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广东高州525200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主体结构是施工的关键环节,其质量好坏不但影响着整个建筑施工质量,而且还会关系到人们生命与财产的安全。本文对主体结构施工质量管控概况进行简要论述,并对其管理重难点、管理策划与创新与技术措施及创新点进行分析探讨,希望为今后建筑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前言
我国建筑业发展正处于上升期,高层建筑物的体量非常庞大。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中,主体结构的施工属于一项重要的内容,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这是建设工程承载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质量是建设工程质量价值实现的核心;主体结构质量问题的实质是各建设主体从事主体结构建设的质量行为,主体结构工程质量问题具有复杂性、潜在性、多发性、严重性、连锁性、责任多元性、处理困难性和高代价性八个方面的特征。
1.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质量管理难点
1.1管理难点
(1)工程主体结构施工劳务队伍与项目管理团队为首次主体劳务合作,相互间不熟悉,缺乏管理沟通及合作经验。
(2)各施工班组作业人员操作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木工班组,劳动作业成果质量不均衡。如何通过样板互学、技能培训等方式,补足差距,保证实体工程整体质量效果是管理难点。
(3)某些情况下,项目质量要求与劳务成本控制产生一定冲突,如何权衡协调,保证质量推进是难点(如新模板及覆膜模板的投入)。
(4)随着主体结构楼层高度的增加,模板等周转工具周转次数的增多,如何保证旧模板的周转利用次数、清理及安装效果,保证现浇结构成型质量控制的可持续性十分关键。?
1.2管理重点
(1)严格执行公司各项质量管理制度。紧跟公司管理手册,严格执行公司各项技术质量管理制度,通过样板引路、技术交底、过程三检等,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方案及设计要求。及时进行技术复核、实测实量等确保实体质量无偏差。
(2)注重细部,优化做法,保证质量。注重细部节点做法研究及应用,结合现场实际应用效果反馈,不断创新优化,进而总结应用。对于比较成熟的好的做法,通过现场质量例会、方案交底会等形式对作业班组进行宣贯、交底、推广。通过细部做法,保证整体质量。
(3)过程检查,及时纠偏,提升品质。对于现场推行的质量做法,经常性进行过程检查,并以日检、周检及专检的形式形成记录。对于现场发现的质量问题及细部节点做法偏差,及时下发整改,总结纠偏。通过不断的检查、纠偏,持续改进做法,提升品质质量。
2.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管理策划与创新
(1)坚定管理理念,树立质量意识。项目始终坚定质量管理理念:践行工匠精神,让质量管理返璞归真。明确质量管理的底线,注重每位管理人员质量意识培养,力求打造质量效益型项目部。
(2)确立创优目标,指标分解到位。项目成立之初即明确确保安徽省“黄山杯”及创建“省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的安全质量管理目标。为保证创优目标的顺利实现,项目部将各项指标分解细化,责任到人。
(3)旁征博引借鉴,消化吸收创新。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及劳务现场人员走出去,到好的项目参观学习,借鉴和引进优秀施工做法。在此基础上,组织项目、劳务管理人员及施工班组长,深入讨论,共同探究。结合项目实际,在消化、吸收的同时,改进措施、创新做法,然后制定适于本项目的做法标准,交底,执行。
(4)注重创优策划,督促方案落实。编制工程创优策划书,明确质量创优节点做法、质量管理措施;制定质量例会制度、质量三检制度、实测实量制度、质量奖罚制度等文件;结合现场实际,编制严重质量通病识别及防治措施,质量目标责任分解到人。
(5)样板引路,技术交底。各分部分项工程开始大面积施工前,项目部在进行书面技术交底的同时,编制作业指导书上墙,引领班组展示样板学习。通过样板引路,以更直观易懂的方式促进交底效果,力求将样板做法融入实体质量。
(6)过程三检,旁站监督。在将项目质量标准要求深入传达到班组及一线作业工人的同时,各道工序要求作业班组进行自检、交接检,项目质量工程师做到同步专检。努力贯彻“三检制”,加强过程检查,关键工序旁站监督。做好过程检查关,确保结构实体质量最终效果。
(7)开展技术复核、实测实量,及时纠偏、跟进落实。紧跟公司技术质量管理手册及实测实量手册要求,对各道工序进行及时的技术复核,对实体结构成型质量,特别是墙柱构件截面尺寸、垂直度、平整度、混凝土强度、楼板保护层厚度等逐一及时开展实测实量,数据上墙。将技术复核及实测实量的结果及时统计、总结,反馈给施工队伍,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跟进纠偏,以促进和指导下阶段实体质量控制。
(8)全员参与,共抓质量。积极鼓励项目全员参与现场质量管理,形成合力,以技术质量部门为主,其他各部门都来抓质量,使项目部形成了一个良好的质量管理互动氛围。在充分践行公司质量例会、日检、周检、专检等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外,项目部主动与各施工班组建立了一个现场协调微信管理群,项目部每个管理人员在现场发现的质量问题,都可以把照片拍下来,随时通过微信群协调解决,简单实用、快捷高效。
(9)BIM应用,技术引领,助力质量控制。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BIM小组,通过BIM技术应用,加强技术引导。进行BIM建模,整体把控设计要求,碰撞检测,促进细部节点优化设计,避免不必要的返工,助力质量控制。
2.2主要技术措施及创新点
2.2.1钢筋保护层控制
针对板筋保护层经常控制不好的质量问题。对于地下室底板及顶板,由于钢筋规格直径较大,且为双层双向钢筋布置较密,主要采用预埋管法配合设计马凳筋控制板筋保护层厚度。详见图1。
图1钢筋保护层控制
对于主体结构地上部分的楼板钢筋,板面负筋直径8mm,温度应力筋直径6mm,钢筋直径较小,极易被踩踏下沉。结合以往工程经验,采用分散的预制垫块或钢筋马凳,板面钢筋保护层效果通长较差,甚至找不到合格点。
通过对马凳筋进行优化,最终确定采用一种新型的通长马镫做法。具体做法为:将板顶与板底筋提前用带支腿的短钢筋焊接成单元条,焊接短筋间距800mm。板面钢筋绑扎安装时,将焊接好的单元条随板底筋一同板扎,布置间距同设计马凳筋间距一致。
经过实际应用,此种方法简单实用,且控制效果较好,目前已在本工程大面积推广应用。
2.2.2可周转定位箍筋应用
针对作业面混凝土浇筑及振捣时,墙柱钢筋易受扰动偏位的情况。常规定位箍筋多用铁丝与墙柱主筋临时绑扎固定,但受振捣棒扰动易松脱偏移。采用特制的成品定位箍筋对柱主筋进行定位控制,且可多次周转试用,实际控制效果较好。详见图2。
图2可周转定位箍筋
2.2.3框架柱成品钢结构卡箍件应用
为保证框架柱现浇结构的成型质量,解决对拉螺杆柱模加固常带来的跑模及柱阳角方正度欠佳的问题,项目采用新型的成品钢结构卡箍件对框架柱模板进行加固。成品钢结构卡箍件主要有以下优点:
(1)加固效果特别好,抗侧压变形能力强,可提高模板周转次数。
(2)拆模后方柱现浇结构外观成型质量十分好,特别是阳角方正度及表面平整度;
(3)操作简单,施工速度快,可实现柱模加固单人操作;
(4)可周转次数多,施工过程中基本不发生损耗,总体成本较传统加固方式可观。
2.2.4悬空部位墙柱模板上下层相交处加固采用预埋螺栓法
为保证悬空部位墙柱模板上下层相交部位模板加固质量,进而在上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不至于出现上下层现浇结构错台的现象。在下层墙柱混凝土浇筑时,在模板上部提前预埋螺栓。这样,上层墙柱模板根部加固,可充分利用下层结构顶部预埋的螺栓进行加固,保证加固质量,避免错台现象产生。
2.2.5楼梯踏步侧模板采用开槽插入法
为保证浇筑楼梯踏步板混凝土时,不出现跑模、偏位、鼓肚子等常见质量通病。对楼梯踏步模板安装做法进行优化,采用踏步侧板开槽、踏步模板插入,然后钉牢加固,切实保证了楼梯现浇结构的成型质量美观度。详见图3。
图3楼梯现浇结构
2.3.6标准层梁侧模板定型化周转利用
梁侧木模板安装加固的常规做法为先用钉子将梁侧模板与梁底模固定,然后安装方木次龙骨,最后安装梁侧主龙骨,加固。对于标准层施工,采用一种定型化梁侧模板单元块,可省去梁侧模板木方次龙骨加固和拆除过程,实现梁侧模板安装单元化,高效,便捷,大大提高了梁模板的安装效率。
采用此种做法的好处主要是:模板组合单元定型化周转,省去了侧模板与木方次龙骨的反复拆钉,最大限度地增加了木模板的周转使用寿命,同时大大节约了劳动时间,提高作业效率,保证工期。
3.结语
主体结构工程是工程建设的核心,对比装饰装修施工,主体结构分项相对较少,主要为钢筋、模板、混凝土,但要达到精品工程要求却也不易,这就需要在施工的过程中重视每一个环节,重点做好主体结构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正确使用施工技术达到国家验收标准,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从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公众利益。
参考文献:
【1】张永强.探析建筑工程主体结构与围护结构一体化的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2)
【2】王素卿.提高认识扎实工作不断提高住宅工程质量水平——在全国住宅工程质量现场会议上的讲话[J].工程质量.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