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曾国藩的法律思想及其实践

论曾国藩的法律思想及其实践

论文摘要

曾国藩(1811-1872)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对晚清以后中国的学术、政治、文化、军事等各方面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年来,学术界对于曾国藩的研究,多着眼于探讨其在政治、经济、文化、封建伦理等方面的内容,有关其法律思想方面的著述则相对较少。而能同时把曾国藩的法律思想与实践联系起来研究的学术文章,则更为少见。但是历史人物法律思想的价值往往需要实践来体现,因此我选择了这个研究课题——论曾国藩的法律思想及其实践,以期能对其作出较为全面和客观的分析和研究。十九世纪中叶,清王朝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帝国大厦濒于崩溃。曾国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值此危乱之际,“以书生带兵起家”,用军事手段镇压农民起义,戡乱于无形,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法律思想。曾国藩法律思想的核心是“礼法结合”,主张在“一秉于礼”的前提下,通过“执法秉公”和“任法不如任人”的手段来达到以法治吏,以法治民的目的,最终实现以“仁”、“义”治天下。在对外交往上,鉴于中外实力的巨大差距,他主张“中外交涉,条约为凭”,静待时机,以徐图自强。本文将曾国藩置于晚清历史大变革的背景中,从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探讨曾国藩法律思想形成的历史渊源,社会时代背景,并结合其军政生涯和洋务实践,着重阐述了他法律思想中“礼法结合”、“执法秉公”、“任法不如任人”和“中外交涉,条约为凭”四大方面的法律思想及实践。研究曾国藩的法律思想及其实践,不仅对认识曾国藩个人,而且对研究晚清以来中国社会之变迁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曾国藩法律思想及其实践产生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内忧外患下的晚清社会
  • 第二节 曾国藩个人生活与社会历练
  • 第二章 曾国藩“礼法结合”的法律思想和实践
  • 第一节 一秉于礼
  • 第二节 严刑峻法
  • 第三章 曾国藩“执法秉公”的法律思想和实践
  • 第一节 重典救时、注重实效
  • 第二节 审慎执法、宽猛相济
  • 第三节 清理积案、法不可废
  • 第四章 曾国藩“任法不如任人”的法律思想和实践
  • 第一节 选贤用人
  • 第二节 严以察吏
  • 第三节 整肃吏治
  • 第五章 曾国藩“中外交涉,条约为凭”的法律思想和实践
  • 第一节 与洋交际,首贵诚字
  • 第二节 师夷长技,变法图强
  • 第三节 捍卫主权,妥处教案
  • 第六章 曾国藩法律思想的特点和评价
  • 第一节 儒家传统法律思想的集成与发扬
  • 第二节 维护清朝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武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光绪刻本《曾文正公全集·靖港败溃自请治罪折》涂改探析[J]. 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论丛 2020(00)
    • [2].何键助印的传忠书局《曾文正公全集》递修本识见录[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5(05)
    • [3].用最好的版本树立权威 用严谨的态度编辑图书——记简体版传忠书局《曾文正公全集》[J]. 出版参考 2011(07)
    • [4].我请“曾文正公”做老师[J].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16(Z1)
    • [5].文獻擷珍[J]. 图书馆 2020(07)
    • [6].锦言[J]. 先锋队 2014(07)
    • [7].遇到急事慢下来[J]. 思维与智慧 2014(11)
    • [8].“居官以不要钱为本”[J]. 杂文月刊(原创版) 2012(11)
    • [9].如何从历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J]. 中学教学参考 2010(36)
    • [10].曾文正公的养生四要[J]. 长寿 2013(12)
    • [11].人才的广揽与慎用[J]. 公关世界 2014(03)
    • [12].从曾国藩身上可借鉴些什么?[J]. 观察与思考 2012(01)
    • [13].曾国藩文艺思想拾零[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1(04)
    • [14].试论淮军与湘军的差异[J]. 浙江学刊 2012(05)
    • [15].“洋务”、“夷务”与“借法”辨析[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5)
    • [16].曾国藩的人才培养之道[J]. 中国人才 2011(09)

    标签:;  ;  ;  

    论曾国藩的法律思想及其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