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依托《广州日报》这一典型个案,探讨党报的市场化生存这一具有普遍性意义的课题。论文试图通过《广州日报》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市场化生存实践,从操作与理论两个层面对这一课题作出回应。论文采用个案研究法,参照市场新闻学的理论,以实地调查和深度访谈获取第一手资料,结合报道文本和已有文献展开研究,遵循自下而上的结论形成方式。在现实的操作层面,论文所提出的主要问题是:党委机关报的市场化生存是否可能?如何可能?宣传规范、市场规范与新闻规范能否协调?如何协调?从理论的角度来看,本文所关注的是新闻生产背后的逻辑,尤其是市场逻辑。通过这一个案,本人力图揭示,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市场逻辑如何重构了一家城市党报的新闻生产?具体而言,市场机制的引入使新闻工作者的理念发生了什么变化?新闻的生产机制、报道方式、编辑加工等各个环节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在此基础上试图对这些变化带来的社会效应进行评估,并进一步探讨在中国的独特历史情境中党报与市场,乃至媒体与市场的关系。导言部分,首先提出本论文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说明选择《广州日报》作为个案的依据;随后对本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综述,从而找到研究的逻辑起点;最后交代论文的理论视角、研究取向与研究过程。第一章结合《广州日报》20多年来的发展历史,从生产与营销两个方面展现《广州日报》的市场化路径,描述其从一个党组织的宣传机构转变为现代型企业的过程,寻找该报新闻生产所依附平台的市场特征。第二章分析社会转型期党报新闻生产的三重逻辑:宣传逻辑、新闻逻辑与市场逻辑,梳理三重逻辑的来源、基本理论及其对新闻生产实践产生的不同影响,并探讨三重逻辑之间的关系。第三章呈现《广州日报》的新闻宣传在市场背景下所发生的变化,分析三重逻辑尤其是市场逻辑在新闻宣传这一环节所发生的作用。第四章探讨《广州日报》转向市场化生存后在新闻理念、新闻生产机制与新闻产品设计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具体分析该报的“大新闻观”、编营互动机制与渐进式改版。第五章探讨《广州日报》在市场竞争中发展起来的四种主要报道方式——事件营销、高端出击、人情味新闻与民生服务。第六章探讨《广州日报》新闻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新闻产品的后期加工方面所呈现出来的特征。包括信息的整合与梳理、信息产品的视觉包装、独具特色的导读与索引版的设置。第七章为讨论与结论部分,在前面所作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和总结,回应论文开头所提出的问题。在操作层面,总结《广州日报》的成功经验,为业界提供参照。在理论层面,立足于《广州日报》的市场创新,探讨市场与党报的关系,乃至市场与媒体的关系,勾画出中国式的市场新闻业的特殊模式。此外,还从人文历史传统、社会经济、企业个性等角度分析了《广州日报》的特殊性。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广电学刊市场化生存探析[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