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着陆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月球车,着陆梯,展开结构
着陆梯论文文献综述
侯春阳,魏志海[1](2009)在《月球车着陆梯的结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探月工程前期,月球车与着陆器作为一个整体进入到月球的椭圆轨道。着陆器完成着陆后,月球车将从着陆器上被释放,最终到达月球表面。着陆梯是着陆器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月球探测过程中承担着特殊的功能,是月球车从着陆器上释放到月球表面的必要平台。文中分析比较了月球车的释放形式,并结合该种释放方法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着陆梯展开结构。(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师》期刊2009年07期)
张大鹏[2](2008)在《升降式着陆梯结构设计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升降式着陆梯的相关研究紧紧围绕探月二期工程的关键技术—月球软着陆和月球车释放技术,对月球表面无人探测任务的顺利实施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在探月二期工程的技术论证过程中,国内相关部门已经提出了月球车以及腿式着陆器的初步方案,月球车、着陆器的结构以及月球表面复杂的环境条件要求着陆梯的设计过程遵循轻质、可靠、节能的设计原则。在方案研究阶段,详细比较已有着陆梯结构形式的优缺点之后,建立了PRO/E叁维模型并绘制了工程图,以验证新式着陆梯各部件空间布置和加工制造的可行性,从而发展了升降式着陆梯在运动导向性、驱动方式多样性等方面的特点,最后提出了满足发射、承载、着陆等工作阶段各种不同要求的设计方案。在确定设计方案后,运用由整体到局部的结构最优化思想,首先利用Hypermesh建立了承力结构在整个空间的总体有限元模型和结构简化模型,接着依次采用二维拓扑优化、参数优化、叁维拓扑优化等方法,设计出重量轻、刚度大的承力结构,实现了“轻量化”的设计目标。为了节约使用航天器上有限的能源,提出了零能耗制动的方法,充分利用直流电机的四象限运行特性,使作为负载的月球车、电机和制动器组成的闭环回路实现稳态运行。然后在动力学仿真过程中,综合运用ADAMS和MATLAB中的仿真工具,模拟升降式着陆梯在钢丝绳作用下由折迭到展开,以及由着陆器顶端下降到底部并最终抵达月面的复杂动力学过程,改变电气参数进行重复实验,以获得期望的着陆速度。最后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依次分析了主要承力结构的静应力、热应力和固有频率,得出了改善其力学性能的基本思路。同时本文建立的参数化3D模型具有一定的通用性,较好地结合了单个零件的应力分析以及整体的动态性能分析,可方便地拆分为独立的子系统或单个元件,以揭示单个部件的性能指标对整体功能的影响,为进一步的MDO优化打下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08-06-01)
冯立静[3](2007)在《气动式月球车着陆梯的结构设计与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所以对月球资源及蕴藏量进行研究和探索,是迈向地球以外,了解其他星球的重要一步。我国作为世界大国和主要航天国家,开展月球探测是航天活动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理应占有一席之地,并要有所作为。月球车的释放机构作为连接着陆器和月球表面之间的桥梁,直接决定着一次探月工程的成功与否。作为一种航天设备,着陆梯除了要满足刚度和强度的要求以外,还要满足对重量的要求。本课题是围绕月球探测车释放技术而开展的。本文将主要对气动式着陆梯进行结构设计和实验研究。首先,对月球车的搭载方式和释放方案进行论证,提出一种气动式月球车着陆梯结构方案,确定合理的着陆梯结构形式。气动式月球车着陆梯采用下折分体式,其难点在于折迭处的锁紧及展开所需要的动力,本文设计了合页门插式锁紧机构对着陆梯展开状态进行锁紧,以气动力和弹簧作为着陆梯展开的动力源。然后,建立着陆梯展开过程动力学模型,对着陆梯的展开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分析各项参数对展开释放运动的影响,通过ADAMS的设计研究功能确定各参数的取值范围,形成参数表图。利用PATRAN/NASTRAN进行有限元分析,在月球车通过的状态下,对着陆梯进行静力学分析,以减轻着陆梯重量为目的,分析不同开孔尺寸下的着陆梯的应力和变形。对着陆梯的固有频率进行了分析,为月球车车轮结构的设计提供依据。最后,研制实验样机,搭建合理的测试系统,在地球环境下进行着陆梯的展开实验,分析着陆梯展开的可靠性和对地表的冲击。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吻合的较好,并提出着陆梯的改进方案。(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07-07-01)
侯春阳[4](2007)在《着陆梯与加载器相关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着陆梯在月球车着陆系统中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是月球车从着陆器释放到月球表面上的重要环节。月球车着陆过程中要求着陆梯能够顺利展开以及平稳着陆。本文中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着陆梯展开结构,并对着陆梯的工作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着陆梯的自由下落过程需要有阻尼加载器来控制速度。在航天领域,对加载器的灵敏度、可靠性、载荷变化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双曲面滚柱轴承为核心元件,设计制造了一种性能优越的新型可变扭矩加载器。这种新型的加载器可以通过对称布置的两个双曲面滚柱轴承来实现加载器内环上的轴向力与加载器外环转矩之间的相互转换,从而达到控制着陆梯转速的目的,可满足着陆梯对加载器的要求。利用微分几何相关知识建立了双曲面滚柱轴承的内、外环表面几何模型,对内、外环与滚柱之间的接触模型进行了深入分析。从微观角度给出了双曲面滚柱轴承的内、外环与滚柱之间的运动关系,建立了双曲面滚柱加载器的力学模型,对双曲面滚柱轴承之间的力平衡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论证。通过上述的理论分析,本文中分析了轴承的各项参数对加载器力学性能的影响。结合着陆梯的具体参数和加载要求,对原有的加载器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同时设计了轴向力加载系统、转矩测试系统、转速调节系统进行加载器的力学性能测试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误差分析,并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带有加载器的着陆梯进行了ADAMS仿真,对不同参数下着陆梯的展开效果进行了比较,并通过仿真得出了着陆梯平稳释放所需要的阻尼加载力的大小和加载位置。对仿真得到的速度曲线和加速度曲线进行了分析,为下一步样机的研制提供了实验数据基础。(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07-07-01)
杨水林[5](2006)在《自动展开式月球车着陆梯结构设计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太空探测技术的发展,各国陆续开展了太空探测,作为人类探测太阳系和其他星球最理想的跳板和中转基地,月球在开发外层空间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月球车释放机构作为着陆器搭载舱和月球表面之间的桥梁,为月球车顺利到达月球表面提供了保证,是着陆器上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对折迭式和弹出式着陆梯进行设计和分析。首先,对着陆器的具体结构和月球车的搭载方式进行分析,确定合理的月球车释放方案并设计出相应的着陆梯。其次,对着陆梯进行数学建模和利用ADAMS进行动力学仿真,对着陆梯的展开运动进行分析,确定其可行性。再次,对着陆梯在外拉力作用下进行理论分析和参数调整,通过调整弹簧刚度、关节阻尼系数等参数,分析各主要参数对着陆梯释放过程的影响,确定合理参数,在保证着陆梯顺利释放的基础上,减小释放过程中的冲击和振动,增加系统的可靠性和平稳性。最后,加工着陆梯和实验平台,搭建合理的测试系统。对弹出式着陆梯在地面环境进行释放试验,观察着陆梯释放的情况,测量着陆梯弹出过程中选定方向的加速度。本文对着陆梯结构进行设计并进行了理论分析、仿真分析和实验分析。分析了对着陆梯可行性、可靠性和平稳性影响的主要因素。获得一些建设性的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06-06-01)
着陆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升降式着陆梯的相关研究紧紧围绕探月二期工程的关键技术—月球软着陆和月球车释放技术,对月球表面无人探测任务的顺利实施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在探月二期工程的技术论证过程中,国内相关部门已经提出了月球车以及腿式着陆器的初步方案,月球车、着陆器的结构以及月球表面复杂的环境条件要求着陆梯的设计过程遵循轻质、可靠、节能的设计原则。在方案研究阶段,详细比较已有着陆梯结构形式的优缺点之后,建立了PRO/E叁维模型并绘制了工程图,以验证新式着陆梯各部件空间布置和加工制造的可行性,从而发展了升降式着陆梯在运动导向性、驱动方式多样性等方面的特点,最后提出了满足发射、承载、着陆等工作阶段各种不同要求的设计方案。在确定设计方案后,运用由整体到局部的结构最优化思想,首先利用Hypermesh建立了承力结构在整个空间的总体有限元模型和结构简化模型,接着依次采用二维拓扑优化、参数优化、叁维拓扑优化等方法,设计出重量轻、刚度大的承力结构,实现了“轻量化”的设计目标。为了节约使用航天器上有限的能源,提出了零能耗制动的方法,充分利用直流电机的四象限运行特性,使作为负载的月球车、电机和制动器组成的闭环回路实现稳态运行。然后在动力学仿真过程中,综合运用ADAMS和MATLAB中的仿真工具,模拟升降式着陆梯在钢丝绳作用下由折迭到展开,以及由着陆器顶端下降到底部并最终抵达月面的复杂动力学过程,改变电气参数进行重复实验,以获得期望的着陆速度。最后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依次分析了主要承力结构的静应力、热应力和固有频率,得出了改善其力学性能的基本思路。同时本文建立的参数化3D模型具有一定的通用性,较好地结合了单个零件的应力分析以及整体的动态性能分析,可方便地拆分为独立的子系统或单个元件,以揭示单个部件的性能指标对整体功能的影响,为进一步的MDO优化打下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着陆梯论文参考文献
[1].侯春阳,魏志海.月球车着陆梯的结构设计[J].机械工程师.2009
[2].张大鹏.升降式着陆梯结构设计和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3].冯立静.气动式月球车着陆梯的结构设计与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4].侯春阳.着陆梯与加载器相关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5].杨水林.自动展开式月球车着陆梯结构设计与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