002)面衍射峰向大角度方向移动,晶格参数变小,原因是Co以替位的形式进入晶格,引起晶格畸变所致;随着掺杂量的增加,衍射峰强度减弱,表面形貌变差。在386nm和468nm处观察到了光致发光峰,386nm处的紫外发光峰来自于ZnO的带边激子跃迁,468nm处的蓝光发光可能来自于Zni→Vzn或者Zni→Oi的跃迁。3、当Mn元素掺入ZnO时,(002)面衍射峰向小角度方向移动,晶格参数变大,原因是Mn的固溶度低于Co,少量Mn以替位式掺杂进入晶格,部分Mn存在于晶格的间隙或吸附于表面,引起晶格参数变化,同时衍射峰强度变差,表面形貌分布不均匀。在386nm和468nm处观察到了光致发光峰,386nm处的紫外发光峰来自于ZnO的带边激子跃迁,468nm处的蓝光发光可能来自于Zni→Vzn或者Zni→Oi的跃迁。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 ZnO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3 ZnO的基本性质1.3.1 ZnO的晶体结构1.3.2 ZnO的光学性质1.3.3 ZnO的磁学性质1.3.4 ZnO的电学性质1.3.5 ZnO的其他性质1.4 ZnO材料的应用1.4.1 太阳能电池1.4.2 激光器1.4.3 电子器件1.4.4 气敏器件1.5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及论文结构第二章 水热法制备ZnO粉体材料的工艺设计2.1 ZnO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2.1.1 固相反应法2.1.2 化学沉淀法2.1.3 喷雾热分解法2.1.4 溶胶-凝胶法2.1.5 水热法2.2 实验设备及主要原料2.2.1 实验设备2.2.2 主要原料2.3 实验流程2.4 样品结构与性能的表征2.4.1 样品的晶体结构测试2.4.2 样品的形貌测试2.4.3 样品的发光特性表征2.5 本章小结第三章 水热法制备ZnO及其结果分析3.1 正交设计相关知识3.1.1 因素及水平3.1.2 实验方法综述3.2 工艺设计3.2.1 正交表因素及水平的选定3.2.2 正交实验表的确定3.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3.3.1 样品的XRD分析3.3.2 样品的扫描电镜分析3.3.3 ZnO晶体的生长机理3.3.4 水热反应中各因素的影响作用3.4 本章小结第四章 Co和Mn掺杂ZnO的制备及其结果分析4.1 Co、Mn掺杂ZnO实验设计4.1.1 实验方案设计4.1.2 实验流程4.2 样品的XRD测试结果及分析4.2.1 Co掺杂ZnO的XRD分析4.2.2 Mn掺杂ZnO的XRD分析4.3 样品的SEM测试结果及分析4.3.1 Co掺杂ZnO的SEM及分析4.3.2 Mn掺杂ZnO的SEM及分析4.4 样品的PL谱测试结果及分析4.4.1 ZnO的发光理论4.4.2 Co掺杂ZnO的PL谱测试结果及分析4.4.3 Mn掺杂ZnO的PL谱测试结果及分析4.5 本章小结总结参考文献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水热法论文; 光致发光论文; 掺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