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对痤疮乳膏治疗轻、中度(Pillsbury痤疮分级Ⅰ~Ⅱ级)痤疮进行疗效评价及安全性评价;从对实验性兔痤疮模型兔耳皮肤角化、血清睾酮雌二醇与血流变的影响以及对小鼠炎症模型的影响等方面初步探索痤疮乳膏的作用机制。方法:临床部分1.按纳入病例的先后顺序将患者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对照组。2.治疗方法:试验组33例,外用痤疮乳膏,对照组31例外用0.025%维A酸乳膏。各组的用药方法为先用温水洗净患处,轻轻揩干后将药物均匀涂于患处,轻揉1-2分钟,每晚1次,2周为1个疗程,连用6周。3.观察方法:患者在初诊及治疗后第2周、第4周、第6周分别填写观察表格,记录丘疹、脓疱、白头和黑头粉刺的数目,询问用药的依从性,记录不良反应。4.疗效评价方法:参考1997年10月中华医学会美学与美容分会皮肤美容学组制定的《寻常痤疮严重程度分级和疗效判定标准》进行疗效观察。根据治疗第2周、第4周、第6周前后皮损数目计数计算疗效指数,并依据综合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根据炎性皮损、非炎性皮损的积分标准进行积分,观察治疗组、对照组对两类皮损的影响。每2周进行一次疗效评价及比较。同时根据与入组时比较,试验过程中患者新出现或加重的症状、体征和疾病,进行安全性评价。实验部分1.痤疮乳膏对兔耳实验性痤疮模型角化作用、激素水平及血流变的影响:(1)造模: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适应性饲养一周后开始造模。按Kligman方法于每只家兔左耳内侧面耳管开口处2cm×2cm范围,用1ml注射器每日涂煤焦油1次,每次约0.5mL,连续2周。在涂煤焦油时,需将前日涂煤焦油所形成的黑色痂皮轻轻揭掉。涂煤焦油至第14天随机选取3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在涂药处取表皮活检,以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依照实验性粉刺的组织学判定标准于光镜下观察组织学改变,(+)-(+++)提示兔耳实验性痤疮模型已形成。(2)分组:雄性日本大耳白兔6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正常组,共8只;另一组52只为造模组。按上述方法造模14天后,造模组依据体重、兔耳的肉眼观察评分随机分为痤疮乳膏大剂量组、痤疮乳膏中剂量组、痤疮乳膏小剂量组、痤疮乳膏剂基质组、阳性药组以及模型组,每组各8只。(3)给药:从实验第15天开始外用涂抹给药,剂量分别为痤疮乳膏大剂量组(0.08g生药/kg.d),痤疮乳膏中剂量组(0.04g生药/kg.d),痤疮乳膏小剂量组(0.02g生药/kg.d),痤疮乳膏剂基质组(0.13g基质/kg.d),阳性药组(0.025%维A酸乳膏1.4×10-5g/kg.d),模型组与正常组(给予0.13ml/kg生理盐水外用),给药部位均为兔左耳内侧面耳管开口处2cm×2cm范围每天涂药1次,连续涂药14天。(4)检测指标:体重:实验第0天、14天、28天称取实验动物体重;肉眼观察评分:造模及给药过程中,每天肉眼观察局部给药处皮肤的变化,根据兔耳厚薄、硬度、粗糙程度、毛囊口黑角栓等方面进行评分,记录在实验观察表内;兔耳数码照片:实验第0天、14天、28天留取有代表性的兔耳数码照片;兔耳血:实验第14天、28天留取兔耳血,检测睾酮、雌二醇;实验第28天留取兔耳血检测血流变学指标;兔耳组织病理学改变:实验第29天,在兔耳涂煤焦油处进行活检,左耳片置10%甲醛液中固定,然后每个标本作连续切片2张,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学改变,分别从角化程度、表皮增厚程度、角化物质多少、毛囊扩张程度、炎细胞浸润等方面进行病理评分,分别与模型组、正常组比较。2.痤疮乳膏对巴豆油致炎合剂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1)分组:取小鼠60只,昆明种小鼠(19-21)g,雌雄各半,SPF级,称重后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基质组、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阳性药组),每组10只。(2)给药:给药在小鼠左耳内侧均匀的涂药,剂量分别为痤疮乳膏大剂量组(0.2g生药/kg.d),痤疮乳膏中剂量组(0.1g生药/kg.d),痤疮乳膏小剂量组(0.05g生药/kg.d),痤疮乳膏剂基质组(2.67g基质/kg.d),阳性药组(复方地塞米松软膏1.17×10-4g/kg.d),对照组(给予2.67ml/kg生理盐水外用),每天涂药1次,连续涂药3天。(3)末次给药后2小时,各组小鼠均以0.1ml巴豆油致炎合剂均匀涂于左耳内侧,右耳不涂为正常耳(涂巴豆油前各组均用蒸馏水洗净小鼠左耳)。2小时后脱颈椎处死小鼠,用8mm打孔器冲下左耳和右耳同一部位的圆片,于电子秤上称重,左耳重量减去右耳重量为肿胀度,比较药物的抗炎作用。3.痤疮乳膏对小鼠羧甲基纤维素囊中白细胞游出数目的影响:(1)分组:取小鼠70只,昆明种小鼠(19-21)g,雌雄各半,SPF级称重后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模型组、基质组、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阳性药组),每组10只。(2)给药:用剃毛器在小鼠腹部1cm×2cm范围备皮,在备皮范围内均匀的涂药,剂量分别为痤疮乳膏大剂量组(0.2g生药/kg.d),痤疮乳膏中剂量组(0.1g生药/kg.d),痤疮乳膏小剂量组(0.05g生药/kg.d),痤疮乳膏剂基质组(2.67g基质/kg.d),阳性药组(复方地塞米松软膏1.17×10-4g/kg.d),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2.67ml/kg生理盐水外用),每天涂药1次,连续涂药3天。(3)于末次给药后在无菌操作下向小鼠腹部备皮区皮下注入空气1ml,形成一个近圆形气囊,次日向各组小鼠(正常组除外)腹部圆形气囊内注入1.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1ml致炎,正常组小鼠腹部圆形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1ml,于致炎后8h从囊内吸取液体20μl加入到生理盐水0.4ml中,混匀,用微量移液器取10μL作白细胞计数,以(×105/ml表示),比较药物的抗炎作用。临床与实验部分计量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SPSS for windows 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对各组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F检验、x2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秩和检验。结果:临床部分1.分组对综合疗效的影响: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2、4、6周的总有效率分别是:试验组为36.36%、69.70%、75.76%和对照组为35.48%、77.42%、80.65%。经卡方检验各组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痤疮乳膏治疗轻、中度痤疮总的疗效与0.025%维A酸乳膏相当。2.疗程对综合疗效的影响: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治疗1疗程(2周)、2疗程(4周),3疗程(6周)后,综合疗效经卡方检验得出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4周后综合疗效与治疗2周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6周后综合疗效与治疗4周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痤疮乳膏治疗4周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治疗2周,但与治疗6周的综合疗效相比没有显著差异。3.皮损积分变化:经t检验,治疗2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非炎性皮损积分比较、炎性皮损积分比较皮损总积分比较P>0.05,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4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非炎性皮损积分比较、两组间皮损总积分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两组间炎性皮损积分比较P=0.021<0.05,有显著性差异;治疗6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非炎性皮损积分比较、两组间皮损总积分比较P>0.05,两组间炎性皮损积分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治疗2周后痤疮乳膏对炎性皮损的改善优于0.025%维A酸乳膏;试验组在治疗4周后炎性皮损、非炎性皮损、总皮损积分与治疗6周后比较P值均>0.05,无显著性差异,说明试验组治疗4周后增加疗程对炎性皮损、非炎性皮损及总皮损的改善可能并无益处。4.安全性评价:试验组患者用药前后症状体征均无异常,安全等级均为1级,痤疮乳膏为比较安全的外用制剂。实验部分1.痤疮乳膏对兔耳实验性痤疮模型角化作用的影响:进行肉眼评分后经统计学处理得出模型组与基质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大、中、小剂量组及阳性药组与模型组、基质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大、中、小剂剂量组与阳性药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阳性药组积分小于大、中、小剂量组;中剂量组与大、小剂量组有显著差异(P<0.05),大剂量组与小剂量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且中剂量组积分小于大、小剂量组。进行组织病理学评分后经统计学处理得出:模型组与基质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大、中、小剂量组及阳性药组与模型组、基质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大、中、小剂剂量组与阳性药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阳性药组积分小于大、中、小剂量组;大剂量组、中剂量组与小剂量组之间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中剂量组积分<小剂量组积分<大剂量组积分。2.痤疮乳膏对兔耳实验性痤疮模型激素水平的影响:各组在造模后(用药前)血清睾酮、雌二醇水平经One-way ANOVA检验P>0.05,无显著性差异,表明造模并未影响实验用兔血清睾酮、雌二醇水平,各组在用药前有可比性;各组在用药后血清睾酮雌二醇水平经One-way ANOVA检验>0.05,无显著性差异,说明痤疮乳膏对实验用兔血清睾酮雌二醇水平没有明显影响。可能因为外用药经皮吸收后,体内血药浓度较低,不足以影响血清激素水平。需要指出的是各组在用药后血清雌二醇水平明显高于造模后,但与正常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可能是实验用兔自身的激素水平波动。3.痤疮乳膏对兔耳实验性痤疮模型血流变的影响:与模型组比较,中剂量组、大剂量组全血粘度在切变率150S-1(高切)、60S-1(中切)、5S-1(低切)明显降低(P<0.05),小剂量组全血粘度在切变率5S-1(低切)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中剂量组、大剂量组全血粘度在切变率150S-1(高切)明显降低(P<0.05);各组血浆粘度之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全血粘度在切变率150S-1(高切)、60S-1(中切)、5S-1(低切)均明显升高(P<0.05),表明实验性痤疮模型兔全血粘度存在异常。4.痤疮乳膏对巴豆油致炎合剂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大、中、小剂量组间肿胀度经Oneway ANOVA检验P>0.05,各组间肿胀度没有显著差异,组间比较得出大、中、小剂量组分别与对照组、基质组比较,P值均<0.05,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基质组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大、中、小剂量组分别与阳性药组比较P值均<0.05,有显著性差异。5.痤疮乳膏对小鼠羧甲基纤维素囊中白细胞游出数目的影响:大、中剂量组与阳性药组分别与正常组、模型组、基质组比较,P值均<0.05,有显著性差异;小剂量组与模型组、基质组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模型组与基质组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大剂量组、中剂量组阳性药组比较P=0.033<0.05,有显著性差异;中剂量组与大剂量组比较P=0.10>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痤疮乳膏治疗Pillsbury分级Ⅰ~Ⅱ的轻中度痤疮与0.025%维A酸乳膏疗效相当,且安全性高;治疗2周以上,痤疮乳膏对炎性皮损的改善优于0.025%维A酸乳膏;痤疮乳膏治疗4周较为适宜,治疗4周后增加疗程对炎性皮损、非炎性皮损及总皮损的改善并无益处。痤疮乳膏的起效机制与其抗角化、抗炎作用有关;可能与降低全血粘度,从而改善局部微循环、炎症的消退、皮损的修复有一定关系。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聚维酮碘乳膏的配方优化及稳定性研究[J]. 化工设计通讯 2019(12)
- [2].金黄膏联合美得喜乳膏治疗外周静脉炎疗效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02)
- [3].疣洗方联合维A酸乳膏治疗寻常疣的疗效观察[J]. 广西医学 2017(02)
- [4].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氟曲马唑乳膏中氟曲马唑的含量[J]. 福建分析测试 2016(06)
- [5].丁硼乳膏治疗口腔修复致牙龈炎48例临床研究[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35)
- [6].匹多莫德联合维A酸乳膏外用治疗多发性跖疣30例疗效观察[J]. 吉林医学 2015(07)
- [7].维A酸乳膏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5(03)
- [8].白当巴乳膏治疗手足皲裂的疗效观察[J]. 药学实践杂志 2015(03)
- [9].贞芪扶正颗粒联合维A酸乳膏治疗扁平疣的疗效观察[J]. 皮肤病与性病 2019(06)
- [10].1%卢立康唑乳膏治疗足癣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89)
- [11].金黄消肿痛乳膏的制备工艺研究[J]. 科学技术创新 2018(04)
- [12].1%卢立康唑乳膏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多中心疗效观察[J].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6(06)
- [13].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维A酸乳膏治疗扁平疣58例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01)
- [14].珠卡赛辛乳膏制备工艺[J]. 医药导报 2017(07)
- [15].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维A酸乳膏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69)
- [16].尿囊素乳膏中尿囊素的含量测定[J]. 今日药学 2016(05)
- [17].夫西地酸乳膏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湿疹的疗效评价[J]. 皮肤病与性病 2015(02)
- [18].复方白及乳膏治疗Ⅱ度手部皲裂疗效观察[J]. 中国药师 2015(05)
- [19].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肝素钠肌醇烟酸酯乳膏中肌醇烟酸酯的含量[J]. 中国药师 2015(09)
- [20].复方消炎乳膏的制备和抗炎疗效观察[J]. 中国处方药 2015(11)
- [21].复方白及乳膏治疗手足皲裂的疗效观察[J].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3(06)
- [22].瑰及乳膏治疗压疮的疗效观察[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01)
- [23].夫西地酸乳膏联合维A酸乳膏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J]. 吉林医学 2014(03)
- [24].维A酸乳膏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扁平疣48例[J]. 中国药业 2014(09)
- [25].丁硼乳膏联合氯已定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疗效观察[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14(04)
- [26].溶菌酶肠溶片联合维A酸乳膏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J]. 中国医学创新 2012(16)
- [27].祛疣糖浆联合维A酸乳膏治疗扁平疣的疗效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 2011(29)
- [28].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环丙沙星乳膏的含量[J]. 中外医学研究 2011(35)
- [29].乙氧苯柳胺软膏与0.05%维A酸乳膏联合应用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观察[J]. 实用预防医学 2010(03)
- [30].咪喹莫特乳膏治疗扁平疣的疗效观察[J]. 皮肤病与性病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