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寒之路上的最后守望者 ——同光体诗人文化性格研究

荒寒之路上的最后守望者 ——同光体诗人文化性格研究

论文摘要

“同光体”是一个具有时代标签意义的文学史概念,学术界一般将光宣朝期间以陈衍、陈三立、郑孝胥、沈曾植等为代表的一批从事古体诗歌创作时“不主唐音”,崇尚宋诗诗歌格调的文学流派称之为“同光体”。“同光体诗人”的提法是从“同光体”概念中引申而来的,在近代文化史的意义上来指称晚清时期有着大致相同的诗学价值取向和审美取向,代表了当时诗坛诗风主流的一批古体诗歌创作群体。同光体诗人的创作倾向与宋诗派是一脉相承的,同光体诗人追求以古雅奥衍、平淡伉爽为表征的诗歌艺术特色,在晚清风云际会的社会大背景下呈现回光返照式的古典诗歌创作的辉煌。同光体诗人内部在志趣情感与生活方式上存在着差异性甚至是冲突性,但相同的文化境遇,相似的取仕之途,对文化命脉延续价值的执著,使得他们痴情于蹒跚在诗歌创作的荒寒之路来维护古典诗歌最后的尊严,保持诗歌生命的完整和独立。建立在这样一种思想情感基础之上的同光体诗人,自然有着旁人所不能理解的某种心灵的契合。他们身处“古今未有之变”的晚清社会大动荡中很难遗世独立,只能是被挟裹在其中踉踉跄跄的前行,尽管途中荆棘丛生也别无选择。因此,同光体诗人群体被动成为那个时代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他们的诗歌创作、交往酬唱以及政治生涯便更多的寄寓特定文化际遇下特定的文化心态。本文即以此为出发点,试图从同光体形成的时代背景和渊源、同光体发展道路及诗人文化性格的形成、同光体诗人文化性格特点等方面探讨作为中国古典诗歌最后守望者的同光体诗人整体上所呈现的文化因素及其内在情感动机,从而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晚清背景下的同光体诗人独特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同光体形成的时代背景和诗学渊源
  • 第一节 传统诗学的转型
  • 一 中西碰撞下的诗教传统
  • 二 诗人思想多元化裂变
  • 第二节 同光体诗人家学、诗学渊源
  • 一 同光体诗人家学渊源
  • 二 同光体诗学渊源
  • 第二章 同光体诗人交往发展道路及诗人文化性格的形成
  • 第一节 勃发期
  • 第二节 兴盛期
  • 第三节 衰落期
  • 第四节 中兴期
  • 第五节 没落期
  • 第三章 同光体诗人文化性格特点
  • 第一节 同光体诗人的政治情结
  • 第二节 同光体诗人传统情结
  • 第三节 同光体诗人的遗民心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荒寒之路上的最后守望者 ——同光体诗人文化性格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