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现状和投资现状,自然保护区面积和数量呈现逐年增加趋势,且自然保护区在空间尺度上分布不均匀。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属于公办社会事业,目前保护区融资机制主要包括国家主管部门的投资,省、市、县地方政府的投资和社会渠道和市场渠道等。通过对我国自然保护区人员构成、薪酬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的资金来源与投资完成情况等进行计算、比较和分析,本文进一步得出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融资存在的问题在于投资总量不足以及投资结构不合理,制约了自然保护区的整体协调发展。造成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对自然保护区的政府投资未纳入政府的财政经常性预算,而且自然保护区融资渠道不健全,创收能力弱。同时,我国目前严格保护的自然保护区面积过大。应对这一难题,政府可以采取政策性投资、国家财政工具、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争取多边及双边机构的赠款等融资手段,自然保护区可以采用碳补偿交易、保护区创收、金融融资工具、生物勘探等融资手段。参考国外保护区的做法,进而进一步提出完善中国自然保护区融资机制的对策,即增加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投资,尤其是进一步增加地方政府的投资,国家财政应设立经常性科目用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以及积极拓展自然保护区建设的融资机制等。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1.1 研究背景1.1.1 自然保护区的定义和现状1.1.2 时代背景1.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2 国内外研究成果1.2.1 国外研究进展1.2.2 国内研究进展1.2.2.1 财政渠道1.2.2.2 社会投资1.2.2.3 自然保护区创收1.3 本文的研究目标、技术路线和文章结构1.3.1 研究目标1.3.2 研究方法1.3.3 技术路线1.3.4 本文的内容和结构2 理论基础2.1 外部性2.2 公共产品2.3 生态环境价值论2.4 公共选择理论3 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现状3.1 自然保护区体系3.2 自然保护区的地区分布4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融资现状4.1 自然保护区融资机制4.1.1 国家主管部门的投资4.1.2 地方政府投资4.1.3 社会和市场渠道4.2 自然保护区融资机制存在的问题4.2.1 投资近年来增长较快,但总量仍显严重不足4.2.2 投资结构不合理,制约了自然保护区的整体协调发展4.3 自然保护区融资机制问题产生的原因4.3.1 对自然保护区的政府投资未纳入政府的财政经常性预算4.3.2 融资机制不健全是造成投资总量不足的重要原因4.3.3 自然保护区创收能力弱4.3.4 我国目前严格保护的自然保护区面积过大5 我国自然保护区融资机制设计5.1 自然保护区的融资机制的国际经验5.1.1 政府拨款5.1.2 税、费、附加费和补贴5.1.3 使用费5.1.4 事业性营销5.1.5 自然保护抵消债务5.1.6 联合行动项目和碳的吸收项目5.1.7 多边和双边捐助机构的赠款5.1.8 基金会赠款5.1.9 私营部门借贷5.1.10 国营部门借贷5.1.11 筹募公司资金和个人捐赠5.2 政府可以采用的融资机制5.2.1 政策性投资5.2.2 国家财政工具5.2.3 生态效益补偿基金5.2.4 积极争取多边机构的赠款5.3 自然保护区可以采用的融资机制5.3.1 碳补偿交易5.3.2 保护区创收5.3.3 金融融资工具5.3.4 生物勘探5.4 国外保护区的做法5.4.1 加拿大5.4.2 美国5.4.3 澳大利亚5.4.4 韩国5.4.5 日本6 完善中国自然保护区融资机制的对策6.1 增加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投资,尤其是进一步增加地方政府的投资6.2 国家财政应设立经常性科目用于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6.3 积极拓展自然保护区建设的融资机制7 结论7.1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7.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参考文献附录1个人简介导师简介获得成果目录清单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自然保护区论文; 融资论文; 机制论文; 对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