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恶性黑素瘤中uPA、MMP-9基因甲基化的相关研究

皮肤恶性黑素瘤中uPA、MMP-9基因甲基化的相关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1)研究皮肤恶性黑素瘤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基因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其mRNA表达的关系。(2)探讨uPA、MMP-9基因甲基化在皮肤恶性黑素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1)体外培养人表皮恶性黑素瘤A375细胞系,采用MTT法观察S-腺苷甲硫氨酸(SAM)对A375细胞增殖的影响。(2)按不接受和接受不同浓度SAM(100,250,400μmol/L)干预2天,3天,5天,分别将A375细胞系设立为对照组和处理组。采用半定量PCR(RT-PCR)法比较对照组和处理组A375细胞系uPA、MMP-9mRNA转录水平的差异。(3)采用甲基化特异性多聚酶链反应法(MS-PCR)比较两组A375细胞系uPA、MMP-9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的变化。结果:(1)MTT结果显示SAM对A375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2)uPA、MMP-9 mRNA在对照组A375细胞中均显著表达,且基因启动子区分别呈完全去甲基化或部分去甲基化状态。(3)经SAM干预后uPA、MMP-9 mRNA表达不同程度降低,并且SAM对基因转录的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同时uPA、MMP-9基因启动子区去甲基化程度逐渐降低,发生不同程度高甲基化。结论:SAM干预后显著降低皮肤恶性黑素瘤A375细胞中uPA、MMP-9mRNA表达,这种表达的降低可能与uPA、MMP-9基因启动子区出现的高甲基化有关。因此,uPA、MMP-9基因低甲基化可能对皮肤恶性黑素瘤发生和发展起一定作用。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1 主要实验仪器及试剂
  • 2 实验方法及步骤
  • 第二章 结果
  • 1 SAM对恶性黑色素瘤细胞株A375细胞增殖的影响
  • 2 SAM处理前后恶性黑色素瘤细胞株A375细胞中uPA基因mRNA的表达的差异
  • 3 SAM处理前后恶性黑色素瘤细胞株A375细胞中MMP-9基因mRNA的表达的影响
  • 4 SAM处理前后恶性黑素瘤细胞株A375细胞中uPA和MMP-9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
  • 第三章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论著
  • 相关论文文献

    • [1].核转运蛋白基因2的表达在皮肤恶性黑素瘤临床预后中的作用[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9(03)
    • [2].大同市恶性黑素瘤43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 2019(24)
    • [3].以反复感染为主要表现的肢端恶性黑素瘤1例[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8(02)
    • [4].皮肤镜辅助诊断恶性黑素瘤一例[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7(07)
    • [5].恶性黑素瘤治疗有新药[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6(09)
    • [6].恶性黑素瘤1例[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3(08)
    • [7].恶性黑素瘤系统治疗的新进展[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3(10)
    • [8].恶性黑素瘤男性患者 死亡率比女性高七成[J]. 医药与保健 2013(09)
    • [9].肢端恶性黑素瘤的三级阶梯式外科治疗76例临床分析[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20(11)
    • [10].长链非编码RNA在恶性黑素瘤中的研究进展[J]. 肿瘤 2018(10)
    • [11].原发性食管恶性黑素瘤的诊断经验分享[J]. 肿瘤学杂志 2016(10)
    • [12].阴茎恶性黑素瘤[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2(09)
    • [13].5例少见恶性黑素瘤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分析[J].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5(03)
    • [14].恶性黑素瘤的治疗新进展[J]. 医学综述 2013(01)
    • [15].恶性黑素瘤的诊治进展[J]. 皮肤病与性病 2012(01)
    • [16].鼻腔鼻窦恶性黑素瘤患者三例的护理[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20)
    • [17].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恶性黑素瘤临床疗效的初步分析[J].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2012(06)
    • [18].英研发新药 可有效延长恶性黑素瘤患者生命[J]. 科技传播 2011(17)
    • [19].英研发新药 可有效延长恶性黑素瘤患者生命[J]. 泸州科技 2011(03)
    • [20].62例Ⅰ、Ⅱ期皮肤恶性黑素瘤回顾性分析[J]. 四川医学 2010(05)
    • [21].恶性黑素瘤的最新动态(三)[J]. 中国美容医学 2008(03)
    • [22].恶性黑素瘤的最新动态(八)[J]. 中国美容医学 2008(08)
    • [23].肢端皮肤恶性黑素瘤1例[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8(10)
    • [24].分析鼻腔鼻窦恶性黑素瘤患者8例护理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4(25)
    • [25].皮肤恶性黑素瘤患者临床病理诊断的体会[J]. 中国实用医药 2013(16)
    • [26].VEGF-C在皮肤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 医药论坛杂志 2012(05)
    • [27].肝转移性眼底恶性黑素瘤的治疗探讨(附5例剖腹探查经验)[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2(09)
    • [28].鼻腔鼻窦恶性黑素瘤14例临床分析[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9(17)
    • [29].乙酰肝素酶蛋白在皮肤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J].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9(06)
    • [30].白介素-22及其受体在皮肤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及临床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 2008(33)

    标签:;  ;  

    皮肤恶性黑素瘤中uPA、MMP-9基因甲基化的相关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