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厥”是中医理论的重要概念,涉及了疾病名称、病因病机、症状表现等诸多方面。中医学有关“厥”的理论认识经过历代医家的继承与创新,进而形成了丰富的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本论文采用文献学研究法、比较法、归纳法、演绎法等,对古代的重要医籍进行了系统、全面地分析与研究,将相关条文进行对比,力求寻找出“厥”的原本面目。1.从厥的历史源流来探讨可以发现医家对于厥的理解随着时间的演变而有不同的变化。在唐以前医籍中,除《内经》外医家较少对“厥”病有系统性的详细解释,仅停留在引用《内经》《伤寒》等文献。而从宋金元时期医家开始强调对含厥字之病名进行分类及提出治疗方式,并有一些新的疾病名称产生,从成氏的《注解伤寒论》也开始了对手足症状更详细的描述。从明朝开始,总结出愈来愈多与厥相关的病名,医家们开始将厥病单独成篇的讨论,但无一定论。也开始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厥,但厥在此处已经非指厥病,而是指症状。到了清代总结出高达23个与厥相关的病名,使其更加规范有系统。并从更多的角度来分析厥,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及完善,但可以发现的是,在清代越来越少人从厥病的角度分析古代厥病的含义及其所代表的内涵。可以发现,随着时代的演变,对厥病的探讨日趋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更多以厥命名的病症,厥病的含义也渐渐地混沌不明。2.从“厥”病的基础理论探讨从《素问·厥论》来探讨“厥”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为脏气虚;其二为卫气逆乱。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气虚导致了卫气无法循常道而行,造成逆乱,而不同外因导致了不同症状的发生。六经之厥所代表的是足之六经,“厥”的产生皆受卫气主导,当卫气行于阳分不得入阴时,会发生三阳之厥。而三阴之厥为卫气入于阴分不出,造成脏腑之气的郁积不舒,导致脏腑相应经脉发生病变,出现了足三阴之厥。在此六经之厥也与卫气有关。“厥”字在《内经》中除了作病证名外,还有作形容词形容气机跃上的动作形态、作形容词表示气机逆乱的表现、作病名来描述发病时的状态或疾病发病的原因、作病因病机和其所具有的症状等用法,这是因为古代并没有统一疾病的病名、病因病机或是其表现的症状,所以不论疾病的病因或症状,只要与之相符的便直接使用,造成后世理解上的困难。3.从“厥”的临床表现探讨厥有昏不知人的表现往往和卫气有关,而其成因为当卫气受到外邪扰乱,造成逆乱不通,导致局部的营缺不足而有昏倒的表现,而当得到一定濡养时则有气复返则生的表现,与因气血妄行导致的偏枯不同,一者在血,一者在气。唐以前大多数的医家以《内经》为宗,提出厥与虚的关系,有些从经络的角度来探讨,有些从脏腑的学说来立论。“厥”作手足逆冷解来源于《伤寒论》,考《伤寒》条文可以发现“厥”的含义包括了手足症状和全身症状。通过比较《伤寒》中有手足症状的条文来看,当阳气虚衰导致手足冷时,脉弱欲绝常伴随厥字的使用,若非如此则仅用“手足冷”或“手足逆冷”。但若因阳郁所致则不具有此规律,仅当手足冷使用。在唐以前医籍中“厥”当“手足冷”来论几乎全部见于《伤寒》论中,或出现在各方书中,仅表述手足冷的症状,并没有具体的解释或归纳厥与手足的关系,一直到宋以后《注解伤寒论》中才开始对手足症状的分析。4.从与厥相连接用语来讨论“厥逆”在《内经》和《伤寒》中有两种用法,其一是《内经》用来形容气机上逆的表现,非指单一一种疾病。其二为《伤寒》中专指手足逆冷的表现,并无气机上逆的表现。而后世医家多以昏厥来描述“厥逆”。痿厥的含义应该包含了“痿”和“厥”两字的意义。而“痿”主要的成因为精或营血不足导致了无法有效的濡养四肢。而“厥”则为卫气不舒导致了无法良好地散布于四肢,合起来可以解释为因为气血营卫不能营养四肢,造成了四肢活动不利,故合称为“痿厥”。《内经》中所谓的“煎厥”,一个描述了煎的火象,一个描述了煎的干象,两者所论述的“煎厥”是一致的,仅仅只是观察角度的不同,其本在肾,其表在肝。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创新、发挥和总结,中医学有关“厥”的理论逐渐丰富,但同时也变得逐渐复杂及模糊。现代中医学对“厥”的理论缺乏系统阐发,厥证的狭义化也不利于在临床上发挥指导作用,希望通过本文对“厥”理论的系统研究和深入阐发,探求并还原中医学关于“厥”较全面的理论认识,促进厥证在临床诊疗实践上的发展。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Abstract文献综述 “厥”的现代研究进展参考文献前言第一部分 厥病的源流考1. 唐以前“厥”病考1.1 唐以前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1.1.1 马王堆医书1.1.2 《黄帝内经》1.1.2.1 《内经》中“厥”字形容气逆1.1.2.2 《内经》中厥病具有的症状1.1.3 《伤寒论》1.1.4 《中藏经》1.1.4.1 从天地阴阳来论述“厥”1.1.4.2 阳厥有昏不知人的表现1.1.4.3 阴厥有手足逆冷的表现1.1.5 《脉经》1.1.5.1 体现《伤寒论》旧观1.1.5.2 由肝胆气虚和阳明气实来论述昏厥1.1.5.3 记载《内经》和《伤寒论》对厥逆定含义1.1.5.4 对“厥”脉象加以补充1.1.6 《针灸甲乙经》1.1.6.1 从经典出发补充“厥”的针灸治疗1.1.6.2 尸厥的成因为两气背离不交和上气太过1.1.7 《肘后备急方》1.1.7.1 整理尸厥的急救法1.1.7.2 厥逆为上逆之气,手足寒冷以厥论1.1.7.3 厥头痛为痰所致1.1.8 《诸病源候论》1.1.8.1 首次将《内经》及《伤寒论》之“厥”分门讨论1.1.8.2 首次对痰厥头痛的病机进行分析1.1.8.3 总结前人对尸厥的理论1.1.9 《千金方》1.1.9.1 首重脏腑辨证思维1.1.9.2 总结尸厥的病因1.1.9.3 厥逆的病机为脏腑虚损兼夹风邪1.2 唐以前“厥”理论的发展特点1.2.1 “厥”文字使用的多样性1.2.2 “厥”的病因病机认识1.2.3 小结2. 宋金元时期“厥”病考2.1 宋金元时期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2.1.1 《太平圣惠方》2.1.1.1 继承《诸病》病理并整理治法2.1.1.2 煮散代汤之风的兴起2.1.1.3 治疗伤寒厥候开始重视脾胃功能2.1.1.4 补充痰厥头痛的治疗方法2.1.2 《圣济总录》2.1.2.1 首次系统整理各种厥病并分类2.1.2.2 对病因病机加以阐发2.1.3 《鸡峰普济方》2.1.4 《全生指迷方》2.1.4.1 首次将厥病整理为厥证一篇2.1.4.2 以阴阳离居来解释尸厥2.1.5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2.1.5.1 首次以五行生克关系论述《素问·厥论》2.1.5.2 厥为气郁不行致逆所生2.1.5.3 补充寒热厥的脉证2.1.6 《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2.1.6.1 强调气机逆乱与脾胃的关系2.1.6.2 提出四逆与“厥”之差异2.1.6.3 尸厥与逆气客肾有关2.1.7 刘完素及其著作2.1.8 《儒门事亲》2.1.8.1 强调“厥”为手足症状2.1.8.2 首次以症状和病因来分类昏不知人的“厥”2.1.9 《世医得效方》2.1.9.1 将因痰导致的昏厥命名为痰厥2.1.10 《阴证略例》2.1.11 李东垣及其著作2.1.12 《丹溪心法》2.1.13 《医经溯洄集》2.1.13.1 四逆与厥者非一论2.1.13.2 提出煎厥非房劳之患2.2 宋金元时期“厥”理论的发展特点2.2.1 系统总结厥病2.2.2 比较《伤寒论》“厥”证候间的差异2.2.3 重视病机理论的分析,重视脾胃功能2.2.4 治疗方法及方药的丰富2.2.5 小结3. 明代厥病考3.1 明代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3.1.1 《普济方》3.1.2 《仁术便览》3.1.3 《医学正传》3.1.4 《瘟疫论》3.1.4.1 从疫病的角度论厥3.1.4.2 从体与脉的角度论厥3.1.5 张景岳及其著作3.1.5.1 从疾病的角度分析《内经》之厥病3.1.5.2 提出《内经》之“厥”重元气,《伤寒论》之厥重邪气3.1.6 《寿世保元》3.1.6.1 从气的虚实论述手足寒3.1.6.2 气机混乱与痰阻造成昏不知人3.1.7 《伤寒六书》3.1.8 《古今医统大全》3.1.8.1 系统的分类伤寒厥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3.1.8.2 系统分析厥证的病机及方药3.1.8.3 将厥头痛与厥心痛与厥证分开论述3.1.9 《简明医彀》3.1.9.1 酒厥属中风,遗留后遗症3.1.9.2 简化“厥”之分类及证治3.1.10 《证治准绳》3.1.10.1 详细记述昏厥的急救法3.1.10.2 强调“厥”的手足症状与脾胃有关3.1.10.3 强调“厥”的上逆之气与肾有关3.1.10.4 提出痘疮致厥的证治3.1.11 《医学纲目》3.1.11.1 汇众家之长,系统整理“厥”病3.1.11.2 提出脚气论痹厥和厥逆3.2 明代“厥”理论的发展特点3.2.1 病因病机认识的多样化3.2.2 辨证分型的系统化3.2.3 治疗方法的多元化3.2.4 小结4. 清代厥病考4.1 清代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4.1.1 《金匮翼》4.1.2 《医学传灯》4.1.3 《证治汇补》4.1.3.1 提出突然昏倒的判断法4.1.3.2 厥应明辨阴阳虚实4.1.4 《医学从众录》4.1.4.1 提出“厥”从厥阴论治4.1.4.2 以柔肝祛风除湿之法治厥4.1.5 《血证论》4.1.6 陈士铎及其著作4.1.6.1 提出厥证当攻痰开心窍4.1.6.2 以全新观点论“厥”4.1.6.3 以舌象论“厥”之寒热4.1.7 《叶选医衡》4.1.7.1 简单分类逆气之厥与暴仆之厥4.1.7.2 强调风与厥必须明辨4.1.8 《松峰说疫》4.1.9 《医方简义》4.1.10 《医碥》4.1.11 《读医随笔》4.1.11.1 “厥”为气实血虚兼夹,总结单一病机4.1.11.2 中风为外风,“厥”为内风,治总在肝4.1.12 《临证指南医案》4.1.12.1 以治法总结厥病治法4.1.12.2 厥病首重在肝4.1.13 《伤寒大白》4.1.13.1 从经脉与阴阳邪加以细化4.1.13.2 从其他角度再论手足寒4.1.14 《类证治裁》4.1.15 《杂病源流犀烛》4.1.15.1 厥病为真元虚衰之疾4.1.15.2 发厥病之源来于《内经》并系统分证4.1.16 医学衷中参西录4.1.16.1 指出《内经》厥证为脑中风4.1.16.2 总结脑中风的先兆4.2 清代“厥”理论的发展特点4.2.1 病机理论的深刻发挥4.2.2 辨证方法的认识4.2.3 治疗方法的多元化4.2.4 小结5. 结论第二部分 “厥”的含义研究1. 厥的文字学考证1.1 厥非病名,为代词“其”之义1.2 古代“厥”字当病名使用情况2 《内经》“厥”字含义的探讨2.1 从《内经·厥论》中探讨厥字的含义2.1.1 “厥”之虚,与营卫二气有关2.1.2 “厥”之虚,与肾气虚有关2.1.4 厥之腹胀满与脏腑虚卫气逆有关2.1.5 小结2.2 从《内经》其他篇章探讨“厥”的含义2.2.1 “厥”有上逆之意2.2.2 “厥”有逆乱的含义2.2.3 “厥”作病名2.2.4 “厥”作病因病机2.2.5 “厥”作症状2.2.6 小结2.3. 从六经之厥探讨“厥”字的含义2.3.1 六经之厥为足之六经2.3.2 足三阳之厥2.3.3 足三阴之厥2.3.4 小结3. 从昏厥的角度来探讨“厥”3.1 昏厥症状文字考3.2 《内经》中“厥”指昏不知人时与卫气乱有关3.3 《内经》中偏枯与昏倒之“厥”的差异3.4 小结4 《伤寒杂病论》“厥”与“手足冷”关系的论述4.1 “厥”有体寒的表现4.2 “厥”与手足寒的关系4.3 三阴“厥”有脉微的表现4.4 小结5. 从厥与逆的比较探讨厥逆5.1 逆的文字源流及概念5.1.1 “屰”为不顺之意5.1.2 “逆”有“迎”之意5.1.3 “逆”取代“屰”为不顺之意5.2 《内经》中“逆”的含义5.2.1 “逆”与“顺”相对使用5.2.2 《素问》“逆”具有向上之意5.2.3 《灵枢》“逆”仅包含相反之意5.3 《内经》中“厥逆”的含义5.3.1 “厥逆”为病名,症状表现在胸膈以上5.3.2 “厥逆”为气上逆的含义5.4 《伤寒论》《金匮要略》中“逆”的含义5.5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厥逆”的含义5.6 小结6. 《内经》中痿厥含义考6.1 “痿”字含义考6.1.1 “痿”有“萎”之意6.1.2 “痿”与“痹”的关系6.2 痿厥的病因6.2.1 肾虚痿厥6.2.2 伤湿痿厥6.3 痿厥的病机6.4 痿厥的含义7. 《内经》中“煎厥”含义考7.1 “煎厥”的成因为阳气不治7.2 “煎厥”少气为外在表现7.3 “煎厥”与肝的关系7.4 “煎厥”与肾的关系7.5 小结结论参考文献致谢个人简历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厥证论文; 流传论文; 文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