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俊玲(江西省金溪县中医院344800)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3-0378-02
【摘要】目的防止和减轻产后抑郁症对母婴身心健康的危害。方法对3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进行了相关因素分析,及时施与心理咨询、疏导、发挥社会支持系统作用、以及生活上关心、照顾等预防护理措施。结果通过精心护理,产妇情绪稳定,能配合治疗和护理,乐意照顾婴儿。产妇的生理、心理、社会行为都保持正常。结论心理治疗在产后抑郁症的治疗中效果显著。
【关键词】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预防护理
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抑郁症状,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产后抑郁症一般在产后两周左右发病,半年内缓解,发病率达15-30%。为了减轻产后抑郁症给产妇和婴儿身心健康造成的危害,我们对3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进行了相关因素的分析,并采取了以心理治疗为主的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科自2008年1月-2009年12月共收治产后抑郁症患者30例,其中初产妇12人,经产妇8人,年龄最大39岁,最小20岁,平均年龄25岁,均为本县城或本县乡镇人。排除智力障碍、精神疾患。
2相关因素
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是多种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性格、年龄、居住环境、人际关系、社会支持系统、医护人员态度等。本院30例抑郁症患者主要相关因素与发病率比较见下表:相关因素
心理因素分娩因素社会因素其他因素发病例数87105发病率(%)26.723.333.316.7由此可见,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主要以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分娩因素为主。2.1心理因素:产妇的个性特征敏感、情绪不稳定、社会能力不良、性格内向等,另外由于产妇对婴儿的期待,对即将担任母亲角色不适应,对各种生活难题心理准备不充分,都可以造成心理压力,导致情绪紊乱、抑郁、焦虑。
2.2分娩因素:产时产后的并发症、难产、滞产、剖宫产、乳汁分泌不足,均可给产妇带来紧张与焦虑,导致生理、心理上的压力增加,容易造成心理障碍。
2.3社会因素:孕期发生不良生活事件、家庭经济条件差、居住环境恶劣、失业、夫妻关系不融洽、亲人病丧、缺少家庭和社会支持与帮助,特别是缺少丈夫与长辈的协助与支持,这些都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2.4内分泌因素:产后胎盘类固醇分泌突然减少,胎盘分泌的HCG、HPL、孕激素、雌激素含量急剧下降以及雌、孕激素的不平衡均可导致产后心理障碍的发生。
2.5遗传因素:精神病家族史,特别是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都是发生产后抑郁症的潜在因素。
3临床表现
产后抑郁症一般发生在分娩后的两周左右,可持续数周至一年。患者表现为沮丧、焦虑、易激怒、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失眠乏力、对事物缺乏兴趣、对自身和婴儿健康过度担忧,担心自己或婴儿受到伤害,常失去生活自理和照顾婴儿的能力,严重者有伤害婴儿或自我伤害的行为。
4护理措施
产后抑郁症治疗主要以心理治疗为主。
4.1耐心倾听产妇诉说心理问题,如婚姻关系不良、经济条件差、生活工作环境恶劣、想生男孩却生女孩等,护理人员应及时作好产褥妇的心理疏导工作,调整好家庭中的各种关系,对他们多加关心、理解,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解除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
4.2产妇在产褥期既要恢复身体,又要做母亲照顾婴儿,所以压力很大,应指导产妇保证充足的营养和睡眠,指导产妇及家属,尤其是其丈夫正确照料新生儿,此时,丈夫、亲友及长辈的帮助和支持尤为重要。
4.3对于有不良个性的产妇,如明显焦虑、抑郁情绪、性格内向、生活环境恶劣、经济条件差的产妇,应密切注意其心理变化,及时给予相应的心理指导,减少和避免精神刺激,减轻生活中的应激性压力。
4.4协助并促进产妇适应母亲角色,对产妇宣传正确的哺乳知识,指导产妇与婴儿进行接触、交流,培养产妇的自信心。
4.5对存在抑郁症高危因素的产妇以及产钳、剖宫产结束分娩的难产妇,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及时给予心理疏导,消除顾虑。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如改善家庭关系和生活环境等。
4.6高度警惕产褥妇的伤害行为,注意采取安全保护措施,严重者请心理医师和精神科医师协助治疗。
5预防措施
5.1产科医护人员要不断更新知识,了解有关产后抑郁症的有关知识,并积极参加防治。孕期要广泛宣传有关妊娠、分娩、产后喂养等知识,使孕妇夫妻双方均了解妊娠、分娩全过程,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和良好的健康行为。对性格内向、明显焦虑、抑郁的高危孕妇人群,应针对性采取咨询、教育、个别指导等预防性干预措施。
5.2分娩时应注意发挥支持系统的作用,包括家庭支持和医院支持。如改善产房条件、提高产科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让丈夫陪伴分娩等。
5.3产后应指导产褥妇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方法,帮助她们顺利实现角色转换。
5.4对出院的产褥妇应做好出院指导工作,建立家庭访视制度,在做好常规产后访视产后身体复原检查的同时,还应注意观察了解产妇的心理变化,及早发现产后抑郁,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护理措施。
6体会
通过对3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的相关因素分析和采取的预防护理措施表明,正确的心理疏导、生活上的关心和无微不至的照顾以及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康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达到了防止和减少对母婴身心健康危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61.
[2]徐风森,刘建新等.干预措施对产后抑郁症发病的影响,中华妇科杂志,2003.38(12):724-726.
[3]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