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饮用水质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与健康,是城镇公共安全体系中最重要的核心安全问题。近年来,由于自然灾害如地震、洪灾、干旱等或突发卫生事件影响城市供水的事故频发,严重影响了人民的正常生活与生产,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本课题是在对国内外饮用水净水器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由于自然灾害或突发卫生事件引起的供水事故以及广大野外工作者的饮用水安全,提出了采用电絮凝+接触过滤联合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的思路。采用自制的试验装置对电絮凝处理微污染原水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静态试验结果表明:电絮凝处理微污染原水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电解时间、电流强度、沉淀时间和水的pH值;并在试验基础上,找出了这种处理工艺的最佳运行参数,即:电流强度为3A;沉淀时间为15min;电解时间为30min;pH值为7~8。在此基础上,将电絮凝与接触过滤水处理工艺相结合,并使用此联合工艺对微污染原水进行处理,分析了工艺的出水水质;并对工艺进行了适用性分析。整个装置设计处理水量为100L/h。在此运行工况和试验条件下,装置出水平均细菌总数为86cfu/ml,去除率为94.4%;出水平均浊度为0.32NTU,去除率为98.7%;出水平均CODMn为2.08mg/L,去除率为46.3%;出水平均氨氮为0.43mg/L,去除率为64.1%。装置所检测的出水水质均达到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对保障突发事故时的供水安全及野外工作者的饮用水安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电絮凝去除微污染水中污染物的机理主要有:电氧化还原、电絮凝和电气浮;电絮凝的杀菌机理主要包括氯杀菌、氧化物杀菌和电杀菌。电絮凝器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管理方便、处理效果好等优点。其缺点是运行费用相对较高。电絮凝器的运行费用主要包括电费与极板材料消耗费两部分。而电费在电絮凝器的总运行费用中往往占有较高的比例,有时可达50%以上。本文从理论上剖析电絮凝器的电解能耗与各种因素的关系,并提出合理的节能措施,对于降低电絮凝水处理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对电絮凝+接触过滤联合工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