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研究

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研究

论文摘要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十六大以来党的又一理论创新成果。它不但继承了中华民族热爱祖国、团结互助、诚实守信、辛勤劳动、艰苦奋斗的传统优秀品德,而且还反映了以人为本、崇尚科学、遵纪守法的时代特征。社会主义荣辱观创造性地将传统文化和时代要求完美结合,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相协调,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融合。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要求,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通过调查报告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现在大学生文明道德现状整体是健康、向上的,但其中还是存在一些不文明现象,如随地吐痰、考试作弊、在公共场合与恋人过于亲密、奢侈浪费、手机噪音、沉迷网络、过于攀比等。这些不文明行为足以说明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缺失。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和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也就密切关系着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所以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目前很多高校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并没有取得实效,主要原因在于在开展教育过程中他们偏重理论学习,而忽略了实践体验;偏重教育者的主导性,而忽略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偏重教育的灌输方式,而忽略了教育的服务性。所以,必须针对当前高校教育的偏颇,大胆创新教育模式、改革教育方式,以提高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实效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选题研究现状综述
  • 1.2.2 选题研究现状综述
  • 1.3 本文的基本思路及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
  • 2.1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传承性
  • 2.1.1 强调爱国主义
  • 2.1.2 推崇人际和谐
  • 2.1.3 提倡辛勤劳动、艰苦奋斗
  • 2.2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性
  • 2.2.1 坚持以人为本
  • 2.2.2 崇尚科学
  • 2.2.3 重视“法治”
  • 2.3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体特征
  • 2.3.1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 2.3.2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 2.3.3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相协调
  • 2.3.4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融合
  • 第三章 社会主义荣辱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 3.1 高校大学生道德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1 江南大学大学生文明现状调查结果与问题分析
  • 3.1.2 大学生道德文明现状总结与分析
  • 3.2 高校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意义
  • 3.2.1 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 3.2.2 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
  • 3.2.3 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需要
  • 第四章 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方法的研究
  • 4.1 高校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现状
  • 4.1.1 当前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实效性困境
  • 4.1.2 当前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效性困境原因的解读
  • 4.2 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创新模式和方式创建
  • 4.2.1 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方法的创新模式
  • 4.2.2 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方法的方式创建——将社会工作方法引入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 4.2.3 创新模式的载体建设——发挥课堂、文化、网络和管理等教育载体的作用
  • 第五章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大学生道德文明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底蕴[J]. 滨州职业学院学报 2011(01)
    • [2].论马克思主义的思维品质[J].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4)
    • [3].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0(07)
    • [4].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我国传统道德观的继承和发展研究[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7(05)
    • [5].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共产党员的基本道德坐标[J]. 紫光阁 2008(04)
    • [6].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加强大学生诚信学风教育[J]. 青年与社会 2019(01)
    • [7].研究体育教学实践 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J]. 教书育人 2013(23)
    • [8].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路径初探[J]. 成才之路 2009(22)
    • [9].浅说对高校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方略[J]. 新课程研究(中旬刊) 2009(10)
    • [10].新形势下对青年学生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理性思考[J]. 文教资料 2012(19)
    • [11].让祖国的明天更美好——浅谈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 中国校外教育 2010(S1)
    • [12].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J]. 知音励志 2017(03)
    • [13].浅析破解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J]. 长江丛刊 2017(08)
    • [14].大学生与社会主义荣辱观[J]. 山海经 2015(14)
    • [15].研究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3(04)
    • [16].莫让道德评比掺假[J]. 晚霞 2009(21)
    • [17].论图书馆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中的作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04)
    • [18].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现状分析与教育对策[J]. 吉林教育 2008(34)
    • [19].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J]. 大视野 2008(07)
    • [20].怎样对中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J].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08(Z1)
    • [21].论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大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J]. 吉林教育 2008(29)
    • [22].党员义务之三十一: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J].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11(08)
    • [23].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之我见[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2(18)
    • [24].专业学科教学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1(06)
    • [25].正确处理五种关系 搞好国有企业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J]. 科技致富向导 2012(09)
    • [26].高职院校如何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J]. 教师 2010(14)
    • [27].激励机制在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的运用[J]. 学理论 2014(12)
    • [28].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J].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2(01)
    • [29].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实效性探析[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06)
    • [30].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研究[J]. 河套大学学报 2012(01)

    标签:;  ;  ;  ;  

    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