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鹏朱镕基分别会见丹瑞(论文文献综述)
蒋欣欣[1](2018)在《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变迁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的框架分析(1949-2018)》文中指出已有研究认为,新闻媒体上的“第一夫人”新闻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第一夫人”的公共活动及其所展现的国家形象,也可以反映新闻媒体的建构方式和意图。本文采集《人民日报》1949-2018年关于中国“第一夫人”的新闻报道,以框架理论为研究方法论,以内容分析法为研究方法,从高、中、低三个层次对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及其变迁做了研究。研究发现:(1)中国官媒重视“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建构,其媒介形象变迁呈现两个主要特征。一是报道数量方面,呈现出“n”形、“N”形和“M”形特征,“M”形特征还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二是报道方式方面,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实现从“脸谱式”刻画到“生动式”呈现转变,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和中国政治发展新时代,彭丽媛的“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更为丰富、立体和生动。(2)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主要通过报道议题与报道框架表现。中国“第一夫人”独立参加公共活动时,其报道议程主要集中在社会公益和文化艺术等相关事务;此外,陪同性框架是建构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的主要框架,政策性框架、礼仪性框架和义务性框架居于次要位置。(3)彭丽媛时期媒介形象的框架在不变中有变,此阶段形成中国“第一夫人”热,媒介形象全面体现在“量”、“质”、“议题”、“框架”等角度。彭丽媛时期的“第一夫人”报道总量、年均报道量都达到历史最高值,将“第一夫人”作为报道主要对象的新闻报道占比远远高于其他“第一夫人”,此时期政治外交议题有所下降,社会公益和文化艺术议题大幅度提升,陪同性框架占比减少,义务性和礼仪性框架占比明显提升。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遵循了世界通行框架,但也突出了自己的政治风格和文化色彩。研究发现媒介形象所反映的“第一夫人”活跃程度与国家发展和政治运行有关,文化差异是导致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与他国同中有异的重要因素,个人魅力和时代背景促成了彭丽媛引发中国“第一夫人”热。研究认为要重视“第一夫人”在与最高领导人角色互补、提升国家软实力、对女性的示范等方面的作用,建议在塑造“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时将要根植于本土传统文化,也要做好跨文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要积极推进“‘第一夫人’外交”的制度化,给予“第一夫人”更多自主空间。
阳茂庆[2](2016)在《中国西南边境地区人口空间格局演变研究》文中指出中国西南边境地区与越南、老挝、缅甸三国接壤,是中国连接东南亚各国,通往印度洋的西南通道,区位优势十分突出。近年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不断深入,“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等,给西南边境地区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使西南边境地区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对外开放的前沿。长期以来,西南边境地区人口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如跨境民族问题、跨境婚姻问题、人口与经济发展问题等等,但是,从地理学角度进行研究的成果很少。随着对外开放度的提高,区域的屏蔽效应逐渐减弱,西南边境地区的人口现象变得更加复杂,改变着人口在空间上的分布格局。论文以西南边境地区为研究范围,以1990年、2000年、2010年三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数据,分别选择中缅边境腾冲县、镇康县、耿马县、沧源县,以及中越边境麻栗坡县、马关县作为访谈及问卷调查区域,并在查阅大量文献及历史资料的前提下,从地理学角度出发,借鉴人口学、社会学、国际关系学、民族学等理论,运用GIS空间信息技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西南边境地区总人口、跨境民族人口、流动人口的空间格局演变机制、影响等进行了探讨。论文的结论为中国更好地建设西南沿边经济带,以及推动西南边境地区人口、经济、社会、自然环境协调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按照研究的内容,论文共分为四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对边境地区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并对关键概念进行了辨析;第二部分,由于边境地区的特殊性,论文对西南边境地区地缘环境的变迁、特征、趋势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对西南边境地区总人口、民族人口、流动人口1990、2000、2010年三个时点的人口空间格局进行静态描述和动态比较,分析其演变特征;第四部分,分析了人口空间格局演变的引致机理和影响,总结西南边境地区人口空间格局演变的规律和特点。总体上看,论文主要有3个特色。第一,从国内外研究现状看,从地理学角度对边境地区人口研究的成果很少,对边境地区人口空间格局演变的研究将弥补边境地区人口研究内容上的缺陷,进一步丰富人口地理学理论体系;第二,结合边境地区的特殊性,首次将地缘环境作为人口空间格局演变的因素进行分析,突破了人口空间格局影响因素研究的传统范式;第三,在人口再分布指数的基础上提出人口空间格局演变的自然变动引致指数和机械变动引致指数,为人口空间格局演变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中国西南边境地区人口空间格局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自然环境决定了人口空间格局演变的基本格局;(2)经济发展是人口空间格局演变的根本动力;(3)西南边境地区人口空间格局演变与地缘政治经济环境关系密切。由于西南边境地区特殊的地理区位,地缘政治经济环境在人口空间格局的演变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口的空间格局会随着地缘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4)跨境民族的人口空间格局将长期存在,民族大融合的趋势不可阻挡;(5)西南边境地区人口空间格局演变较为活跃,但引致力均衡,引起人口空间格局变化的外力不足;(6)西南边境地区人口空间格局演变及影响呈现以下主要特征:第一,人口总体增长缓慢,逐渐显现人口集聚现象。第二,跨境民族人口空间格局稳定,人口性别比偏低。第三,流动人口增长迅速,空间格局变化较大。第四,人口增长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第五,人口增长并没有对自然环境带来压力,反而刺激了自然环境承载力的加大;第六,人口主要集中于第一产业,劳动力过剩导致外出人口快速增加;第七,外出人口和户口待定人口的持续增加给边境安全带来威胁。
刘若楠[3](2016)在《东南亚国家对冲战略的动因(1997-201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试图解释的核心困惑是,东南亚国家为何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普遍采取对冲战略而非制衡以应对中国崛起带来的冲击?研究发现,东南亚国家作为典型的中小国家有着较为强烈的对冲倾向,即希望并行不悖地发展与邻近大国的安全关系,以缓解其安全依赖和独立自主两个目标之间的内在张力。不过,这种对冲倾向能否转化为政策实践则受到邻近大国安全竞争性质的显着影响。具体而言,在大国对抗性竞争时期,东南亚国家几乎没有对冲的战略空间,追随特定大国因此成为其普遍选择;在不存在大国安全竞争的时期,东南亚国家则普遍寻求弱化既有的安全依赖。而在大国包容性竞争时期,东南亚国家普遍具备对冲的战略空间,奉行对冲战略因此成为这些国家的普遍趋势。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中美两国之间的安全竞争呈现出典型的包容性特征,东南亚国家因此获得了较为充裕的对冲战略空间,对冲战略随之成为这些国家的普遍选择。研究表明,中美包容性竞争主要源于中国崛起进程中面临着较为突出的安全压力,这种压力不仅源于美国的综合实力优势,更来自于美国的东亚安全保护体系。通过提供安全保护,美国赢得了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菲律宾、泰国和新加坡等盟友和安全伙伴对其主导地位的认可和支持。为缓解美国安全保护体系的压力,中国一方面尽力维持中美战略关系稳定,另一方面坚持睦邻友好政策,深化与东亚国家的全方位合作,从而塑造了中美包容性安全竞争的局面。随着中国实力的持续上升和安抚战略取得进展,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美包容性竞争态势局部有所弱化。一方面,美国强化了其在东亚地区的安全存在,并随之促使其部分安全保护伙伴奉行更为对抗性的对华政策。另一方面,中国为缓解压力在部分安全议题上采取了更为进取的政策。中美包容性竞争的局部弱化使得东南亚国家的对冲战略空间有所缩小,对冲随之出现了分化。菲律宾和越南的对冲战略空间被显着压缩,菲律宾甚至转向制衡战略;印尼、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则不得不在中美之间采取更为谨慎地平衡战略。而此前没有受到中美安全竞争影响的缅甸、泰国和柬埔寨等国也开始因与一方接近而受到另一方的压力。不过,在美国实力优势较为突出及其安全保护体系得以延续的背景下,中美包容性竞争整体转向对抗性竞争的可能性较小。因此,东南亚国家的普遍对冲倾向将能够得以延续。为塑造更为有利的地区安全环境,中国有必要在东亚主要安全问题上保持总体克制,同时恰当选择进取时机和对象。
麻昌港,韦国善,张立[4](2014)在《中国—东盟关系定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状况。本文采用关键因素累积法,设定详细的事件赋值标准,从《中国—东盟年鉴》中的数千个事件的数据中筛选出895个典型事件进行赋值,以此对中国和东盟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从2003年第二季度到2005年第四季度,中国—东盟的关系比较密切。自此以后,在2007年中国政府换届前后以及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前后,中国—东盟关系出现了两个小高峰。除此之外,总体而言,2006年以来的中国—东盟关系显得相对平稳,甚至略有下滑的趋势。最后,本文还对中国—东盟的外交关系进行了预测。
贺圣达[5](2010)在《中缅关系60年:发展过程和历史经验》文中研究说明60年来中缅关系提供了发展两国关系的宝贵历史经验,主要是:相邻的地域和密切的民族、经济联系和由此形成的利益攸关的关系是中缅关系的重要特点和广泛、厚实的基础;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中缅友好关系和合作水平提高的动力是双方为扩大和实现合作共赢的互动,而在这互动中中国作为大国的对缅合作战略和积极主动极为重要;两国关系的发展趋势是领域越来越广泛、合作水平不断提高,趋向于战略性的合作。尽管缅甸正在积极推行多边外交,但中国对缅甸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巩固、发展和提升两国关系的关键还在于不断巩固与扩大两国的共同利益。
赵洁[6](2008)在《论新地区主义视角下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新发展及其影响》文中认为新地区主义是对冷战后全球化加速的一种积极回应,地区范围内经济和安全相互依存的加深推动其不断发展。它是一种多层次的一体化形式,包括经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层面,其深远的目标是在培育地区内聚力和建构地区认同的基础上,建立以地区为基础的自由贸易区和政治合作及文化、安全联盟。冷战后,随着东亚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相互依存性逐渐增强,使得新地区主义在东亚地区蓬勃发展。由于东亚国家自身的特点使得东亚地区主义有着多样性的本质特征,也正是在这种特征下东亚国家合作呈现多种模式,其中以东盟与中国、日本及韩国(10+3)的合作为核心的一系列机制的发展与完善使得东亚新地区主义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改善与发展是东亚新地区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亮点,尤其是金融危机后双方在政治安全、经贸、社会和文化等领域展开广泛而深入的合作。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介绍。主要引述了地区、地区主义、新地区主义等概念,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新地区主义的特点及其多样性的本质特征,并尝试分析了这种多样性在东亚的表现,之后对东亚新地区主义的发展和特点作了回顾和论述,目的是为讨论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发展提供理论背景。第二部分是本文的一个重点,此部分详细论述了冷战后中国与东盟在新地区主义背景下关系的新发展。双方的地区政治关系得到全面改善、安全合作不断加强。政治互信的增强使得中国与东盟的地区经济合作不断扩展和深化。此外双方的文化合作前景也更加广阔。第三部分是中国与东盟关系的特点,主要从其合作领域的全面性、合作机制的完善性及合作进程的阶段性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四部分主要介绍在新世纪,发展中国与东盟关系对中国、东盟及东亚地区的影响。本文认为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健康发展对于中国改善地区外交环境、促进国内经济建设、构建稳定的周边环境都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对与东盟而言,能够使其搭上中国经济发展的顺风车,促进东盟国家的经济复苏,增加东盟在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及其国际影响力都具有重要意义。另外,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正常发展对于东亚新地区主义的发展也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新地区主义研究在我国出现的时间不长,而且多是研究欧洲地区合作与一体化的,涉及东亚地区的还很少。如何看待和解释冷战后东亚新地区主义的性质与特点,尤其是东亚国家之间的地区合作与新地区主义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东亚新地区主义能否继续向前发展,成为我国及关注东亚外国学者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本文正是在这一实践需要与学术背景下开展的尝试研究,其目的和意义在于能够从新地区主义的角度观察东亚地区两个重要角色—中国与东盟之间关系的发展状况,以及其对东亚新地区主义的作用。不妥之处,还望学界同仁多多批评指正。从研究方法来看,仅仅用政治或经济学的角度已经不能解释中国与东盟关系在新地区主义影响下的新发展,因此需要与其它学科及研究方法结合起来。本文力求把政治学、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兼蓄并用,运用比较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等方法,把新地区主义与中国-东盟之间的关系予以阐明。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新地区主义的一般理论与中国-东盟之间的关系结合起来,通过分析冷战后东亚新地区主义的兴起,论述在此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新发展;同时也通过分析新地区主义对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种种益处,得出我们应求同存异,努力推进东亚地区整合进程的结论。
广西社会科学院编写组[7](2006)在《中国与东盟关系大事记(二)》文中指出
广西社会科学院编写组[8](2006)在《中国与东盟关系大事记(一)》文中提出
刘雪莲[9](2003)在《我国对外关系大事记(2003年1月1日-2月28日)》文中研究表明 亚洲 1月2日 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答记者问时说,日本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采取的任何单方面行动都是无效的。 1月4日 外交部副部长王毅召见日本驻华大使阿南惟茂,就钓鱼岛问题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 1月6日 章启月说,中国政府严厉谴责以色列特拉维夫自杀性爆炸事件,高度关注在以色列的中国公民的人身安全。
庞湖[10](2003)在《朱镕基:本届总理任期的最后100天》文中研究指明$T这位共和国历史上的第5位总理以及他领导的本届政府的业绩在中国将留下怎样的历史地位,时间终将做出回答。5年前,他的就任和亮相曾让这个国家的人民感动,赢得了掌声和喝采;5年后,他的“谢幕”是否也能重演这一幕呢?$E 2002年11月18日下午
二、李鹏朱镕基分别会见丹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李鹏朱镕基分别会见丹瑞(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变迁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的框架分析(1949-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1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2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2 理论述评与研究命题 |
2.1 “第一夫人”与国家形象 |
2.2 媒体与政治人物形象构建 |
2.3 “第一夫人”的报道框架与议程 |
2.4 中国政治文化环境与“第一夫人”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方法论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对象与样本获取 |
3.4 编码规则 |
3.4.1 高层次编码规则 |
3.4.2 中层次编码规则 |
3.4.3 低层次编码规则 |
3.5 研究过程与分析工具 |
4 高层次研究结果 |
4.1 “第一夫人”报道数量呈现“N”“N”和“M”特征 |
4.2 “第一夫人”报道主要对象 |
4.2.1 横向:报道主要对象“是‘第一夫人’”占比较低 |
4.2.2 纵向:“第一夫人”单独报道比例呈总体上升趋势 |
5 中层次研究结果 |
5.1 “第一夫人”报道议题 |
5.1.1 横向:报道议题主要集中在政治外交领域 |
5.1.2 纵向:彭丽媛时期所有报道议题比例均高于其他时期 |
5.2 “第一夫人”报道框架 |
5.2.1 横向:陪同性框架在报道框架中占主导地位 |
5.2.2 纵向:彭丽媛时期义务性和礼仪性框架占比明显提升 |
5.3 报道主要对象、报道议题、报道框架的交叉分析 |
6 低层次研究结果 |
6.1 报道高频词分析 |
6.1.1 主要运用陪同性框架建构“第一夫人”媒介形象 |
6.1.2 陪同性框架在政治外交议题中具有差异化表现 |
6.1.3 陪同性框架在王光美时期有四种特殊表现形式 |
6.2 中心词社会网络分析 |
6.2.1 中国“第一夫人”单独参与社会公益和文化艺术活动 |
6.2.2 “第一夫人”依附于最高领导人开展独立活动 |
6.2.3 “第一夫人”独立参与的活动带有女性符号特性 |
7 研究结论与讨论 |
7.1 研究结论 |
7.1.1 中国官媒历来重视“第一夫人”媒介形象建构 |
7.1.2 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的呈现逐步“生动化” |
7.1.3 中国“第一夫人”独立承担社会公益和文化艺术事务 |
7.1.4 陪同性框架是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的主框架 |
7.1.5 彭丽媛时期形成中国“‘第一夫人’热” |
7.2 研究讨论 |
7.2.1 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建构的政治因素 |
7.2.2 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建构的文化因素 |
7.2.3 新时代“‘第一夫人’热”的个人和时代因素 |
7.3 研究启示与建议 |
7.3.1 研究启示 |
7.3.2 研究建议 |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新中国历任国家主席和夫人* |
C.《人民日报》中国“第一夫人”报道样本及编码 |
(2)中国西南边境地区人口空间格局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研究的实际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重点难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1.5.3 研究述评 |
1.6 相关概念 |
1.6.1 边界与边境 |
1.6.2 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 |
1.6.3 人口空间格局 |
1.6.4 中国西南边境地区 |
第二章 中国西南边境地区地理环境 |
2.1 研究区域范围界定 |
2.2 西南边境地区自然地理环境 |
2.2.1 高原山地为主的地形地貌 |
2.2.2 大江大河贯通接壤邻国 |
2.2.3 矿产资源丰富 |
2.2.4 气候条件多样 |
2.3 西南边境地区人文地理环境 |
2.3.1 区位条件优越 |
2.3.2 经济发展状况 |
2.3.3 民族与人口 |
2.3.4 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 |
第三章 中国西南边境地区人口空间格局的地缘环境演变 |
3.1 1949年以来西南边境地区地缘环境演变 |
3.1.1 中缅地缘政治经济环境的演变 |
3.1.2 中老地缘政治经济环境的演变 |
3.1.3 中越地缘政治经济的演变 |
3.2 西南边境地区地缘政治经济演变的特点及机制 |
3.2.1 西南边境地区地缘政治经济演变的特点 |
3.2.2 西南边境地区地缘政治经济演变的机制探讨 |
3.3 西南边境地区地缘政治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
第四章 中国西南边境地区人口空间分布格局演变 |
4.1 西南边境地区人口概况 |
4.2 西南边境人口空间分布格局演变过程 |
4.2.1 人口空间格局的静态描述与动态比较 |
4.2.2 人口空间格局的基本特征 |
4.3 西南边境民族人口空间格局演变 |
4.3.1 西南边境地区民族人口基本概况 |
4.3.2 民族人口空间格局的静态描述与动态比较 |
4.3.3 民族人口空间格局演变的特征 |
第五章 中国西南边境地区流动人口空间格局演变 |
5.1 流动人口基本概况 |
5.1.1 流动人口 |
5.1.2 西南边境地区流动人口概况 |
5.2 流动人口空间格局的静态描述与动态比较 |
5.2.1 西南边境地区流动人口空间格局的静态描述 |
5.2.2 西南边境地区流动人口空间格局的动态比较 |
5.3 流动人口空间格局演变的特征 |
5.3.1 流动人口数量总体持续增长,部分流动人口指标起伏较大 |
5.3.2 由外来人口为主向外出人口为主转变,外来人口以省内流动为主 |
5.3.3 流动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区域差异大 |
5.4 对西南边境地区人口空间格局演变的总体评价 |
第六章 中国西南边境地区人口空间格局演变机理 |
6.1 人口空间格局演变机制研究 |
6.2 西南边境地区人口空间格局演变的引致因素 |
6.2.1 人口空间格局演变的自然环境引致因素 |
6.2.2 人口空间格局演变的经济发展引致因素 |
6.2.3 人口空间格局演变的历史、社会和政治引致因素 |
6.2.4 人口空间格局演变的文化引致因素 |
6.2.5 人口空间格局演变的地缘引致因素 |
6.2.6 人口空间格局演变的国际引致因素 |
6.3 西南边境地区人口空间格局演变机理 |
6.3.1 人口空间格局演变的一般规律 |
6.3.2 西南边境地区人口空间格局演变引致机理 |
6.3.3 西南边境地区人口空间格局演变的机理分析 |
第七章 中国西南边境地区人口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 |
7.1 人口空间格局与边境社会、经济、安全的关系 |
7.1.1 人口空间格局与经济发展 |
7.1.2 人口空间格局与自然环境 |
7.1.3 人口空间格局与社会和谐 |
7.1.4 人口空间格局与国家安全 |
7.2 人口空间格局演变对边境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
7.2.1 人口空间格局演变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
7.2.2 人口空间格局演变对区域生产力布局的影响 |
7.3 人口空间格局演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7.3.1 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
7.3.2 对社会管理的影响 |
7.4 人口空间格局演变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
7.4.1 研究方法 |
7.4.2 计算结果及评价 |
7.5 人口空间格局演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
7.5.1 对边境地区传统安全的影响 |
7.5.2 对边境地区非传统安全的影响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与展望 |
8.2 建议 |
8.2.1 以国家发展战略为契机,科学规划西南边境地区国土开发空间 |
8.2.2 结合区域实际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实现人力资源与生产力的协调 |
8.2.3 加大对边境地区的政策倾斜和财政支持力度,创造良好的软硬发展环境 |
8.2.4 加强国际合作,引导跨境人口合理流动 |
8.2.5 加快研究制定专项人口管理法律法规,为人口管理提供法律依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附录 |
(3)东南亚国家对冲战略的动因(1997-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对象的范围界定 |
1.3.2 对冲的概念界定与操作化 |
1.3.3 案例选择与资料来源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国家对冲战略的既有解释路径 |
2.1 地区环境 |
2.2 国内政治 |
2.3 国家和精英的认知 |
2.4 跨层次分析 |
2.5 评估与反思 |
第3章 大国安全竞争态势与东南亚国家的战略空间 |
3.1 东南亚国家的战略倾向 |
3.1.1 东南亚国家的中小国家属性 |
3.1.2 东南亚国家寻求安全依赖与自主性的平衡 |
3.2 东南亚国家对冲的战略空间:邻近大国的安全竞争态势 |
3.2.1 大国对抗性竞争 |
3.2.2 大国包容性竞争 |
3.2.3 大国竞争不存在 |
3.3 小结 |
第4章 中美包容性竞争与东南亚国家的对冲战略 |
4.1 美国安全保护体系及其对中国崛起的压力 |
4.1.1 美国安全保护体系的构成 |
4.1.2 美国安全保护体系的层级与变化 |
4.1.3 美国安全保护体系对中国的安全压力 |
4.2 中美包容性安全竞争与东南亚国家的对冲战略 |
4.2.1 美国安全保护体系与中国安抚战略的形成 |
4.2.2 中国安抚战略与东南亚国家对冲战略空间的出现 |
4.3 中美包容性竞争加剧与东南亚国家对冲战略的变化 |
4.3.1 中美包容性竞争加剧 |
4.3.2 东南亚国家对冲战略空间的变化 |
4.4 小结 |
第5章 菲律宾和越南的对冲战略 |
5.1 菲律宾 |
5.1.1 中美包容性竞争与菲律宾对冲战略空间的形成 |
5.1.2 中美包容性竞争的加剧与菲律宾对冲战略转向 |
5.1.3 对菲律宾对冲战略竞争性解释的回应 |
5.2 越南 |
5.2.1 中美包容性竞争与越南对冲战略空间的形成 |
5.2.2 中美包容性竞争的加剧与越南的对冲战略 |
5.2.3 对越南对冲战略竞争性解释的回应 |
5.3 小结 |
第6章 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和文莱的对冲战略 |
6.1 新加坡 |
6.1.1 中美包容性竞争与新加坡的对冲战略空间 |
6.1.2 中美包容性竞争加剧与新加坡的对冲战略 |
6.2 印度尼西亚 |
6.2.1 中美包容性竞争与印尼对冲战略空间的形成 |
6.2.2 2002 年至2010年印尼在中美之间的对冲 |
6.2.3 中美包容性竞争加剧与印尼的对冲战略 |
6.2.4 对印尼对冲战略竞争性解释的回应 |
6.3 马来西亚 |
6.3.1 中美包容性竞争与马来西亚对冲战略空间的形成 |
6.3.2 中美包容性竞争加剧与马来西亚的对冲战略 |
6.4 文莱 |
6.5 小结 |
第7章 泰国、缅甸、柬埔寨和老挝的对冲战略 |
7.1 泰国 |
7.1.1 中美包容性竞争与泰国对冲战略空间的拓展 |
7.1.2 中美包容性竞争加剧与泰国的对冲战略 |
7.1.3 对泰国战略行为其他解释的回应 |
7.2 缅甸 |
7.2.1 亚洲金融危机至2011年前缅甸的战略空间 |
7.2.2 中美包容性竞争加剧与缅甸的对冲战略 |
7.3 柬埔寨和老挝 |
7.4 小结 |
第8章 结论 |
8.1 主要发现 |
8.2 未来研究方向 |
8.3 政策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中国—东盟关系定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际双边关系定量研究的现状及其问题 |
二中国—东盟双边关系的定量研究方法 |
(一) 双边关系定量方法和流程 |
(二) 对双边关系分值标准的设定 |
三数据来源与数据分析 |
四预测 |
附录 |
(5)中缅关系60年:发展过程和历史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1950~1962年的中缅关系:奠定基础 |
二、1962~1988年的中缅关系:一波三折、平稳发展 |
三、1988~2010年的中缅关系:不断提升,全面发展 |
四、中缅关系发展的历史经验 |
(6)论新地区主义视角下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新发展及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新地区主义理论分析 |
(一) 地区主义的界定及历史形态 |
1. 地区主义的界定 |
2. 地区主义发展的历史形态 |
(二) 新地区主义的特点和本质特征-多样性及其在东亚的表现 |
1. 新地区主义的特点 |
2. 新地区主义的本质特征-多样性及其在东亚的表现 |
(三) 新地区主义在东亚的发展及其特点 |
1. 东亚地区主义的发展 |
2. 冷战后东亚新地区主义的特点 |
二、东亚新地区主义与中国-东盟关系的新发展 |
(一) 中国与东盟的地区政治关系得到全面改善、地区安全合作不断加强 |
1. 中国-东盟国家政治关系全面改善,双方高层互访频繁 |
2. 中国与东盟地区安全合作进一步加强,增进了双方的政治互信 |
(二) 中国与东盟的地区经济合作不断扩展和深化 |
1. 中国与东盟之间贸易增长迅速,贸易结构逐渐呈现互补性 |
2. 双方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
3. 经济合作的范围扩展到金融交通等领域,次区域经济合作进展迅速 |
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发展是双方关系地区化的标志 |
(三) 中国与东盟的文化合作前景广阔 |
三、新地区主义视角下中国与东盟关系的特点 |
(一) 合作领域的全面性 |
(二) 合作机制的完善性 |
1. 中国与东盟政府首脑非正式会晤 |
2. 部长级会议 |
3. 五个平行的对话机构 |
4. 双边或多边的协议、协定、条约及联合声明 |
(三) 合作进程的阶段性 |
1. 中国与东盟恢复外交关系,掀开全面合作新篇章 |
2. 中国-东盟确立睦邻互信伙伴关系 |
3. 双方确立“面向和平与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 |
四、冷战后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战略影响 |
(一) 对中国的影响 |
1. 与东盟进行经济合作对中国的影响 |
2. 与东盟进行政治合作对中国的影响 |
3. 与东盟进行安全合作对中国的影响 |
(二) 对东盟的影响 |
1. 通过与中国进行地区合作有利于东盟经济实力的增强 |
2. 通过与中国进行地区合作有利于减少东盟国家对西方的依赖,增强东盟的国家影响力 |
3. 通过与中国进行地区合作有利于东盟自身的建设推动其一体化进程 |
(三) 对东亚的影响 |
1. 有利于维护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
2. 有利于促进东亚经济合作,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 |
3. 有利于增进政治互信,扫除政治一体化进程中的障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7)中国与东盟关系大事记(二)(论文提纲范文)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9)我国对外关系大事记(2003年1月1日-2月28日)(论文提纲范文)
亚洲 |
非洲 |
欧洲 |
美洲 |
大洋洲 |
其他 |
四、李鹏朱镕基分别会见丹瑞(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变迁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的框架分析(1949-2018)[D]. 蒋欣欣. 重庆大学, 2018(04)
- [2]中国西南边境地区人口空间格局演变研究[D]. 阳茂庆. 云南师范大学, 2016(01)
- [3]东南亚国家对冲战略的动因(1997-2015)[D]. 刘若楠. 清华大学, 2016(11)
- [4]中国—东盟关系定量研究[J]. 麻昌港,韦国善,张立. 国际政治科学, 2014(02)
- [5]中缅关系60年:发展过程和历史经验[J]. 贺圣达. 东南亚纵横, 2010(11)
- [6]论新地区主义视角下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新发展及其影响[D]. 赵洁. 河北师范大学, 2008(12)
- [7]中国与东盟关系大事记(二)[J]. 广西社会科学院编写组. 东南亚纵横, 2006(12)
- [8]中国与东盟关系大事记(一)[J]. 广西社会科学院编写组. 东南亚纵横, 2006(11)
- [9]我国对外关系大事记(2003年1月1日-2月28日)[J]. 刘雪莲. 国际问题研究, 2003(03)
- [10]朱镕基:本届总理任期的最后100天[N]. 庞湖. 财经时报,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