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态语的认知语用功能 ——用关联理论分析作品《纯真年代》中的体态语

体态语的认知语用功能 ——用关联理论分析作品《纯真年代》中的体态语

论文摘要

人类交际的手段主要有两类: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非言语交际是指一切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不可否认,言语交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非言语交际的作用也不可小视。美国人类学家非言语交际的带头人之一莱伊.L.伯德克斯戴尔认为,在两人的对话中,通过语言传达的信息,只不过占整体的35%,剩下的65%则通过风度、动作、姿势、眼神等言语以外的手段传达。在交际的过程中,最普遍的非言语行为就是体态语。对体态语科学系统的研究被称为体语学(Kinesics)。它研究的范围主要包括姿势/体态、面部表情、眼部动作、体触。很多学者从不同的方面对体态语进行了研究如语言学、语用学、社会心理学、跨文化交际等。本文旨在运用认知语用学里面的一个重要理论即关联理论对美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女性小说家之一伊迪斯·华顿的代表作《纯真年代》中的体态语进行分析。根据斯柏伯和威尔逊(1986/1995)提出的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的过程(ostensive-inferential process);在交流的过程中,体态语作为一种明示刺激(ostensive stimuli),传达了说话人两种意图: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为了确保交际的成功进行,说话人必须让自己的信息意图能够互明,让听话人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推理出说话人的交际意图,获得语境效果。在此理论基础上,本文旨在分析《纯真年代》这部作品中体态语的认知语用功能,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横向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在交际过程中运用的体态语,包括体态语是怎样传达出说话人的信息意图的,听话人又是如何推理出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并获得语境效果的,即加强原有假设,或削弱原有假设,或获得语境蕴含;二是纵向分析这部作品中两位女主人公的体态语。在这一部分中,通过比较和分析,本文主要研究了作品中两位女主人公梅和艾伦的面部表情和眼部动作。梅和艾伦同处一个时代,但是她们运用的体态语有着明显的区别:梅表现得很天真但是艾伦却很大胆。本文认为,作品中两位女主人公表现的典型的体态语本身传递了作者的信息意图,根据关联理论的推理机制,本文得出了作者的交际意图,即这是作者女性意识的觉醒,对她所处的男权社会的抨击。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作者不能公然地抨击她所处的男权社会。体态语能够从侧面来展现人物性格特征;两位女主人公运用的不同体态语帮助了作者实现了她的创作目的。通过对这部作品横向地和纵向地分析,本文能够让读者对这部作品中的主人公和作品的主题有更深一步地理解,也为如何运用关联理论去阐释文学作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论文目录

  •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Research objectives
  • 1.3 Research significance
  • 1.4 Research methods
  • 1.5 Framework of the thesis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 2.1 Previous researches on The Age of Innocence
  • 2.1.1 Foreign researches
  • 2.1.2 Domestic researches
  • 2.2 Previous researches on Kinesics
  • 2.2.1 Foreign researches
  • 2.2.2 Domestic researches
  • Chapter 3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 3.1 Related concepts with Kinesics
  • 3.1.1 Definition of communication and its classification
  • 3.1.2 Relationship betwee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and verbal communication
  • 3.1.3 Classification of nonverbal codes
  • 3.1.4 Kinesics
  • 3.2 Key concepts in Relevance Theory
  • 3.2.1 Cognitive environment, mutual manifestness and context
  • 3.2.2 Relevance and contextual effects
  • 3.2.3 Ostensive-inferential model of communication
  • Chapter 4 Relevance-Theoretical Analysis for Kinesics Between the Personage in The Age of Innocence
  • 4.1 Manifestness of informative intention
  • 4.1.1 Gestures and postures
  • 4.1.1.1 Emblem
  • 4.1.1.2 Illustrator
  • 4.1.1.3 Affect display
  • 4.1.1.4 Adaptation
  • 4.1.2 Touching behavior
  • 4.1.2.1 Social/polite
  • 4.1.2.2 Friendship/warmth
  • 4.1.2.3 Love/intimacy
  • 4.1.3 Eye behavior
  • 4.1.3.1 Regulating the flow of communication
  • 4.1.3.2 Monitoring feedback
  • 4.1.3.3 Reflecting cognitive activity
  • 4.1.3.4 Expressing emotions
  • 4.1.3.5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 4.1.4 Facial expressions
  • 4.1.4.1 Channel control
  • 4.1.4.2 Complementing or qualifying other behavior
  • 4.1.4.3 Replacing spoken messages
  • 4.1.4.4 Expressing emotions
  • 4.2 Inference of contextual effects
  • 4.2.1 Postures and gestures
  • 4.2.1.1 Contextual implicature
  • 4.2.1.2 Strengthening
  • 4.2.1.3 Weakening
  • 4.2.2 Touching behavior
  • 4.2.2.1 Contextual implicature
  • 4.2.2.2 Strenthening
  • 4.2.2.3 Weakening
  • 4.2.3 Eye behavior
  • 4.2.3.1 Contextual implicature
  • 4.2.3.2 Strenthening
  • 4.2.3.3 Weakening
  • 4.2.4 Facial expressions
  • 4.2.4.1 Contextual implicature
  • 4.2.4.2 Strengthening
  • 4.2.4.3 Weakening
  • Chapter 5 Relevance-Theoretical Analysis for Kinesics Between the Author and the Reader in The Age of Innocence
  • 5.1 Kinesic behavior to convey informative intention of the author
  • 5.1.1 Vertical illustrations of May s typical kinesic behavior
  • 5.1.2 Vertical illustrations of Ellen s typical kinesic behavior
  • 5.2 The reader s inference from the kinesic behavior
  • 5.2.1 Life experience of the author
  • 5.2.2 The writing background of the novel
  • 5.3 Communicative intention of the author
  • 5.3.1 Communicative intention of May s kinesic behavior
  • 5.3.2 Communicative intention of Ellen s kinesic behavior
  • Chapter 6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 相关论文文献

    • [1].社会—认知语用视角下的文化翻译研究[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 [2].毛姆悲悯情怀的认知语用分析[J]. 社会科学论坛 2015(06)
    • [3].汉语修辞格的认知语用解读[J]. 文教资料 2020(22)
    • [4].析英语广告语篇互文的认知语用功能[J]. 语文学刊 2009(03)
    • [5].论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转喻认知语用理据的使用[J]. 新课程学习(下) 2015(03)
    • [6].转喻心理加工深度的认知语用研究[J]. 外国语言与文化 2019(04)
    • [7].误解消解中涌现共知信息共建的社会-认知语用阐释[J]. 中国外语 2020(02)
    • [8].认知语用视角下《主持人大赛》中的概念隐喻[J]. 西部广播电视 2020(12)
    • [9].言辞重复的社会—认知语用阐释[J]. 外语学刊 2016(04)
    • [10].中国语用学第三届专题论坛暨2014年“言语交际的认知语用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J]. 疯狂英语(教师版) 2014(03)
    • [11].诗歌语篇的认知语用文体研究[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3)
    • [12].认知语用视角下幽默语篇中语用预设的动态生成机制[J].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6(04)
    • [13].误解的社会-认知语用解析[J]. 现代外语 2015(04)
    • [14].话语标记的认知语用阐释[J]. 考试周刊 2008(22)
    • [15].中国语用学第二届专题论坛暨2014年“言语交际的认知语用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J]. 现代外语 2014(01)
    • [16].穆旦诗歌中反讽语言的认知语用阐释[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4(03)
    • [17].中国语用学第2届专题论坛暨2014年“言语交际的认知语用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通知[J]. 当代外语研究 2014(01)
    • [18].认知语用文体研究——文学语篇诠释新视角[J].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4(03)
    • [19].开启同声传译动态研究——“同声传译认知语用研究”解读[J]. 外语学刊 2014(05)
    • [20].自然话语分析的认知语用视角[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1(11)
    • [21].语言的认知语用现象在跨文化交际中的研究[J]. 作家 2013(12)
    • [22].中国语用学第2届专题论坛暨2014年“言语交际的认知语用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将在西南大学举行[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4(02)
    • [23].从认知语用角度解读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行为[J]. 教育教学论坛 2014(42)
    • [24].社会-认知语用新视角[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2(04)
    • [25].试论话语标记语的认知语用功能[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02)
    • [26].“囧”的认知语用分析[J]. 西安社会科学 2010(02)
    • [27].汉语歇后语的认知语用解读——基于关联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J]. 中国市场 2016(22)
    • [28].言语交际中模糊语言的认知语用功能[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 [29].话轮“意义沉默”及其认知语用解读[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6)
    • [30].中国语用学第2届专题论坛暨2014年“言语交际的认知语用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将在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举行[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4(02)

    标签:;  ;  ;  ;  ;  

    体态语的认知语用功能 ——用关联理论分析作品《纯真年代》中的体态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