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从东南亚金融危机到2008年全球的次贷危机,世界经济遭遇重创,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问题逐渐纳入公司治理研究的视野,金融机构是国民经济的中介和支柱,其公司治理的好坏直接关系整个国民经济能否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随着2010年7月农业银行的上市,传统的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至此全部上市,我国已经有16家上市商业银行。随着我国加入WTO时银行业5年过渡期承诺的到期,外资银行已经享有完全国民待遇,在此大背景下,如何培养一批具备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的现代银行来抵御和防范外资银行入主本土后的残酷竞争就显得格外重要。因此,在当今世界经济紧密联结的今天,深入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的治理现状,找出与国际“老字号”银行公司治理之间的差距,依据国情改进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具有众多历史遗留问题的国有商业银行的治理机制就有鲜明的时代意义。首先,由于商业银行在一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自身经营中具有的特点,本文分别分析了商业银行的特殊性以及由此导致的其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多元的公司治理目标,更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性以及外部治理机制作用的有限性。其次,本文采用规范研究和对比分析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重点从内部公司治理机制的视角着手,利用各上市商业银行的年报相关数据,从股权结构、董事会构成和高管激励三个方面列明分析了上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现状,并结合对比分析了国际银行的治理特征。股权结构方面,本文重点选取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制衡度、第一大股东性质、前十大股东中外资持股情况等作为切入点;董事会构成方面,本文选取了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会议次数、专业委员会设置情况等维度分析;高管薪酬方面,本文主要从薪酬制度的构成、管理层是否持股、是否实施了长期激励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三,本文认为一定的治理结果总是一定的治理机制的最终体现,换句话说,上文分析的治理现状总会导致一定的治理结果,因此,本文在对银行进行分类的基础上选取了衡量治理结果的两个指标,一个反映盈利状况,用每股收益指标替代;另一个反映资产质量状况,用不良贷款率指标替代。通过对治理结果的分析发现,无论在收益方面还是资产质量方面,国有商业银行总是处于对比各方中不良者的位置,因此,本文把目光聚焦于国有商业银行,重点评价其公司治理机制上到底存在怎样的缺陷。股权结构方面,其出资者定位模糊,一股独大,股权制衡度比较低;董事会制度方面,存在党委会和董事会权责划分不清,董事任命的行政色彩性,独立董事和监事会职责的重合问题;高管激励方面,高管薪酬相对偏低,激励体系存在缺陷,缺乏长期有效激励等。第四,针对国有商业银行治理存在的缺陷,本文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如打破国家必须绝对控股的思想魔咒,积极推进股东多元化改革,明确财政部和汇金公司的出资人定位;划清党委会和董事会,独立董事和监事会之间权责界限,建立银行独立董事人才库等;提升薪酬水平的竞争力,推行员工持股计划,股票期权等长期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