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粮食是人类生存之本,粮食产业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关系到国家的安全。粮食安全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在今后几年甚至几十年里都会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首要问题。在开放的环境里,中国如何保障粮食产业的安全,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应该成为政府制定的国家发展战略中一个需要实现的目标。研究我国的粮食产业安全问题,有助于认清我国粮食产业安全的现状,有助于认识维护粮食产业安全需要的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对促进国家经济健康发展、保持社会长久安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我国粮食产业安全问题。在界定“粮食产业安全”的概念后,确定评价粮食产业安全的指标,建立评价粮食产业安全的模型,用中国统计年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等公开发布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我国现阶段粮食产业安全所处的状态——称之为产业安全度,并就维护我国粮食产业安全提出应该关注的问题和相关的政策建议。通过实证分析,得出1999~2009年我国粮食产业国内环境处于基本安全的状态,并随着我国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加大对粮食产业的直接补贴,从2004年开始有转好的趋势。粮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却从基本安全变成了不安全的状态,这是因为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粮食与国外粮食在价格、质量等多方面上不具有优势。由于我国粮食基本上能保持自给,且增加了对化肥、农药等物质的生产,我国粮食对外依存度处于安全状态。综合所有这些评价指标,得到我国粮食产业总体上处于基本安全的状态。本文的新见解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评价指标的选择上。在借鉴其他研究者使用的层次分析法(把评价指标分为产业国内环境指标、国际竞争力指标、对外依存度指标、产业控制力指标四个层次)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时期影响粮食产业安全的因素,选定影响我国粮食产业安全的评价指标。第二,在指标权重的设定上。给出描述产业安全的数值——产业安全度的取值区间后,对各个指标的原始数据赋值并进行因子分析,用一个指标关于某个公因子的公因子方差在所有指标关于该公因子的公因子方差之和中所占比重作为这个指标的权重。由于一个指标关于某个公因子的公因子方差反映该公因子解释这个指标提供信息的能力。所以,这样设定的权重使得由加权平均得出的评价产业安全程度的数值避免了主观随意,且使赋权有充分的依据或理由。最后,根据分析的结果,借鉴国外保护粮食产业安全的方法,提出维护我国粮食产业安全应该建立或完善的法律法规,应该采用的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