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2,2’5,5’-四氯联苯和雌二醇对鸡生殖功能的影响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作者: 张易祥
导师: 李赞东
关键词: 原始生殖细胞,四氯联苯,雌二醇,精卵作用
文献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禽类胚胎离开母体在密闭的蛋壳内完成全部发育,其原始生殖细胞(PGCs)的迁移和发育不同于哺乳动物。作为精子和卵子的祖代细胞,PGCs起源于胚盘的上胚层,当入孵20小时左右时,组织间迁移至原条期生殖新月部位;入孵50小时左右时进入血液循环中,而后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生殖原基部位;入孵72小时左右时完成血液循环至生殖原基的迁移,最后在生殖原基定居、增殖、分化成配子。PGCs的独特的迁移路线,使得胚胎进行外源性物质处理后,在胚胎的胚盘、原条期生殖新月部位、血液循环及性腺四个部位能较为方便地分离PGCs,于生存状态下进行外源物质对PGCs增殖性迁移影响的研究。 禽类的精卵相互作用也和哺乳动物有很大的不同。母鸡受精一次后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连续产受精蛋而不再需要人工受精或自然交配。在禽类受精过程中,精卵的相互作用发生在排卵后10—20分钟的输卵管的漏斗部。可通过精子穿过卵黄内膜时由于水解作用所产生的孔和卵黄外膜所捕获的精子数来研究精卵结合。同时,精子在体外可与分离的卵黄膜内层进行作用。这种体外精卵作用和体内精卵作用均可很好地反映精子和/或卵子的活性状态。 本研究利用禽类原始生殖细胞的迁移特点和禽类精卵相互作用的特征,研究了雌二醇(E2)和具有雌激素活性的2,2’,5,5’—四氯联苯(PCB52)对鸡的生殖系统的影响,研究建立检测PCBs/E2的动物模型,为人类制定和预防环境激素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结果表明: 1.E2对鸡胚PGCs的增殖性迁移无明显影响。同时,对发育30期以前的鸡胚而言,PGCs的迁移对E2并没有一个敏感期,其PGCs的增殖性迁移并不受不同发育期暴露E2的影响。由于E2是通过雌激素受体发生作用的,所以,本实验结果表明,在鸡胚PGCs迁移期间,PGCs的雌激素受体可能还没有合成。 E2不影响PGCs由胚盘至生殖新月的迁移过程,E2也不影响PGCs从生殖新月进入血液的迁移过程,因此,E2对PGCs由胚盘中央区组织迁移至生殖新月区,再由生殖新月区迁移至血液循环的过程无明显影响。 用PCB52处理胚盘后,阻碍了PGCs由胚盘向生殖新月明区的迁移,也影响了PGCs从生殖新月明区向血液循环的迁移及此后在性腺的定居过程。 PCB52对PGCs发育的影响可能主要是毒性作用的结果,不是其类雌激素作用的结果。由此推断,PGCs迁移过程中可能没有雌激素受体参与。 PCB52处理过的受体胚胎明显阻碍外源PGCs的增殖性迁移。PCB52在鸡胚体内的半衰期很长,对细胞的毒性作用至少持续100多小时,对胚胎的原始生殖细胞可造成长久的有害影响。 E2处理过的受体胚胎对外源PGCs由胚盘中央经生殖新月至血液循环,再由血液循环到达生殖原基的增殖性迁移无明显影响。 2.用不同浓度的PCB52和E2于37℃处理新鲜精子20min,然后和同一只母鸡所产蛋的卵黄膜内层体外反应,浓度大于0.001μmol/1 PCB52对卵黄膜内层(IPVL)的孔数有明显影响(P<0.05),和对照组相比E2的影响不显著(P>0.05)。 用相同浓度的PCB52和E2于37℃处理新鲜精子20min后,然后和不同母鸡所产蛋的卵黄膜
论文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2.多氯联苯及其对鸟类发育的影响
3.国内外研究现状
4.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实验部分
实验1.雌二醇对鸡胚原始生殖细胞及性腺发育的影响
实验2.雌二醇处理鸡胚后对生殖新月明区原始生殖细胞分布的影响
实验3.2,2’,5,5’-四氯联苯对鸡胚原始生殖细胞增殖性迁移的影响
实验4.雌二醇和2,2’,5,5’-四氯联苯对外源原始生殖细胞迁移和增殖的影响
实验5.雌二醇和2,2’,5,5’-四氯联苯对精卵结合的影响
第三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读博期间撰写论文及会议交流
发布时间: 2005-07-18
参考文献
- [1].鸡PGCs生成过程中C1EIP基因调控机制的研究[D]. 李东.扬州大学2017
- [2].猪原始生殖细胞体内跟踪、体外培养及遗传印记的研究[D]. 丛义梅.东北农业大学2013
- [3].山羊类胚胎干细胞和PGCs的培养与鉴定[D]. 刘羿羿.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
- [4].CDK2AP1,SMARCE1及PGCs在鸡胚性腺发育中的作用研究[D]. 杨宇.华中农业大学2011
- [5].采用转染血液循环期原始生殖细胞方法和鸡—兔异种动物核移植方法制备转基因鸡[D]. 周振明.中国农业大学2004
相关论文
- [1].三氧化二砷雌激素样效应及生殖发育毒性的研究[D]. 夏雅娟.内蒙古大学2008
- [2].鸡蛋中主要生物活性物质的制备及应用性质的研究[D]. 汪家琦.东北农业大学2000
- [3].Aroclor 1254对小鼠生殖毒理的研究[D]. 马保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
- [4].鸡输卵管组织特异性基因打靶载体的构建及诱导鸡免疫耐受模型的建立[D]. 赵晨.中国农业大学2005
- [5].泰和乌鸡必需氨基酸需要量、模式及消化率研究[D]. 瞿明仁.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
- [6].优质鸡肌内脂肪代谢调控及其与肉质性状关系的研究[D]. 杨烨.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
- [7].植物雌激素大豆黄酮对鸡胚卵巢和成鸡卵泡发育调控机理的研究[D]. 刘红云.浙江大学2006
- [8].黄酮类化合物缓解内分泌干扰物引起的雄性鸡胚生殖毒性机理的研究[D]. 米玉玲.浙江大学2006
- [9].鸡胚原始生殖细胞增殖调控机制的研究[D]. 唐新燕.浙江大学2006
- [10].农药类环境激素低剂量暴露对鲫鱼内分泌干扰效应及生物标志物研究[D]. 伊雄海.上海交通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