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围联盟和规模联盟非对称绩效实证研究 ——基于学习理论的视角

范围联盟和规模联盟非对称绩效实证研究 ——基于学习理论的视角

论文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竞争环境和竞争方式的改变,战略联盟成为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成为跨国企业实施全球战略的一个组织形式与制度安排。基于资源基础观,战略联盟可以分为规模联盟和范围联盟。本研究从组织学习理论的视角分析,认为规模联盟和范围联盟中的潜在学习机会存在差异,同时由于战略联盟中的企业具有不同的学习能力,从而会导致规模联盟和战略联盟之间以及同一类型战略联盟之中会出现非对称绩效,即联盟企业出现改组、接管、维持和解散的可能性存在差异。此外,战略联盟自身的特征以及战略联盟合作伙伴即联盟企业的母公司特征也会对战略联盟的非对称绩效产生影响。以我国汽车行业中的战略联盟为研究样本,通过对104家汽车行业的联盟进行统计分析和假设检验,本文得到如下主要研究结论:1)范围联盟与规模联盟维持、改组、接管或解散的可能性不存在显著区别;2)范围联盟中,联盟企业的学习吸收能力和母公司的知识管理能力越强,联盟企业越趋于保持稳定;3)规模联盟中,联盟企业的知识可得性越强,其稳定性越高,越有可能保持维持状态;4)联盟成立时间越长,联盟被改组、接管或解散的可能性越高;两企业合作组建的联盟比多企业联盟的稳定性更低,更有可能出现改组、接管或解散;联盟合作伙伴对等持股的联盟企业比非对等持股的联盟更可能出现改组、接管或解散;5)联盟企业的母公司之间的地理位置远近、之前的联盟经验以及母公司之间的相对竞争地位,对联盟的维持、改组、接管或解散等绩效结果没有显著影响;6)我国汽车行业中,联盟企业的中方母公司和外方母公司组建联盟的目的存在明显区别,但在组建联盟之后的绩效改变上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通过对中外企业组建联盟的目的和联盟后绩效的比较分析,发现中外企业的显著差异在于中方企业的需求更多地体现在研发技术、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上,而外方企业则基本是重心放在中国的市场,同时会基于战略目的积极地防止中方学习到其核心技术。研究发现,某种程度上,在获取市场和利润的战略目的上,中外企业在联盟合作中能够达成较一致的战略目标,从而获得“双赢”。而在谋取对市场竞争的各种层面或各个渠道的控制上,合作伙伴之间会存在较强的相互牵制和防范。此时组织学习能力和知识风险防范机制就会起到关键作用。由于现有战略联盟的研究大多针对发达市场国家,新兴市场国家中,特别是我国国内的战略联盟研究还较为欠缺。本研究是对我国本土战略联盟实证研究的有益补充,并从范围联盟和规模联盟非对称绩效的角度填补了该项研究的空白,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同时集中针对汽车行业进行分析,深入探讨了我国汽车行业,特别是本土企业在组建战略联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实践指导,同时也为政府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内容和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流程和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战略联盟研究综述
  • 2.1.1 战略联盟的界定和类型
  • 2.1.2 组织学习视角的战略联盟研究
  • 2.1.3 资源基础观的联盟研究与联盟学习
  • 2.1.4 战略联盟绩效的相关研究
  • 2.2 国内战略联盟的相关研究
  • 2.2.1 战略联盟的组建动因
  • 2.2.2 战略联盟的稳定性
  • 2.2.3 战略联盟的类型
  • 2.2.4 战略联盟绩效的影响因素
  • 2.3 本文研究空间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汽车行业战略联盟发展历程
  • 3.1 全球汽车行业发展概况
  • 3.2 我国汽车行业战略联盟的发展
  • 3.2.1 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概况
  • 3.2.2 我国汽车行业战略联盟的发展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假设与模型
  • 4.1 概念定义
  • 4.2 研究假设推导
  • 4.2.1 规模联盟与范围联盟的非对称绩效
  • 4.2.2 联盟特征与联盟绩效
  • 4.2.3 联盟企业的母公司特征与联盟绩效
  • 4.3 关系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设计
  • 5.1 研究对象的说明
  • 5.2 变量的测量
  • 5.3 问卷设计与调查
  • 5.4 研究方法上的思考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统计分析与结果
  • 6.1 基本描述性统计
  • 6.1.1 总体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6.1.2 样本的分类描述统计
  • 6.2 回归分析与假设检验
  • 6.2.1 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
  • 6.2.2 总体样本的Logistics 回归分析
  • 6.2.3 范围联盟和规模联盟内部企业非对称绩效的检验
  • 6.3 战略联盟合作伙伴的中外比较
  • 6.3.1 中外母公司组建联盟的目的比较
  • 6.3.2 中外母公司组建联盟后的企业绩效比较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果的讨论
  • 7.1 假设检验结果总览
  • 7.2 主要研究结果的讨论
  • 7.2.1 样本的总体特征
  • 7.2.2 范围联盟和规模联盟之间的非对称绩效
  • 7.2.3 组织学习因素对联盟非对称绩效的影响
  • 7.2.4 联盟特征和母公司特征对联盟非对称绩效的影响
  • 7.2.5 中外母公司联盟目的和联盟后绩效的比较
  • 7.3 研究启示及政策建议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刀具钝化非对称刃口对铣削温度场影响的研究[J]. 机床与液压 2020(01)
    • [2].高场非对称波形离子迁移谱检测分析二氧化硫[J]. 现代化工 2020(04)
    • [3].“非对称制华”——论日本海上战略新思维[J].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20(02)
    • [4].非对称异型沉箱浮游稳定计算[J]. 水运工程 2020(04)
    • [5].度相关非对称相互依赖网络的鲁棒性[J].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9(06)
    • [6].应用于风场探测的多普勒非对称空间外差光谱技术[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0(11)
    • [7].基于物联网的任务节点负载非对称匹配方法研究[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0(07)
    • [8].面向2035年的非对称创新[J]. 中国科技论坛 2020(10)
    • [9].矩形波导中宽带非对称声传输[J]. 声学学报 2020(05)
    • [10].服装设计中非对称图案的视觉感受研究[J]. 山东纺织科技 2020(05)
    • [11].非对称策略在审讯中的运用[J].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 2018(02)
    • [12].非对称作战素养:信息化战争谋求打赢能力的关键[J]. 国防科技 2016(03)
    • [13].我国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02)
    • [14].经济周期非对称性波动特征研究进展[J]. 经济学动态 2015(09)
    • [15].非对称创新:中国企业的创新追赶之路[J]. 管理学季刊 2020(02)
    • [16].圆锥曲线中非对称代数式的处理方法[J].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2020(09)
    • [17].大规模非对称线性方程组的并行计算方法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15)
    • [18].我国蔬菜市场价格非对称传导原因分析[J]. 价格月刊 2020(11)
    • [19].基于水分掺杂的高场非对称波形离子迁移谱检测硫化氢的研究[J]. 分析测试学报 2020(02)
    • [20].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非对称性研究[J]. 山东财经大学学报 2020(04)
    • [21].阀控非对称液压缸数学模型及建模方法研究[J]. 机械工程师 2020(08)
    • [22].论金融制裁的非对称性和对称性——中美金融“脱钩”的法律冲突和特质[J].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2020(05)
    • [23].金融业系统性风险溢出的非对称性研究[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24].试析我国金融不稳定性及其对宏观经济非对称的影响[J]. 现代商业 2017(03)
    • [25].玉米国内外价格非对称传递研究[J]. 统计与决策 2016(03)
    • [26].大断面巷道顶板非对称破坏分析与控制研究[J]. 能源与节能 2016(04)
    • [27].非对称电液伺服阀控制非对称缸系统仿真分析[J].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16(04)
    • [28].我国宏观经济动态调整的非对称性特征研究[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5(01)
    • [29].植物对称性竞争与非对称性竞争研究进展及展望[J]. 植物生态学报 2015(05)
    • [30].中美非对称相互依赖与权力变迁的实证分析[J]. 世界经济研究 2015(10)

    标签:;  ;  ;  ;  

    范围联盟和规模联盟非对称绩效实证研究 ——基于学习理论的视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